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391章 【赵楷:死要见尸!】

大宋泼皮 第391章 【赵楷:死要见尸!】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宋徽宗南下的第一站,是镇江。

在得知东京城被攻破,赵桓出逃,不知所踪后,宋徽宗在蔡京与童贯以及一众南方官员的拥护下,成功复辟。

再度成为大宋皇帝的赵佶,任童贯为枢密使,统管枢密院。

蔡京为宰相,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

话说蔡京这会儿都八十岁了,走路颤颤巍巍,说话大喘气,随时都会嗝屁,但赵佶还是选择任用蔡京。

没别的,就因为蔡京有着丰富的捞钱经验,且是个绝佳的背黑锅之人。

君臣两合作了这么些年,默契十足,用起来也舒心。

他此次南下虽搬空了内帑,可这点钱哪里够他挥霍?

到了南方,皇宫要不要修?

艮岳要不要建?

美人要不要选?

这些可都要用到钱!

原先被罢官的朱勔,也重新被启用,一众南方官员也纷纷升官,皆大欢喜。

赵楷终于得偿所愿,被册封为太子。

结果,还没等一众君臣开心几天,驻扎在淮阳军的吴玠便开始挥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徽宗觉得镇江不安全,又跑到了江宁府(南京市)。

眼见吴玠打到了扬州,赵佶又觉得江宁也不太安全。

正准备继续跑路时,吴玠突然休兵了,退守高邮。

同时,襄阳那边宗泽也传来消息,说青州军退兵了。

赵佶敏锐的察觉到了韩桢的意图,但又不太确定,因此召集群臣议事。

江宁府曾经阔过,隋朝之前,六朝在此建都,辉煌至极,号称南方的明珠。

结果到了隋朝,杨坚一统南北后,一把大火将建康城池宫殿烧了个干净,偌大的宫城,变成了荒地。

一直到唐时,才逐渐恢复些生气。

到了五代十国,南唐李家定都江宁,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总算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兴盛。

而原本南唐的皇宫,此刻经过重新修缮后,成了赵佶的住所。

清晖殿内。

蔡京坐在软榻之上,身旁有两名宫女伺候着。

他眼睛彻底不行了,白日都看不太清东西,耳朵也不行了,需得有人在耳边大声转告才行。

蔡京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陛下,韩桢而今暂时退兵,恐怕是军中粮草、火器短缺,只是缓兵之计,待重振旗鼓后,定会继续挥兵南下,陛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闻言,吴枢立刻上奏道:“不如迁都杭州。”

他本是嘉兴知县,得知太上皇南逃后,立刻搜罗了一大批奇珍异宝,赶往镇江接驾。

宋徽宗大喜,任命其为太常少卿,一步登天。

“不妥!”

吴枢话音刚落,便被黄潜善打断,驳斥道:“杭州靠海,山东水师可从海上长驱直入。微臣觉得,应当迁都福建。”

“福建乃蛮夷之地,只泉州繁荣一些,不如荆湖,位居南方腹地……”

“一派胡言,福建多名士,怎就是蛮夷之地了?蔡相公便是仙游人,难不成蔡相公也是蛮夷?”

看着殿下一众朝臣为了迁都之事吵得不可开交,赵佶心头冷笑。

这些臣子的心思,他岂能不知。

不过各自有小心思才是对的,唯有如此,朝堂之上才不会是铁板一块,他可操控的空间也就越大。

所谓帝王之术,本质上就是对人心的操控。

如果大臣上下一心,那皇帝就成了傀儡。

蔡京为何能数度为相?

为了帮他敛财之外,还有充当搅屎棍的效果,负责把朝堂的水搅浑。

片刻后,赵佶才不慌不忙的开口:“迁都之事另议。”

闻言,殿下一众吵得面红耳赤的朝臣们,顿时偃旗息鼓。

赵佶将目光投向童贯:“韩桢休兵之事,童爱卿如何看?”

如今,已没人再称呼韩桢为韩贼了。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拳打金人,脚踢赵宋,占了河北两路与京畿后,大势已成。

距离天下五分,只差韩桢登基称帝了。

童贯沉吟道:“数日前扬州一战,韩桢弱点暴露无遗,南方气候湿润,且水网众多,不利于火器火炮发挥威力,韩桢麾下俱都是北人,不通水战,又无内陆水师可用。靠着长江天险,想打到南方并不容易。”

“老臣觉得,划江分治的可能性很大。”

赵佶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是这般想法。

蔡京提议道:“陛下不如派遣使节,去一趟汴京,试探一番。”

“可。”

赵佶又问:“诸位爱卿可有使节人选?”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谁都不愿去汴京,那地方对他们来说,如今就是龙潭虎穴。

童贯沉吟道:“老臣倒是有一人选。”

“谁?”

赵佶问道。

童贯答道:“秦桧!”

