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42章 【天生的造反种子】

大宋泼皮 第242章 【天生的造反种子】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呼!

蔡攸与李邦彦对视一眼,纷纷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王黼,却忽然开口道:“陛下,小报该整治,但微臣认为,小报刊登之时政关乎社稷大事,不管是真是假,都该下旨一道,查明真伪。”

蔡攸心头一跳,不动声色地瞥了眼王黼,而后拱手道:“微臣倒是觉得不妥,民间小报何止百种,若每一种小报编纂的时政都需彻查,不但费时费力,还会徒增笑话。”

“唔!”

宋徽宗觉得蔡攸说的有道理,当初编纂罪己诏的小报,自己命人彻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结果最后却不了了之。

不过,若是不查清楚,他实在放不下心。

因为不管是赵霆投敌,还是西军惨败,都是动摇社稷国本的大事。

念及此处,宋徽宗开口道:“王卿所言有理,关乎社稷大事,轻慢不得。下旨着令梁方平,再呈一份战报,务必详实。另,命两浙路、利州路、江南东路……等地知州,将青州一众大小官员家眷严密监视,限制其出行。”

王黼躬身作揖:“微臣领命!”

接着,宋徽宗话音一转,带着怒气道:“即日起,整顿民间小报,凡售卖小报者,一律抓捕。李卿,此事交予你来办,务必要将这些猖獗的小报,一网打尽!”

“微臣定当不负所托。”

李邦彦心下一喜。

他一瞬间,便从这件差事上,想到了数种捞钱的法子。

这些小报的根源在何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为何官家只说抓捕售卖小报的小贩?

而不是直接捣毁小报生产点?

很多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双方之间都要脸面。

一旦扯破了,对大家都不好。

气消了,事情也交代了,宋徽宗重新坐定。

瞥了眼扔在地上的邸报,他吩咐道:“将邸报取来。”

方才怒火中烧,此刻静下心来,细细回想,发现那篇檄文写的极好,纸笔之人的水平相当高,寻常书生决计写不出。

一时间,宋徽宗艺术家的天性再次发作。

闻言,服侍在一旁的梁师成,立刻弯腰捡起邸报,恭敬的呈了上去。

接过邸报,宋徽宗再次看起了那篇讨伐檄文,一边看还一边评头论足。

“此处用典大妙,文辞有子安之风。”

“虽不如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惊艳,倒也算得上一篇佳作。”

不得不说,站在一个路人视角,剔除辱骂自己与太祖皇帝的言辞之外,他是越看越喜欢。

……

……

武陵县。

一间青砖红瓦的大宅子内,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正在埋头书写。

此人,名为钟相,家中世代经商,颇有家资。

但奈何钟相其人,自小便不是个安生的主儿。

小时,他的理想是当官儿。

因为当官威风,一袭官袍,一顶直角幞头官帽,任谁见了,都得躬身作揖,恭恭敬敬地唤一声老父母。

自打长大一些,懂事之后,钟相却又看不上当官了。

当官看似威风,可上头有皇帝宰相约束,下头有士绅大户刁难,夹在中间活像个受气包。

那当甚么呢?

皇帝!

皇帝好啊,一言出而万法随。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至此,造反的种子便深埋在钟相心中。

时过境迁,钟相如今已是四十有三,膝下三个儿子俱都成年,结婚生子。

然而,当了爷爷的钟相心中那颗造反的种子,并未因此枯萎,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他并非愣头青,懂得谋而后动。

他与方腊,都选择了同一个法子,传教!

利用为附近百姓免费义诊的名号,在各个乡村传教。

而且,方腊的摩尼教,教义晦涩难懂,贫苦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往往需要说好几遍,才能勉强理解。

钟相则更为聪慧,闲暇之余便钻研佛法,融合了摩尼教以及弥勒教,自创了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教义。

教义核心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不得不说,此人是个天生的造反种子。

这句大白话一般的教义一出,立刻引得贫苦百姓共鸣,加上他免费义诊的善举,纷纷自愿入教,成为信徒。

时至今日,钟相麾下教徒不计其数,范围更是从鼎州扩散到湖北诸路,并且资助扶持了洞庭湖的水贼杨幺。

“父亲,父亲,西军败了!”

钟子昂手持一份邸报,兴奋快步书房。

书房内,钟相原本正在纂写教义,闻言执笔的手微微一抖,顿时一团墨迹滴落在纸张上,迅速蔓延开来。

放下狼毫笔,他忙问道:“果真?”

“果真!”

钟子昂点了点头,将手中邸报递过去。

接过邸报迅速翻看一遍后,钟相摇头失笑道:“民间小报为牟利,多语出惊人,不足为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父亲,这份邸报乃是青州日报,应当可信。”

钟子昂顿了顿,继续说道:“父亲难道忘了,前个两月,王家贱卖田地商铺之事么?”

