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49章 【泰山封禅?】

大宋泼皮 第249章 【泰山封禅?】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远在开封的东京城,宋徽宗正在艮岳大贺新春。

百余架烟火,接连升空,绚烂的烟花引得附近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乐声四起,烛影纵横。

数千禁军将士一个个身穿宽衣大袍,佩戴各色傩戏面具,装扮成各色天兵天神,献上大傩仪。

大殿之内,蔡攸端起金樽,朗声道:“如今我大宋万国咸通,丰亨豫大,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

“为陛下贺,为大宋贺!”

王黼等群臣纷纷举杯,齐齐高呼。

宋徽宗心情大好,开怀大笑道:“哈哈哈,诸君共饮!”

见蔡攸夺了彩头,李邦彦怎能甘于人后,笑道:“陛下垂拱而治,四海升平,百姓富足,今岁又开疆拓土,收复燕云之地,微臣觉得,陛下之功绩,已超汉武唐宗。”

此话一出,王黼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不屑。

“你呀!”

宋徽宗手指轻点,摇头失笑道:“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汉武唐宗皆是一代天骄,武功已达极致,朕自愧不如。”

马屁被戳穿,李邦彦也不尴尬,找补道:“汉武唐宗武功有余,然则文治不足,连连征战,穷兵黩武,以致国内百姓民不聊生。陛下不但开疆拓土,还将天下治理的无比富庶。自古马上皇帝不少,可如陛下这般,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古往今来,能有几个?”

“哈哈哈!”

这句马屁拍得宋徽宗浑身上下无比舒坦,忍不住朗声大笑。

李邦彦趁热打铁,提议道:“陛下有此功绩,可往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

这是每一位帝王的终极梦想。

只不过之前有老祖宗珠玉在前,闹得沸沸扬扬,时至今日都还有人拿出来说事,让他实在张不开那个口。

宋徽宋眼中闪过一丝尴尬,摆摆手道:“此事再议!”

宴会一直持续到四更天,才在宋徽宗的离去中结束。

……

宣和六年,正月初一。

昨夜的小雪,不知何时停了,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积雪。

军寨中所有士兵都在忙碌着,吴季捆好自己的薄被褥,放在一辆牛车之上,他昨夜几乎没睡,双眼中充斥着血丝,但精神却格外亢奋。

冬日的寒风吹在身上,似乎都没那么冷了。

一个时辰后,整支大军集结完毕。

韩桢骑在马上,高声道:“全军出发!”

咚咚咚!

行军鼓缓缓敲响,刘锜统领重甲骑兵率先在前方开路。

一口气奔驰到三里之外,随后停了下来。

下一刻,混在骑兵营中的斥候小队,朝着四面八方奔去,很快便消失不见。

半个时辰后,大军行来。

骑兵营让开道路,魏大统御西军营成为前军,代替骑兵营在前方开路。

紧接着,是韩桢统御的中军。

不过在中军里,掺杂了一支车队。

车队规模并不大,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牛皮布,让人看不清车上运送的是何物。

一直等到后勤辎重部队赶上后,刘锜这才挥了挥手,率领骑兵营殿后。

这是一套标准的行军套路,可以应对绝大多数突发情况。

大军虽在进行,但暗地之中,青州军与西军的交锋已然开始。

西军的斥候,依旧沿用老一套。

挑选体魄强健,动作矫健,头脑机灵的士兵,学习旗语与手语,随后便可投入使用。

一般斥候每三人一小队,互相间隔一里之地,依靠旗语交流。

若在黑夜或山林之中,则改用鼓声和哨声交流。

正常情况下,这种斥候是完全够用的。

因为本就是挑选出的精锐,单兵作战能力有保障。

可比起青州军的斥候营,差距立刻就体现出来了。

青州军的斥候,韩桢用的是后世训练侦察兵的法子,潜伏、伪装、绘制舆图、刺杀……等等等等。

如果是骑兵营是青州军里最富裕的,那斥候营绝对是最辛苦的。

训练强度,几乎是其他营的两倍。

苦是苦,可付出是值得了。

每一次作战,平均战功最多的并非冲锋陷阵的骑兵营士兵,而是斥候营。

几次大战下来,斥候营的将士们赚的盆满钵满,每个人手中至少都握着七八个斩首的军功。

……

“噗嗤!”

