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09章 【地区经销商!】

大宋泼皮 第209章 【地区经销商!】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包括张员外在内,郡城所有富商对韩桢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不招惹,不得罪,当然也不会过分亲近。

只要不取我性命,夺我家财,你韩桢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商铺照开,税照交。

你不是想要保密嘛?

行!

我等绝不会透露郡城的任何消息,外出做生意的商队,该检查信件就检查,该交的保证金一分都不会少。

这番态度下来,不管今后是韩桢夺了天下,还是大宋朝廷镇压反贼,收复郡城,他们都不会有一丁点损失。

能在这个世道保住家业,并且成功做大的富商,就没有一个是傻子。

所以,在听到朱吉的话后,张员外第一时间婉拒。

张员外表态后,费继才等人也纷纷开口。

这些人拒绝归拒绝,但面子却给得很足。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朱吉本身就是个商人,自然晓得他们的想法。

只见他面色如常,把玩着手中精致的酒杯,轻笑道:“诸位别急着拒绝,县长入城也有段时日了,所作所为诸位也都看在眼里,心中有数。钱么,县长暂时不缺,前阵子刚得了三千万贯。”

“所以,并非是贪图诸位的钱财,而是真的有一场富贵相送。”

前阵子,韩桢运回数百车金银珠宝之事,他们或有所耳闻,或亲眼所见。

此刻听朱吉这般说,顿时觉得有理。

念及此处,费继才与张员外等人对视一眼,旋即问道:“不知元辰兄所说的是何富贵?”

“如今张万仙已被剿灭,寿光、昌乐二县尽归县长麾下,前两日的锁厅试,选出了六名官员,不日将会前忙寿光与昌乐上任。”

朱吉略微顿了顿,继续说道:“张万仙其人乃是一莽夫,攻入寿光与昌乐后,将县中大户富商屠戮一空。如今这二县,可谓是百废待兴!”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把话揉开了掰碎了细说。

而酒桌上的众人,此刻双眼一亮。

寿光、昌乐百废待兴,这个时候正是抢占市场的最好时机,没有之一。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韩桢的意图。

这是想借助他们,让寿光和昌乐二县的商业重新运转。

商人逐利,只在乎利益,对家国意识淡薄,为了钱甚至可以通敌。

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没有商业偏偏又不行。

俗话说的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小到县城,大到国家,经济繁荣离不开商人。

对于一件事、一个人要用辩证的态度看待。

赵宋有不好的地方,但不可否认,也有做的好,值得韩桢学习的地方。

否则若真是一无是处,北宋也不可能持续一百余年,并且被金人灭后,南宋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宋时商人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消除了坊市制度,街市成为了城市的主流,如此才造就了北宋商业的繁荣。

除此之外,优待士大夫从而导致涌现大量读书人,更是为繁荣的商业增添了一把柴。

要知道,账房、文书这些都需要识文断字者才能担任。

同时,文化氛围浓厚的情况下,也催生了科技大爆发,大量民间科学家活跃在历史舞台,为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天文、水利、造船、农具、火器、印刷术、水力锻造……等等都有突破性的进展。

也正是仰仗以上这些,两宋才能在一众奇葩皇帝,及无数文臣的折腾下,硬挺了这么久,甚至耗死了辽国和金国。

光靠开荒种地,寿光、昌乐两县想要恢复元气,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年。

但注入商业后,这个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张员外等人沉默不语,等待朱吉接下来的话。

仅凭这一点,算不得什么富贵。

就算朱吉不说,凭他们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信息渠道,同样能抢占先机。

果然,只见朱吉继续说道:“第一批开设工坊或店铺的商户,三年内商税减半。另外,县长打算整顿广陵盐务,届时将会扑卖精盐与粗盐的地区经销商资格!”

嘶!

