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300章 【总算开窍了!】

大宋泼皮 第300章 【总算开窍了!】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成了?

韩桢心头大喜,问道:“包裹里是水泥么?”

“不是。”

卢九摇摇头。

韩桢好奇道:“那是何物?”

“县长,俺在烧制水泥之时,还意外烧出了这些宝贝。”

卢九语气兴奋的打开怀中包裹,呈放在书桌之上。

只见包裹中,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玻璃。

有玻璃珠,也有不规则的玻璃片。

烧水泥烧出玻璃并不稀奇,高温之下,总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卢九没见过玻璃,所以将其称为宝贝,然而在皇亲国戚与富人眼中,玻璃已经不是甚么稀罕物了,价格也不上不下,比不得上好的玉石玳瑁玛瑙,但比下有余。

赵富金的陪嫁中,就有不少玻璃器皿。

韩桢拿起一个椭圆形的玻璃球放在眼前端详,这玻璃球指甲盖大小,与市面上的玻璃相差无几,透明度不高,且有不少气泡。

想烧出纯净的玻璃,难点就是温度,高炉温度最少要达到1700度。

否则的话,只能通过加入纯碱,以此来降低玻璃的熔点。

不管是1700度的炉温,还是纯碱,目前都是难事。

尤其是纯碱,这玩意得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行。

自然界倒是也有纯碱,可从碱水湖中蒸发结晶提取。

对啊!

可以用天然碱水提纯啊。

韩桢隐约记得,全世界只有三个碱水湖,其中一个就在云南。

巧了这不是!

眼下虽打不了云南,但可以派遣商人去买。

念及此处,韩桢心中顿时激动万分。

先前说玻璃价格不上不下,那是针对市面上的粗糙货,透明度低,气泡多,而且无一例外都很厚。

若是能做出纯净且轻薄的玻璃,价格绝对不会比高品质的羊脂美玉差。

届时不管是销往赵宋,还是海外,都能收割一大笔财富。

强压下心头激动,韩桢问道:“小王镇那边可有干透的水泥?”

“有很多。”

卢九点头道。

他烧制水泥,自然少不了测试效果。

韩桢起身道:“走,去小王镇!”

出了书房,韩桢带上卢九与亲卫,骑上战马直奔小王镇而去。

时隔半年,再度来到小王镇,韩桢已经彻底认不出来了。

原本的崎岖的山路小道,已变成了宽厚平坦的黄土大道。

矗立在山间的山寨,竟变成了镇子的外城,一间间田舍鳞次栉比。

唯一不变的,是那几道直冲天际的黑烟。

种田,已经不再是小王镇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了,工商业才是经济支柱。

老九惊叹道:“半年时间,小王镇的变化竟这般大。”

想当初他追随韩桢之时,这里还仅仅只是个人口不过千的小村子,如今规模已经扩大了数倍,人口过万。

一栋栋砖瓦房,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

尤其是河滩边的集市,摇身一变,成了镇子的繁华中心地带,形成了数条街道。

“村长回来啦!”

也不知是谁嚎了一嗓子,小王镇立刻沸腾起来。

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韩桢等人团团围住。

一个小娃儿跳将出来,仰着脸道:“村长村长,俺是小狗儿,你还记得俺嘛?”

如今韩桢的称呼早已变成了县长,但小王村的百姓,还是习惯唤他村长。

韩桢微微一笑:“自然记得,你阿爹呢?”

小狗儿答道:“俺爹在种田哩。”

谭强这个佃农,如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并且还兼着租种公家的田,只看小狗儿那肥嘟嘟的小脸,便知日子过得不错。

韩桢又问:“可进学了?”

“嗯。”

小狗儿点点头,答道:“俺会背《百家姓》了。”

这时,一个妇人挤开人群,语气焦急地问道:“村长,俺家王五可还好?”

韩桢记得,此人是王五的婆娘,泼辣的很。

韩桢打趣道:“好的很,前些日子还去逛了窑子。”

“哈哈哈哈!”

此话一出,围观百姓顿时一阵哄笑。

王五婆娘骂骂咧咧道:“这个死鬼,赚了钱也不往家里寄,竟还敢逛窑子!”

“村长,俺们听说你娶了赵宋的帝姬,可好看?”

“村长村长,汴京长什么样?”