锋利的匕首闪烁着寒光,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殷红的鲜血顺着大动脉喷涌而出,没一会儿便将地面积雪染红了大片。

西军斥候扭动身子,瞪着一双眼睛想要大吼,但一只带着皮手套的大手,死死捂住他的嘴巴,只能发出一阵阵微不可闻的嗬嗬声。

直到身下的西军斥候彻底没了动静,一名身着白色披风的士兵,这才缓缓松开手,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

只见他的肩头,插着一根箭矢,透体而出。

身后快步走来两名同样打扮的士兵,二话不说将其扶住。

队正关心的问道:“怎么样?”

“死不了!”

受伤的斥候摇摇头,忍痛道:“大意了,没想到这些斥候竟配备了神臂弩!”“咬着,忍一忍!”

说话间,队正取出医疗包,从中拿出一卷纱布递过去。

待对方咬住纱布,两人立刻开始处理伤势。

一人握住箭矢尾部,另一人趁机用匕首切断箭头,随后用力一拔。

一小股鲜血顺着伤口溅出。

脱衣、卸甲、清创、上药、包扎,整套动作无比娴熟,彷佛已经演练了无数遍。

帮着伤兵将衣裳与铠甲重新穿上后,队正轻笑道:“你小子狗运不错,没伤着骨头,将养一阵子就好了。”

说罢,他取出一个铁哨叼在口中,用力吹动。

一阵清脆的鸟鸣,从铁哨中传出。

不多时,对面山头上,也响起一阵鸟鸣。

“第四小队也成功占领了制高点,老三带石头回大军,顺带报信。”

“得令!”

名叫石头的士兵点头应道,扶起老三便朝着山下走去。

“等等!”

队正出声叫住他们,拾起地上的神臂弩,检查一番,发现完好无损后,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笑意。

“把神臂弩也带上,交予军需处!”

军中如今增添了一项战功,缴获神臂弩,若完好无损,交予军需处,可得十贯赏钱。

十贯钱,他们三人平分,每人也有三贯多,这简直就是白捡钱啊。

此外,从这柄神臂弩也能看出,西军彻底急了。

为了能在斥候交锋上取得优势,竟然为其配备了神臂弩。

不过,在他看来,将神臂弩给西军这些糙汉用,简直就是明珠蒙尘。

……

……

历城外的军寨中。

主帐内,韩世忠面色阴沉的禀报道:“都统,俺们散布在二十里之外的探子,已超过三个时辰没有传回消息,怕是全灭了。”

这种睁眼瞎的感觉,让他十分难受。

最关键的是,梁方平带走了仅剩的三千轻骑,否则让这些轻骑五十人为一队,也能充当斥候使用,且不用担心被歼灭。

“无事!”

杨惟忠摆摆手,吩咐道:“将斥候收缩至十里,另着战俘修建寨堡,一里一堡,以烽火为号。”

韩世忠立刻明白,这是寨堡战术的翻版。

依托寨堡,便不再担心青州军的斥候袭杀,但坏处是固定的寨堡限制了斥候的侦查范围。

这是无奈之举,否则只怕连这十里之地都守不住。

念及此处,他不由皱眉道:“都统,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杨惟忠语气自信道:“不急,青州军很快便会南下,黑山贼已经撑不住了,他们不会让我们夺下历城的。”

“末将领命!”