话音刚落,雅间中立刻响起一阵吸气声。

三年商税减半,对他们而言没甚太大的吸引力,真正让他们心惊的,是扑卖精盐与粗盐的经销商资格。

虽然经销商这三个字还是头一回儿听到,不过按照字面意思,倒也能勉强理解。

精盐两三个月之前,便已经出现在郡城的市场上。

作为商人,精盐买卖他们早就想插一手了。

只是无奈这笔生意先是背靠常知县,接着又有赵知州与刘宓背书,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伸手,只能干看着流口水。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费继才强压下心头震惊,问道:“元辰兄,不知这地区经销商是何意?”

朱吉解释道:“所谓地区经销商,是指某一区域的独家售卖人。举个例子,若费兄拍得京东西路的经销商资格,那么往后这一路的精盐,只费兄一人能卖。若是旁人越界了,则会被取消经销商的资格,再也拿不到一粒精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一来,能使诸位的利润最大化,避免恶意竞争。赚钱嘛,和气生财最重要,诸位哥哥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韩桢从未想过,自己一个人将精盐卖往整个大宋,甚至是西夏辽国。

没那个必要,既费时又费力,还得担心下面的人贪污**。

倒不如卖代理权,既省心,还能赚两份钱。

话音刚落,就见先前婉言拒绝的张员外抢先道:“元辰兄高义,此番恩情,俺必当铭记于心!”

这种买卖,多犹豫一秒,都是对陶朱公的不尊重。

费继才也赶忙表态道:“俺最是敬佩韩县长,如今寿光、昌乐百废待兴,俺自当出一份力。过几日,俺便在两县开设车行。”

见状,酒桌上的其他富商也纷纷开口,表示会在寿光两县开分店。

“呵呵!”

朱吉面带笑意,拱手道:“如此,元辰代县长在此多谢诸位了。”

“元辰兄客气,都是应该的。”

张员外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而后问道:“不知这扑卖会,何时开始?”

朱吉答道:“诸位哥哥莫急,扑卖需过段时日。届时,凡是拿到寿光、昌乐两县县衙出具的减税文书,官府自会遣人通知。”

张员外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这韩桢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不过不得不说,韩桢这番手段确实高明,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入局。

接下来,酒局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一顿酒宴,一直吃到日落西山才结束。

挨个将这些富商送上牛车后,朱吉揉了揉脸,强打起精神,走向府衙。

待到皂吏通报之后,他一路来到大堂。

“见过县长!”

朱吉拱手作揖。

见他面色微红,眼带醉意,韩桢吩咐道:“搬张椅子来,再给朱员外泡一壶茶!”

朱吉心头感动,拱手道:“多谢县长!”

很快,值差皂吏便搬来了椅子,恭敬的端上一杯热茶。

朱吉也不客气,他这会儿酒劲起了,脑子晕乎乎的,需得吃一盏茶,解解酒。

韩桢也不急,待到一盏茶吃完,才开口问道:“怎么样了?”

“禀县长,城中那些富商俱都答应在寿光、昌乐开设分店。”

朱吉答道,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韩桢这番手段,简直就是一石三鸟。

不但精盐卖了,还多卖了一份经销商的钱,并顺手解决了寿光二县的商业问题。

闻言,韩桢面色满意道:“辛苦朱员外了。”

朱吉打趣道:“俺辛苦个甚,每日与这些个富商吃吃喝喝,潇洒的紧。”

韩桢意味深长道:“有时候,吃酒也是一种罪。”

这话算是说到了朱吉心坎上了。

这段时日,几乎日日饮宴,都不知道喝吐了多少回。

略微沉默了片刻,朱吉微微皱眉道:“县长,商人唯利是图,如此早的将扑卖之事告知这些富商,说不得他们会私下暗通,届时故意对地区经销商和精盐压价。”

“无妨。”

韩桢摆摆手,嗤笑一声:“指望商人团结,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团结这个词,从来都与商人不搭边。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别说队友,连国家都会出卖。

再说了,韩桢也并非没有后手,拉拢分化,再安排几个托儿。

正事聊完,韩桢问道:“小菘近日如何了?”

