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335章 【这官儿是没法儿当了】

大宋泼皮 第335章 【这官儿是没法儿当了】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相比于前路军,韩桢率领的大军虽有骑兵,速度上反而更慢。

没法子,五千骑兵齐出,仅是马匹就有两万余。

而这些战马每日所需的干草饲料,都有数百车,想快也快不了。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河北不是他的地盘,否则哪有这么多事儿,五千精骑一路北上,沿途郡县提供粮草,不消三日便能达到。

韩桢并未从历城入河北,而是直接从青州博兴县入滨州。

大致战略方向,他们之前就定下了。

聂东率前军直奔雄州,拦住金人主力,韩桢率骑兵往沧州,将金人骑兵拦在三女寨。

塘泺防线修建于太宗年间,耗时三十年,连接多条河流湖泊。

但这条防线的根基,是依托于黄河。

到了仁宗年间,黄河突然改道,欲往辽国境内。

朝中君臣担心辽人会沿黄河逆流而上,一路打到开封府,于是宰相文彦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截断黄河改道,让黄河汇入一条叫六塔河的小河,分担黄河的流量,这样一来既能保住塘泺防线,也避免黄河流入辽国。

这个想法,已经不单单是大胆了,而是疯狂。

因为六塔河的水流量,还不到黄河的五分之一,根本不足以容纳整条黄河!

关键是他娘的宋仁宗竟然批了,完全不顾欧阳修等人的反对。

随着这项疯狂的工程上马,河北之地的百姓,迎来了噩梦。

六塔河不足以容纳黄河,致使黄河年年泛滥,崩溃决堤,引发洪灾。

无数农田村庄、以及军寨要地被淹没,几乎半个河北被水冲成白地。

宋神宗即位后,显然不服气,在王安石的怂恿下,继续开始回河工程。

结果嘛,工程修到一半,黄河直接夺道淮河入海,致使两淮之地三十万顷农田被淹没。

注意,是三十万顷,不是亩!

三十万顷啊,几乎相当于当时整个赵宋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六十余万百姓丧生。

当时苏轼恰好在徐州任职,差点就喂了鱼,回京之后指着王安石等人的鼻子破口大骂:“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

至此,神宗彻底怂了。

但是他儿子不怂啊。

哲宗上位后,比两位老前辈还要勇猛,妄图将黄河改回故道,也就是之前河床已经非常高的那条河道。

结果,引发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河北百姓再一次遭殃,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最终黄河还是改道了,塘泺防线也废了大半,只余下雄州那一小段,而河北百姓遭了两次灾。

要韩桢来说,整个北宋最应该造反的地方不是山东,也不是蜀中,而是河北。

太他娘的惨了!

本身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辽人年年进犯打草谷,每次战事一起,百姓都得遭殃。

好不容易熬到檀渊之盟签订,结果赵宋又整了出三易回河,年年遭受水灾。

到了徽宗年间,本以为能喘口气,结果杨戬、李彦又搞出个西城所,在河北山东之地捞钱……

四月十九。

如酥的春雨,弥漫了天际。

官道两旁,是大片大片的荒田,杂草丛生,附近村中凋零,看不到人影。

淅淅沥沥地雨点飘落在黝黑的铠甲上,汇聚成水线,不断滑落。

此时,韩桢已率军抵达沧州无棣县境内。

这一路行来,没有受到丝毫阻碍,当地官员是又惊又惧。

怕的不单单是韩桢,还有治下的胥吏!

自打韩桢喊出那句与胥吏共天下之后,天下胥吏便蠢蠢欲动。

如今他亲率大军入境,那些个胥吏极有可能杀官迎他入城。

至于百姓……

哪还有甚么百姓了,经过这些年的折腾,河北人口凋零,前两年又被张迪、高托山这么一闹,村中百姓十不存一。

等到战事结束后,剩余的百姓全跑山东去了。

连两淮的百姓都往山东跑,更别提紧挨着青州的滨州和棣州了。

百姓一跑,没人给自己耕地种田了,连带着不少地主也跑了。

一部分逃往山东,更多的选择南下开封府。

韩桢抬眼看着阴沉天空,问道:“现在是几时了?”

一名亲卫答道:“回禀县长,已临近申时。”

哒哒哒!

韩桢正准备下令扎营,却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燕云急报!”

“传!”

韩桢目光一凝。

很快,一名斥候架马而来,语速快而清晰的禀报道:“禀县长,两日前燕京被破,昨日金军兵分三路,直奔易州、涿州、永清而去。”

金军于十五日发兵攻打燕京,两日前被攻破。

也就是说,燕京连一天都没有坚持住。

韩桢知道宋军废物,但没想到会废物到这种程度,燕京城高池厚,金人不过才六万兵力,哪怕算上郭药师手下的常胜军,也不过才十万人。

且本就是仓促出兵,粮草紧缺,攻城器械也无多少。十万人,一日时间不到便攻破燕京,简直离谱。

深吸一口气,韩桢问道:“聂东到哪了?”