钟相先是点了点头,旋即面露疑惑道:“自然记得,可这有甚么关系?”

县中大户王家,前两个月忽然贱卖田产商铺,甚至就连祖宅都卖了,说是家中长子在外发了大财,举家搬到开封府去。

由于出售的价格,低于市价三成,钟相自己也买了不少。

“孩儿近些日子托朋友打探消息,得知王员外长子王委中,在青州益都任一曹官!”钟子昂语气中透着兴奋。

自小耳濡目染之下,钟子昂这个长子,如今已是造反急先锋。

若成了,他爹就是皇帝,自己则是太子!

“嘶!”

钟相深吸了口气,双眼一亮,欣喜道:“是了,是了!俺就说王家怎会如此贱卖家业,甚至连祖宅都卖了,原道是赶着逃往青州!”

“父亲,这韩桢端的了得,竟有如此手段,收服一众官员。”钟子昂心中有些敬佩。

看着讨伐檄文最后那一句‘与胥吏共天下’,钟相啧啧称奇道:“此人确实不凡,另辟蹊径,从胥吏入手。啧,俺当初怎地没想到呢。”

“胥吏有何用?”钟子昂不解道。

钟相教导道:“胥吏用处大了,抛开余者不谈,打下了天下,谁给你治理?”

钟子昂答道:“治理天下自有官员,届时提拔一批官员便是。”

闻言,钟相不由嗤笑一声:“官员会治个屁的天下,平日里高坐大堂,只负责动动嘴皮子,真正办事的是那些个胥吏。”

“父亲,俺懂了。”

钟子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旋即提议道:“既然如此,不如俺们也学那韩桢,与胥吏共天下。”

“不妥。”

钟相摆手道:“为父与他走的不是一条道,咱们的信徒都是贫苦百姓,他们最恨的便是胥吏。”

他倒是想学,可双方基本盘不一样,且无法兼容。

他若敢喊出与胥吏共天下,信不信那些个信徒,转头就跑个精光。

钟子昂稍显失落,不过很快又振奋起来,压低声音道:“父亲,西军此次大败,赵宋必定人心惶惶。我等何不趁机起事?”

钟相也有些意动,不过他到底不是热血上头的愣头青。

“再等等,再等等!”

这么多年都等了,还在乎这点时日么?

……

……

残阳如血。

落日余晖,映衬的战场更加惨烈。

尸体堆积如小山,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原本青砖铺就的城墙,被鲜血染红了一半,配上烟熏火燎的痕迹,如修罗地狱。

“铛铛铛!”

急促的金鼓声,从远处传来。

得到鸣金收兵的信号,攻城的士兵如潮水般褪去。

李黑虎喘着粗气,一手撑着斩马刀,另一只手臂抬起,任由亲卫帮自己包扎伤口。

看着城墙下撤退的士兵,一名亲卫面露疑惑:“西军怎地突然退了?”

要知道,方才战况紧急,正值关键时刻,西军攻势凶猛。

连李黑虎都亲自披挂上阵,激战了半个多时辰。

可下一刻,金鼓声毫无征兆的响起,说退就退。

李黑虎一双凤目中也闪动着不解,用清冷的声音下令道:“事出反常必有蹊跷,吩咐孙志等人,切莫不可放松警惕。另外,抓紧时间歇息,安排大夫救治伤者。”

“得令!”

亲卫抱拳应道。

自打西军两路大军汇合,稍作休整后,便对历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西军的策略很是刁钻,让十余万战俘分批攻城。

与此同时,让西军主力乔装打扮,混在战俘之中,突然发动袭击。

这种战术让守城的黑山贼防不胜防,时时刻刻都得紧绷着弦。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波进攻的,到底是战俘还是西军精锐。

头两日,西军就是靠着这个法子,一举夺下西城墙。

好在李黑虎足够勇猛,带领黑山贼精锐,奋勇拼杀,将城墙上的西军歼灭,重新夺回城墙。

而且,这种战术能最大限度保存西军实力。

攻城进行了足足七日,死的基本都是战俘,阵亡的西军估摸着还不足三千人。

这时,寅先生匆匆登上城楼,面带忧虑道:“大当家,府库箭矢已经所剩无几。”

李黑虎问道:“还剩多少?”

“不足三万支!”

三万支,听上去似乎不少,可按照西军先前的攻城强度,只怕半日不到,便消耗殆尽了。

李黑虎沉吟道:“吩咐城中匠人,加紧制造,此外征召民夫,于城中各地收集西军射来的箭矢。”

“好!”

寅先生点点头。

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