自从把朱吉调到郡城后,先前的渠道都交由谷菘一个人打理。

“小菘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如今混的如鱼得水,前几日来信,说是与南方一个富商谈妥了生意,往后又将多了一条粮食渠道。”

说起谷菘,朱吉一脸的欣慰与感慨。

虽跟在他身边只有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但学东西却格外快,而且人情世故这方面,一点就通。

“那就好。”

韩桢微微一笑。

两人又聊了一阵,眼见天色渐晚,朱吉便起身告辞了。

他前脚刚走,何隽六人后脚便走进大堂。

见到他们,韩桢问道:“折子写好了?”

“请县长过目!”

何隽说着,恭敬地将一份折子呈上来。

接过折子,韩桢仔细翻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不由流露出满意之色。

到底是胥吏出身,对百姓的认知很清晰,也很透彻。

就比如招揽山中逃户这一步,似是吸取了常知县的教训,没有选择派遣衙役去山中游说,而是以利诱之,用赏钱和粮食让乡间百姓去游说。

同时,关于逃户的安置,也借鉴了他在小王村的做法。

此外,关于田地以及税收的目标,也并未好高骛远,并且每一步都有详细计划。

虽然有些地方还是过于理想化,但终究是瑕不掩瑜,总体来说是一份合格的发展计划书。

合上计划书,韩桢开口道:“计划书还成,往后便以这两份折子作为你等考核评级的基准。”

闻言,何隽六人不由暗自松了口气。

为了这份计划书,他们六人可谓是绞尽脑汁,不惜请教了府衙中的一众官吏。韩桢摆摆手:“回去准备准备,过两日随我一起上任!”

“下官告退!”

几人躬身作揖,转身出了大堂。

……

骑在战马上,韩桢想了想,打马朝着麻家行去。

来到麻家的时候,天色渐晚。

一名仆役,正将点燃的灯笼,挂在屋檐下。

见到韩桢,那仆人赶忙行礼:“见过县长!”

“嗯。”

韩桢微微点头示意,翻身下马后,将马缰递给仆役。

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既是县长,又是府上小娘子的夫婿,所以管家并未通报。

跨过大门,韩桢沿着廊厅径直走向正厅。

此刻,麻彦民一家人正在用饭,见到韩桢,众人齐齐放下碗筷,起身行礼问候。

韩桢轻笑道:“不请自来,叨扰了!”

“都是一家人,哪里的话。”

麻彦民笑呵呵地问道:“县长可曾用饭?”

“不曾!”

韩桢也不矫情,摇了摇头。

闻言,麻彦民赶忙吩咐丫鬟上了一副碗筷,而后将韩桢请到主位坐下。

饭桌上的人并不多,除开麻允迪与妻子李氏之外,就只有两个孩童。

环顾一圈,韩桢问道:“怎地不见悠悠?”

“悠悠她娘喜静,所以平日里这丫头都在小院陪她娘用饭。”

麻彦民解释一句,而后便吩咐丫鬟去请麻舒窈。

见状,韩桢摆手道:“既然在用饭,就莫要打扰了,稍后我去后院寻她。”

“好!”

麻彦民笑着点点头。

韩桢疼爱麻舒窈,他自然开心。

似是韩桢的到来,让李氏以及两个孩子有些不自在,匆匆吃完饭后,便起身告退,将饭桌留给他们三人。

端起酒杯,韩桢问道:“进奏院的选址可定下了?”

麻允迪立刻放下筷子,正色道:“禀县长,下官……”

话音未落,便被韩桢打断道:“在家中莫要这般,一家人随便聊聊。”

麻允迪瞥了眼自家父亲,见父亲微微点了点头,这才用平常的语气答道:“吾与幕僚们商议过,打算将进奏院建在东城,那里较为僻静,夜间印刷邸报时不会扰民。”

韩桢赞同道:“嗯,东城确实不错。”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