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27章 【发兵淄川!】

大宋泼皮 第227章 【发兵淄川!】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舅舅,这是檄文的提纲。”

刘锜说着,取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见状,谢鼎有些哭笑不得。

这韩桢连提纲都准备好了,吃准了他会应下。

接过提纲,谢鼎迅速扫视了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所谓讨伐檄文,无非就是赵宋官家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以至民不聊生……等等。

开篇玩不出什么花儿,翻翻以往各朝各代的檄文,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重点在于接下来的话,你打算怎么办?

这才是重中之重。

简而言之就是,大家伙跟着你造反,能得甚么好处?

虽然很现实,但本质就是如此,没好处谁跟你造反。

哦,我在赵宋当牛马,在伱韩桢这还当牛马,那我她娘的不是白造反了么?

就比如当年蜀中王小波造反,喊出的口号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核心卖点就三个字,均贫富!

我,王小波,要带蜀中贫农们过好日子!

这句口号一出,立刻得到蜀中百姓的拥护和响应,所到州县,多半不战而克。

不费一兵一卒,城中百姓自发杀官杀吏,大开城门迎王小波入城。

这,就是檄文的效果!

同时,你需要清楚的明白,自己争取的基本盘是哪一类阶级。

不要妄想将所有阶级都拉到统一战线,这不可能,他韩桢不是金银铜钱,做不到人人都喜爱。

当你为某一群体争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得罪另一个群体。

所以,要懂得取舍。

韩桢的基本盘,是胥吏!

扶持胥吏,提高胥吏待遇,打通胥吏上升通道,就必然会得罪士大夫阶层和绝大多数读书人群体。

所以,韩桢给出的提纲,主要是针对胥吏的宣传核心。

至于贫苦百姓,也附带争取了一番,比如轻徭薄赋、取消苛捐杂税等等。

毕竟贫苦百姓与胥吏的利益不冲突,是可以顺带着一起争取。

当然,韩桢给出的仅仅是提纲,需要一个文采出众之人,用发人深省、引人共鸣的文字表述出来。

若单论文采,赵霆、刘宓乃至于常玉坤都不差。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能从二三十万举人中脱颖而出,高中进士科一甲的人,文采会差?

之所以执意让谢鼎执笔,有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逼迫谢鼎站队。

其二则是利用谢家在世林中的名望,安抚读书人。

虽利益冲突,可也不能将某一方得罪的太死。

我韩桢并非针对读书人,你看谢家都帮我说话了。

收起提纲,谢鼎沉吟道:“吾需仔细斟酌一番,檄文明日再交予你。”

既然是由他来执笔,那必然要精益求精,不但要发人深省,还需引经据典,为核心诉求立住脚跟。

否则,岂不让天下读书人小觑了他富阳谢家?

刘宓摆摆手:“不碍事,舅舅你先写,俺先去一趟博兴。”

“歇息片刻,莫要如此拼命。”

看着自家外甥满是风霜的脸颊,谢鼎不由有些心疼。

刘锜吹嘘道:“不打紧,俺如今修习了道家秘法,身子壮如牛,猛如虎。”

他现在一刻也不想耽误,只想赶紧拿下博兴,好与县长汇合。

见拗不过他,谢鼎只得叮嘱道:“那你且去罢。”

刘锜点点头,拱手道:“外甥去了,县中胥吏与百姓,还需舅舅安抚一番。”

谢鼎狠狠瞪了他一眼,呵斥道:“老夫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需要你来教老夫做事?”

“嘿嘿!”

刘锜缩了缩脖子,讪笑一声:“舅舅,俺走了。”

说罢,他转身便走。

正欲迈过大门时,忽地想起了什么,转身问道:“舅舅,卓本那腐儒何在?”

谢鼎心中一凛,忙劝道:“卓本为人虽迂腐,但却不是奸佞,你莫要伤他性命。”

刘锜却摇摇头,正色道:“舅舅,此人迂腐之极,留下他说不得会整出甚么幺蛾子。如今正值关键时刻,心软不得!”

听出刘锜语气中的森森寒意,谢鼎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自家这个外甥,真是长大了。

谢鼎摆摆手:“卓本躲在后院。”

刘锜朝身后的队正使了个眼色,队正立刻会意,领着几名骑兵大步朝着后院走去。

不多时,那队正便提着一颗人口回来了:“禀营长,主簿卓本已伏诛!”

“走!”

刘锜大手一挥,率先走出县衙。

县衙外,跪在地上的陈都头等人听到脚步声,转头看去。

当看到队正手中提着的人头时,心中大骇。

再看向刘锜时,眼中充满了惊惧之色。

来到陈都头面前,刘锜顿住脚步,居高临下道:“陈都头,私交一场,别怪俺没提醒你,千万别做傻事。否则俺即便有心,也留不得你等!”