“村长……”

面对围观百姓稀奇古怪的问题,韩桢始终耐心的回答。

敢围上来问话的,都是小王村的原住民,其中大半都是青州军骨干的家眷。

好不容易将百姓们打发走,他不由松了口气。

一路来到石灰窑厂,卢九便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的成果。

自打韩桢去年交代过后,窑厂管事便给了卢九单独建了一个窑,随他折腾。

卢九一一介绍道:“县长请看,这是掺杂了粗砂凝固的水泥,强度一般。这是掺杂了细砂的水泥,强度提升了数倍,可抗铁锤轰击数下而不裂。这是掺杂了碎石子的,可抗铁锤轰击几十下。”

韩桢吩咐道:“老九,伱去试试。”他没亲自测试,主要是他气力远超常人,做不得准。

闻言,老九拿起铁锤,卯足了劲儿砸向水泥。

前两个水泥块,只砸了数下,便裂成数块。

直到第三个时,一连砸了十几下,结果只崩飞了表面的水泥,内里却没有丝毫裂缝。

老九喘着粗气,语气兴奋道:“县长,这水泥端的是坚硬,比之糯米灰浆更甚,用来修筑城墙,只怕投石车也砸不裂。”

糯米灰浆好用归好用,但成本太高了,主原料是糯米,这谁用的起嘛?

韩桢蹲下身子,用手敲了敲水泥块,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有了水泥,他就可以修建高速公路了。

而有了高速公路,沿海地区的渔民,往后便能多一条活路。

重新站起身,他看着卢九笑道:“干得不错,当初我承诺过,只要能烧出水泥,便给你开个厂。现在给你两个选择,其一是我出钱,给你办一个水泥厂。其二,是跟我回益都……”

不等韩桢把话说完,卢九便答道:“俺选第二个。”

韩桢吩咐道:“给你一个时辰,回去收拾家当,带上家人随我去临淄。”

“多谢县长!”

卢九说罢,撒腿就跑。

韩桢给了他一个时辰,但一刻钟不到,卢九就带着婆娘和孩子来了。

事实上,除了被褥和锅碗瓢盆之外,他家里也没甚么家当了。

况且在他看来,县长肯定不会亏待自己。

雇了一辆牛车,将婆娘孩子和家当往车上一扔,卢九兴高采烈的跟着韩桢出了小王镇。

……

韩桢并未在临淄多待,巡视了一番火器工坊,又去松山村与马三狗叙了会旧。

第二日,他便赶回益都。

卢九被他安排进了工程院,赏了个九品的官儿,并且给他安排了两个任务。

第一,是教会一批烧制水泥的徒弟。

第二,则是烧玻璃。

韩桢对烧玻璃也不太懂,将纯碱、搅拌、失蜡法等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全部告诉卢九后,他就不再管了。

反正每年一万贯的研究经费,随便折腾。

烧出来了升官发财,烧不出来继续烧。

领导要学会放权,甚么事情都盯着,只会把自己累死。

回到益都的第二天,袁工匠又来了,同时带来了第五版样币。

“请县长过目。”

大殿之中,袁工匠取出一个木盒,恭敬的呈在堂案上。

打开木盒,韩桢不由挑了挑眉。

自打那日亲自指导了一番后,袁工匠终于开窍了。

木盒中,静静躺着一张纸币,样式与后世的人民币几乎一致,只不过比百元大钞更大,也更厚。

正面是一副精美的泰山水墨画,画工精美,泰山的磅礴大气呼之欲出,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中间用小篆写的三个大字,一千贯!

下方则是一行梅花小楷的小字,大齐银行出品。

背面则是红绿相间的缠枝花卉纹。

拿起样币,韩桢轻轻抖了抖,顿时发出一阵清脆的哗哗声。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不错,总算是开窍了。”

闻言,袁工匠高悬的心,总算放下了。

紧绷的脸,也露出笑容,介绍道:“样币的材质,乃是取用最上乘的澄心堂纸,由两张澄心堂纸合并而成。”

韩桢点了点头,问道:“防伪呢?”

“防伪有两处。”

袁工匠上前几步,讲解道:“其一是背面的缠枝花卉纹,县长可用手指轻轻摸一摸。”

闻言,韩桢用指间在缠枝花卉纹上轻轻摸了摸,发现这些图案,竟是微微凸起的,也不知工程院的匠人们,是如何在没有凸版印刷机的情况下,在纸币上做出浮雕工艺的。

当真是神奇!

韩桢又问:“还有一处呢?”

袁工匠答道:“还有一处,则是听取了县长的建议,内藏乾坤。县长举起纸币,对准向阳处便知。”

韩桢举起纸币,对准殿门的方向。

只见阳光映照下,纸币之中,竟浮现一条金龙。

韩桢面色惊奇道:“如何做到的?”

袁工匠解释道:“在两张澄心堂纸之间,夹上用金箔制作的金龙,最后封装在一起。”

这又是澄心堂纸,又是凸版浮雕,又是金箔夹层,不用想都知道,成本定然低不了。

“成本几何?”

韩桢说着,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呃……八十贯!”

“噗嗤!”

韩桢没憋住,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