斥候答道:“聂都统于昨日已到河间府束城。”

束城距离雄州不过一百余里,急行军最迟明日傍晚便可抵达,完全能赶在易州、涿州被攻破前布防。

聂东那边倒是不需担心,麻烦的是永清。

永清相距三女寨,不足百里,一旦被攻破后,金人的这支大军将会直入沧州,不但能威胁到山东,聂东也会面临前后包夹的危机。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宋军败的太快了,快到不可思议。

而现在,韩桢才刚刚进入沧州境内。

距离三女寨,足有二三百里之遥。

韩桢又问:“前往永清的金兵几何,统帅是谁?”

“三万余,统帅乃是金兀术!”斥候如实答道。

金兀术悍勇,永清挡不了多久。

几乎没有丝毫犹豫,韩桢当即下令道:“舍弃辎重部队,骑兵营随我日夜兼程,明日傍晚之前赶到三女寨!”

老九当即劝道:“这……县长,舍弃辎重部队,战马无粮草供给,怕是无法久战!”

虽然去岁年初时,韩桢也干过孤军深入,直逼东京城的举动,但与现在完全不同。

一日夜奔驰二三百里,对战马的消耗极大,若无粮草饲料,即便能赶到三女寨,战马也无法作战。

韩桢沉声道:“沿途可寻县寨索要粮草!”

有胥吏这把利剑在手,韩桢根本不担心当地官员敢不给。

那些赵宋官员若不想体面,韩桢会帮他们体面!

先前他没动沿途的县镇,只不过是为了大局考虑,眼下战事紧急,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末将领命!”

刘锜高声应道。

不多时,将二万余匹战马喂饱后,韩桢率领骑兵营将士,携带三日干粮,直奔三女寨而去。

……

轰隆隆!

两万余战马奔腾的威力,极其骇人。

大纛上的韩字旗,随风招展,猎猎作响。

这场春雨并未持续太久,午夜时便停下了。

五千骑兵且走且停,轮流换乘,在天明之际,赶到了盐山县。

盐山县位于沧州中心腹地,抵达此地,也就意味着路程走了一半。

得知有上万骑兵兵临城下,盐山知县程玉喜都快吓尿了。

仓惶间穿戴好官服,在一众胥吏弓手的护送下,一路来到城楼之上。

看着下方黑压压的骑兵,不由面色惨白。

韩桢架马上前,高声道:“我乃青州韩桢!”

此话一出,守城的士兵一个个惊惧交加,握着兵器的手都在瑟瑟发抖。

如今,赵宋军中流传着韩桢的传闻。

而且越传越邪乎,先是说他天生神力,有万夫不当之勇。

又说他一拳有万钧之力,可打爆疾驰的战马。

而那些胥吏们则双眼放光,如见明主。

程玉喜堆起笑容,战战兢兢地说道:“不知韩县长所来何事?”

韩桢也不废话,吩咐道:“我此去北上抗金,如今人疲马乏,需粮草充饥。”

“这……”

程玉喜不由一愣。

韩桢北上抗金之事,他是知晓的,朝廷早就给河北官员下发的旨意,让他们不得阻拦。

但没说要供应粮草啊。

况且这城门一开,后果难料啊。

见他久久不说话,韩桢微微眯起眼睛,冷声道:“我的耐心有限,这粮草是你自己送出来,还是我亲自入城去取?”

咕隆!

程玉喜咽了口唾沫,心中犹豫不决。

正当他犹豫之际,忽地发现周围胥吏们,一个个凶光毕露,蠢蠢欲动。

这一发现,让他整个人瞬间惊起一层白毛汗,赶忙高声道:“不劳韩县长,本官这就开城门。”

闻言,那些个胥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快快快,打开城门与粮仓,将粮草送外城门。”

程玉喜一份吩咐后,撩起宽大的袖袍,擦了擦额头冷汗。

若非方才反应快,只怕已经遭了毒手。

不多时,城门从内打开,一车车粮草饲料与食盐,被民夫运出城。

韩桢当即下令士兵们原地休整,喂食战马。

“久仰韩县长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程玉喜在一帮胥吏的拥簇下出了城,笑容满脸的邀请道:“下官略备薄酒,还望韩县长赏脸。”

“战事紧急,酒留待下次再喝。”

韩桢果断拒绝,旋即看向程玉喜身后的胥吏们,说道:“你等好好干,莫要让我失望!”

胥吏们顿时大喜过望,语气激动道:“卑下省的!”

一旁的程玉喜心中又惊又惧,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反而还得强行堆笑。

当着他这个赵宋官员的面,一介反贼让手下胥吏好好干,关键胥吏们还激动莫名……

这官儿是没法儿当了,还是走为上策。

此时此刻,程玉喜心里已经打定主意,等把这位爷送走,自己就赶紧跑路。

否则,迟早要死在这帮胥吏手中。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