“多谢小衙内提醒。”

陈都头咽了口唾沫,拱手道谢。

“去找俺舅舅,自有差事交予你。”

刘锜说罢,翻身上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队正瞥了陈都头一眼,将卓本的人头扔进他怀中,嘿嘿一笑:“赏你了!”

抱着人头,目送刘锜等人离去后,陈都头满脸茫然。

他到现在都不晓得发生了何事。

这时,身后一名衙役哆嗦着嘴问道:“都……都头,现在该怎么办?”

“老子也不晓得!”

陈都头没好气地回了一句,而后站起身,抱着人头走进县衙。

衙役们见状,也纷纷起身,跟在他身后。

此刻,县衙大堂内,挤满了六曹胥吏,一个个用惶恐不安的目光,看向谢鼎。

待到陈都头进来后,谢鼎双手虚压。

胥吏们纷纷闭上嘴,嘈杂的大堂立刻安静下来。

环顾一圈众人,谢鼎缓缓开口道:“本官已投了韩桢,不再是赵宋的官员了!”

哗!

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谢鼎上任一年有余,人品性情,他们这些胥吏早已清楚。

摸着良心,都能毫无负担的夸一句好官。

可就是这样性情刚正,为官清廉的知县,却忽然告诉他们,自己投了贼。

这让他们大受震撼。

谢鼎再度虚压双手,迎着胥吏们忐忑的目光,安抚道:“你等不需担心,韩县长与寻常反贼不同,不会滥杀胥吏。相反,他对胥吏极为看重,临淄与益都的胥吏,不但月俸涨了数倍,若表现良好,可以参与锁厅试,为官一任!”

大堂中再次爆发出一阵哗然,胥吏们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窃窃私语。

这个消息,简直比谢知县投贼更加震撼。

胥吏可为官?

惊诧之余,这些胥吏只觉得心跳加速,连带着呼吸都有些急促。

不多时,议论声渐渐平息,押司上前一步,半信半疑道:“谢知县,果……果真如此吗?”

谢鼎自嘲一笑:“本官虽投了贼,但自问这点信誉还是有的。”

“知县恕罪,卑下不是这个意思。”

押司赶忙解释一句。

富阳谢家这百年来积攒的名望,虽无形无质,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

念及此处,押司顿时深信不疑。

身后胥吏们可不管那么多,一个个欣喜若狂。

竟是真的!

在韩桢手下,他们这些低贱的胥吏,可以为官!

见状,谢鼎趁机又添了一把柴:“好教你等知晓,寿光、昌乐二县如今的知县、县丞以及主簿,俱都是在锁厅试中脱颖而出的胥吏。他们先前与你等一般无二,都是胥吏,如今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嘶!

一众胥吏深吸一口气,只觉得热血上涌。

这韩县长,当真是英雄豪杰!

一名税吏忍不住问道:“知……知县,我等眼下该如何?”

如今卓主簿死了,这千乘县的官儿,可是有一个实缺呢!

谢鼎吩咐道:“你等暂且如往常一般,各司其职,协助本官治理县城,安抚民心。届时,韩县长自有安排。”

“卑下领命!”

一众胥吏齐齐拱手应道。

每个人的精气神,与先前完全不一样,干劲十足。

见到这一幕,常知县心中不由暗叹一声。

韩桢当真是好手段。

“知县,俺呢?”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起。

循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大堂角落里,陈都头抱着一颗血淋淋的头颅,欲哭无泪。

谁没事愿意抱着个死人脑袋。

他但又不敢随意扔掉,只能强忍着膈应抱着。

谢鼎吩咐道:“你领快班皂吏,执卓主簿人头前往县中大户富商家中,请他们来县衙一叙。”

“卑下遵命!”

陈都头赶忙应下,领着快班的皂吏们匆匆出了县衙。

卓本这颗人头的震慑效果极佳,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城中高门大户与富商们,一个个面色惶恐的赶到县衙。

谢鼎为官二十余载,远不是何隽这等愣头青,手段老辣。

一番连消带打,将这些人尽数拿捏。

当然了,手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的身份。

富阳谢家这块金字招牌,还是很好用的。

就这样,千乘县以一个无比平顺的过程,归入韩桢手中。

……

翌日。

清晨,接到韩桢军令的魏大,心中激荡。

安排士兵们整军后,又交代了一番火药工坊的事宜,随后架马赶往县城之中。

来到县衙,他直奔大堂,寻到常知县。

魏大本就不善言辞,开门见山道:“常知县,此乃县长让本都统转交与你的调兵手谕。军营之中,留有三百青州军将士,同时小王镇与松山村共计六百乡勇,也可调用。”

接过手谕,贴身藏好后,常知县正色道:“劳烦魏都统转告县长,本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一定!”