韩桢抱拳应道。

出了白虎堂后,便吩咐麾下都虞侯,指挥战俘们修建寨堡。

寨堡这玩意儿,西军太熟悉了,几乎都快铭刻在骨子里了。

横山之地,如今遍地都是寨堡,西夏人对此恨之入骨,却丝毫没有任何办法。

眼下天寒地冻,修建寨堡反而更加方便,只需用黄土夯成墙壁,随后每隔一段时间,往土墙上浇一遍水。

水一浇,不消片刻便会凝结成冰。

循环往复数次,用不了半日,土墙之上就会凝固一层厚实的坚冰。

不到一日的功夫,军寨周边十里范围内,便修建起上百个寨堡。

寨堡不大,远远看去如同一个倒扣的大碗,只能容纳三五个士兵。

莫要小看这些寨堡,人手一柄神臂弩,只要箭矢充足,但若是想强行攻占,至少要用数十条人命来填。

西夏人就是败在寨堡战术之下,花费数倍的兵力,好不容易攻陷一个寨堡。

用不了几日,又会出现一个。

西夏人口本就少,哪经得起这样的消耗,无奈之下只得签订了停战协议。

……

正月初三。

青州军大军进入历城境内,与西军相距二十里,隔济水相望。

济水,如今又叫大清河,乃是黄河下流的一条支流。

再过几百年,黄河改道,夺取了大清河的河道之后,济水这个曾经的四渎之一,彻底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

不过眼下,大清河还是济南府,乃至于整个山东最重要的河流。

往年冬天,大清河因水流量大,就算结冰,最多也只是薄薄的一层,可供少量百姓通行,大军不行。

但今年冬季太过寒冷,外加半个月前,那场三日三夜的大雪,让大清河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坚冰。

瞥了眼天空,眼见日头开始西斜,韩桢吩咐道:“安营扎寨!”

随着传令军将命令传下,整支大军停下脚步。

战俘们开始伐木寨营,生火造饭。

西军最远的寨堡,虽只有十里,但大军出行,实在难以遮掩。

寨堡中的斥候发觉后,立刻架马赶往军营禀报。

“报!”

“青州军抵进二十里,于大清河畔安营扎寨!”

青州军还是来了,而且来的比预期中的更快。

在他的预想中,青州军俘虏大量战俘,起码要花上大半个月,进行整编。

没成想短短五日不到,便南下历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杨惟忠微微眯起眼睛,吩咐道:“再探再报!”

待斥候离去,韩世忠神色兴奋道:“都统,青州军如此急迫,对我等是个机会。五日时间,如何能整编六七万战俘,军中人心浮动,我等只需在对方渡河之时,出兵阻击,青州军定然大败!”

“不妥!”

杨惟忠摇头道:“今岁冬季大寒,济水冰层厚约两尺有余,几乎与平地无异。”

一尺厚的冰层,就足以让大军安稳通过,两尺余厚,数万大军在河上表演傩戏都没问题。

“可惜了。”

韩世忠叹了口气。

“莫要急躁,越是大战,越要沉心静气。青州军出奇制胜的法宝,不外乎铁骑与火器,这两者并非无解。壕沟拒马,外加重甲步卒,辅以神臂弩,足以应对重甲骑兵。”

杨惟忠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火器,本都统心中也已有了对策!”

“何解?”

韩世忠忙问道。

杨惟忠答道:“火器之威,声胜于形。爆开之时,只能击穿十步内的重甲,但响若炸雷,能传一里之地,人畜皆惊。通过逃回的士兵之口,本都统发觉,刘光世、王渊乃至张俊大败,都是因为火器其声若炸雷,士兵与战马牲畜受惊,导致中军大乱。”

“中军一乱,青州铁骑便立刻冲锋,焉有不败之理?”

“确实如此。”

韩世忠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中军,乃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既是主帅的指挥所,也是精锐所在。

一旦中军被敌方重甲骑兵肆无忌惮的冲锋,便是韩信、李靖在世也打不赢。

杨惟忠说道:“只需将牛马牲畜耳朵刺聋,再让战俘与中军士兵用棉絮堵住耳孔,如何能乱?”

“着哇!”

韩世忠一拍大腿,满脸惊喜,语气敬佩道:“都统当真是智足多谋,用兵如神!”

“此外,张俊与本都统提及一处疑点,青州军每每作战,并非立刻使用火器,往往是在僵持之时,才会使用,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但也暴露了青州军火器不足。”

杨惟忠目光如炬,语气自信道:“所以,我等只需顶住几轮火器,对方便无计可施。届时,就该拼真本事了!”

真到了拼真刀真枪的时候,他不觉得西军会输给一众反贼。

闻言,韩世忠点头道:“都统说的是,拼真本事,俺还没怕过谁。且让这些反贼,见识见识我西军战力!”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