“秦桧?”

赵佶面露疑惑,脑中思索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任何印象。

童贯解释道:“陛下,此人是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五年又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文采了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推荐秦桧,是出于私心。

秦桧的妻子王氏,祖父是大名鼎鼎的三旨相公王珪,同时也是童贯的干女儿。

论起来,秦桧乃是他的干女婿。

赵佶南逃之后,东京城一些高官勋贵眼瞅风头不对,也跟着一起逃到南方,其中就包括王家。

经童贯这么一提醒,赵佶恍然道:“朕有些印象了,此子文采风流,写得一手好字。宣他入殿!”

“微臣见过陛下。”

不多时,秦桧便来了。

见他气宇轩昂,英姿不凡,赵佶不由心生好感。

又当众考校了一番学问,秦桧都对答如流,并引经据典,这让赵佶更加喜爱了,笑道:“此番出使汴京,就交予爱卿后,若能达成和谈,朕不吝赏赐!”

秦桧意气风发,朗声道:“微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十里秦淮。

河畔两旁商铺林立,富贾云集。

波光粼粼的秦淮河中,画舫凌波,好一派纸醉金迷的繁华景象。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条雕龙画凤的宝船。

宝船长二十丈,其上共有五层,雕梁画栋,彩带飘扬,阵阵丝竹声自船舱中飘出。

顶楼船舱之中,赵楷正在宴请一众勋贵官员子弟,其中还有不少南方巨贾。

一名容貌俏丽的女子,正自弹自唱。

歌声婉转,余音绕梁。

一曲终了,有人问道:“太子殿下觉得此女如何?”

此人姓黄,与黄潜善沾亲带故,经营着织造生意,家资颇丰。

若换成以往,这样的商贾,连见他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但今非昔比了,他老子缺钱,他更缺钱。

作为太子,开了东宫府,开销自然也就更大了。

赵楷语气倨傲地点评道:“比之汴京的苏大家,差远了。”

黄员外附和道:“太子殿下说的是,江宁如何能与汴京相提并论。”

赵楷话音一转:“不过倒也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风情。”

闻言,黄员外心头一喜,立马说道:“听闻太子殿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不如让她留在太子殿下身边,多多学习。”

赵楷勉为其难道:“也罢,本殿下就指点一番。”

“绾绾多谢太子殿下。”

那女子端起一杯酒,盈盈拜倒在赵构脚下,微微仰起小脸,一双水润润的大眼睛满怀感激。

薄纱下一抹耀眼的白皙,看的赵楷心头一阵火气。

一场宴会,直到傍晚才结束。

赵楷醉醺醺的坐上马车,回到东宫之中。

喝了一杯醒酒茶,赵楷唤来属官问道:“赵桓可有下落?”

属官摇摇头:“并无,汴京那边传来消息,只说逃出了城,生死不知。”

“生死不知?”

赵楷面色阴沉的问道:“韩桢可派人追捕?”

大哥也真是的,逃甚逃,死在韩桢手里对大家都好,非要逃出来添乱。

“没有。”

属官答道。

沉思了片刻,赵楷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压低声音道:“派人搜查,死要见尸!”

属官下意识的问道:“那活着呢?”

“嗯?”

赵楷冷冷看了他一眼。

见状,属官哆嗦了一下,立刻醒悟过来,赶忙说道:“太子殿下请放心,下官必定找到先皇的尸骸!”

“去罢。”

赵楷这才展露出笑容。

只要大哥不回来,等父皇百年之后,这皇位便会稳稳的传到自己手中。

……

……

尽管韩桢已经下令解除了军管,但东京城却并未如预期中那样,恢复往日的生机与繁华。

大街小巷中,虽也有小商小贩。

东西瓦市子,也有商铺开业了。

可相比起以往,还是太少了,街道冷清,百业凋零。

何栗亲自约谈了城中一批商贾,让他们放心大胆的打开门做生意,效果却微乎其微。

为此,何栗愁得嘴上都起了泡。

赵鼎主动提议道:“何府尹,下官有一计,或许可行。”

何栗忙问道:“元镇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赵鼎迟疑道:“此事说来容易,不过需要陛下配合。”

“走,随本官入宫面圣。”

何栗也不废话,当即拉着赵鼎去了皇城。

“见过陛下。”

一路来到垂拱殿,何栗与赵鼎躬身行礼。

韩桢停下手中毛笔,目光落在赵鼎身上,笑问道:“这位是?”

“陛下,微臣名赵鼎,现任开封府通判。”

赵鼎拱了拱手,不卑不亢的自我介绍。

赵鼎啊!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恍然。

这位可是南宋名臣,中兴贤相,对金人主张边打边谈的策略,属于少有的理性派。

不过自打从金国留学归来的秦桧上位后,便处处打压排挤,赵鼎的官职也是一贬再贬。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