魏大拱了拱手。

他很喜欢如今的氛围,武文对等。

不似赵宋,武人地位低下,在文官面前卑躬屈膝,如门下走狗。

“军情紧急,本都统先行告退!”

“魏都统慢走!”目视魏大离去的背影,常知县长叹一口气,神色复杂。

关乎身家性命的一战,终于要来了。

韩二,你可一定要赢啊!

相比于常知县的忐忑,县衙中的一众胥吏们则被一股狂热的气氛所包围,一个个办起差来,简直不要命一般。

无他,打仗了!

这一战过后,将会多出上百个官员的实缺。

如今,要问韩桢治下,谁最好战?

不是百姓,也不是高门大户,更不是青州军将士,而是胥吏!

这两个月,韩桢已经不止一次收到胥吏联名上奏的折子。

请求他出兵,拿下千乘、博兴与临邑三县。

……

就在常知县感叹之际,小武领着一千步卒,已经来到临邑城下。

远在益都军营的韩桢,此刻身着龙纹黑光铠,登临校场高台。

诺大的校场之上,旌旗招展,四千重甲骑兵,六千步卒,以及四千辅兵全副武装,蓄势待发。

清一色的玄甲,在冬日下泛着摄人的寒光。

煞气汇聚在一起,似乎让周遭的气温都变得更加寒冷。

韩桢负手而立,胸中豪情激荡。

金戈铁马,无愧于男人的终极浪漫。

片刻后,韩桢缓缓开口,朗声道:“十万西军将至,怕不怕?”

“哈哈哈!”

下方无人应答,却传来一阵哄笑。

青州军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老子天下第一的氛围。

哪怕是烂到根的武卫军士兵加入后,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影响。

这种气氛,是最初小王村那几十名老兵,跟着韩桢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是一次次以少胜多,是百骑破万敌,一点一滴积累而来。

尤其是在见识到火器这种大杀器后,这种气氛就更甚了。

他们实在想象不到,有什么样的军队,能挡住火器的狂轰乱炸。

西军?

老子打的就是西军!

韩桢微微一笑,用闲聊一般的语气说道:“天气愈发寒冷了,家中茅草屋挡不住寒风,该换一间砖瓦房了。妻儿老小的衣裳穿了不少年,也该换上一身厚实的棉衣了。家中父母年迈,开春的冻土锄起来愈发费力了。”

忽地,韩桢提高嗓音,爆喝道:“你们说,该不该给家里添置一头耕牛?”

“该!!!”

一万余将士共情之下,齐齐高吼,骇人的声势震得耳膜一阵刺痛。

吃饱饭,穿暖衣,如果可以的话,再有一头耕牛,那就完美了。

这是底层百姓们,最朴素的愿景!

韩桢高吼道:“那就用你们手中的刀枪,去为你们的妻儿,你们的父母,以及你们自己,拼一间砖瓦房,拼一套暖和厚实的棉衣,拼一头属于自己的耕牛!”

“我青州军有功必赏,军中参军会如实记录,你们每一个人的功劳。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举起手中的钢刀,杀敌!”

“杀敌!!!”

校场上的将士们双目燃起熊熊战意,再次齐声高吼。

韩桢大手一挥:“发兵淄川!”

一个时辰后。

韩桢骑在战马之上,身后一杆高达五米的大纛。

大纛玄底金纹,上书一个白色的韩字!

四千重甲骑兵,轻装上阵,紧随其后。

再往后,则是聂东率领的六千步卒,四千辅兵,以及运送军械辎重的车队。

此次大军出行,可谓是轻装上阵了,因为粮食早在一个多月前,就不断的运往孙家镇。

届时,只需从孙家镇调取就行,不用在隔着两三百里之遥,从益都或临淄征调了。

至于刘锜与小武,在完成军令后,会自行赶往淄川,与大军汇合。

大军刚出军营,走了还不到一里路,便见前方官道,黑压压的聚集了一片人。

打眼望去,正是赵霆等一众府衙官员胥吏,麻彦民与苏文怀也再人群之中。

韩桢抬起一只手,传令军见状立刻会意,高呼一声:“全军止步!”

随着这道军令传下,整支大军立刻停下。

骑着战马来到众人近前,韩桢面色肃然道:“大军出行,何故阻拦?”

一席朱红官袍的赵霆上前一步,躬身作揖,深情真挚道:“我等前来为县长与一众将士饯行,提前恭祝县长,凯旋归来!”

这番话,赵霆完全是发自肺腑,不掺杂一丝马屁。

如今,他彻底和韩桢这辆战车绑在一起,连家眷都不远千里从蜀中接来。

所以,他是真心希望韩桢能赢,也必须要赢。

“恭祝县长,凯旋归来!”

赵霆话音刚落,身后一众官员胥吏们纷纷躬身行礼,齐齐高呼。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