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413章 【齐宋和谈】

大宋泼皮 第413章 【齐宋和谈】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秦桧如今春风得意。

凭着出使齐国促成和谈,并成功与樊楼取得联系的功劳,升任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

知制诰,属中书省,职权是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

宋承唐制,以翰林学士草拟内制,中书舍人草拟外制,称为两制。

内制指皇帝直接由宫廷发出的诰谕,这可是实打实的近臣,先前一直由内侍梁师成担任。

能坐上这个位置,背后少不了王家与童贯的运作。

秦桧对此很满意。

当然,如果家中发妻在温婉一些,就更好了。

“起朝!”

伴随着太监李彦的一声唱喏,大殿中的众人神色一凛,面色肃然。

赵佶身着一袭大红常服,迈着八字步,来到殿台坐下。

“拜见陛下!”

一众文武官员齐齐躬身见礼。

看着破旧的大殿,赵佶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住贯了延福宫与艮岳,这样的破宫殿,让他有些无法忍受。

赵佶早就想重新修一座宫殿了,而且他如今有了新的灵感,打算结合南北之美,建造一座旷古烁今的艺术品。

但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没钱!

他此次南下,虽搬空了内帑,可这笔钱是他享乐用的,况且拿来修建新皇城完全不够用。

赵佶已经命蔡京想办法帮他捞钱了。

此外,还有最关键一点,那就是与齐国的和谈。

没和谈之前,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

别到时候皇城刚开工,韩桢就打来了。

念及此处,赵佶朗声道:“议和在即,可有爱卿愿担和谈之职?”

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谈崩了,罪责自己担。

就算谈成了,也得背负骂名,说不得还会遗臭万年。

四下看了看,见无人应答,秦桧上前一步。

童贯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见他朗声道:“臣愿往!”

“好!”

赵佶双眼一亮,越看秦桧越顺眼。

如今,有担当的大臣可不少了。

“臣也愿往!”

就在这时,另一道声音响起。

说话之人,正是宗泽。

因守卫襄阳有功,宗泽被调回中枢,加封宝文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副枢密使。

赵佶拍板道:“既如此,便任宗卿为主使,秦卿为副使,负责议和之事。中书门下拟定国书,送往齐国。”

议和之事,没那么简单,先前韩桢是草台班子,所以双方和谈比较随意。

如今既然对方建元称帝,那就得正规些了。

双方需递交国书,写明和谈使节,甚至连和谈的时辰,布局都是有讲究的。

敲定好议和之事后,吴枢上奏道:“陛下,入夏以来,荆湖北路暴雨连连,致使下辖各州水患频发,大量农田被淹没,转运使汤润山上奏,请求国库拨款赈灾。”

“……”

听到是伸手要钱的,赵佶就不由一阵头痛。

现在国库空空如也,官员胥吏俸禄都发不起,就等着夏收的赋税呢。

黄潜善眼珠一转,提议道:“臣听闻韩桢在山东之时,向治下道观寺庙,追讨自建隆元年欠下的赋税,所得税款惊人。臣觉得,可效仿一二,以解国库之难。”

甚么追讨自建隆元年欠下的赋税,说白了就是抄家,不过换了个由头,师出有名而已。

此话一出,大殿众人神色各异。

官家最是宠信道教,这话他们可不敢接。

“此计可行!”

宗泽沉吟道:“僧道不事生产,每日只需敲钟念经,便可坐拥大量钱财与田地,与国家社稷无益。臣倒觉得,韩桢此举大善。”

他早看那些僧道不顺眼了,一个个不事生产,却富得流油。

背地里还放印子钱,压榨信徒香客。

若非立场不对,他早就大肆赞扬韩桢了。

赵佶面色一阵变幻,自打将林灵素贬出宫后,他对修仙之事,已经不太上心了。

可到底是修了这么多年的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但国库确实很缺钱……

一时间,赵佶心中纠结。

犹豫了片刻,赵佶最终还是没同意,只是吩咐道:“僧佛寺庙可追缴欠下的赋税,道观暂且就免了,此事便交予黄卿去办。”

“臣领命!”

黄潜善心头一喜。

这可是个肥差,不刮地三尺,岂不枉费了他一番心机?

……

……

七月十八。

常玉坤与史文辉乘船顺流而下,抵达高邮。

此次议和,韩桢全权交给他二人负责。

底线早已划好,至于具体怎么谈,就不用他费心了。

在高邮歇息了两日后,第三日一大早,在吴玠的护送下,常玉坤二人乘船来到扬州。

议和地点选在了扬州的邵伯镇外,此地位处扬州与高邮边界。

早已搭建好的高台,彩带飘扬。

两国派遣的侍女,正在做最后的布置。

今日天气不错,虽艳阳高照,却有阵阵清风,带走了几分暑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临近正午,数辆马车从官道两侧驶来。

距离高台三百步时,吴玠叮嘱道:“你等在这里守着!”

让麾下将士留守此地后,他亲自护送常玉坤与史文辉走向议和台。

另一边,刘光世同样让麾下将士停在三百步外。

看着对面须发皆白的宗泽,常玉坤拱手笑道:“汝霖兄,神交已久,今日终于得见了。”

宗泽语气感慨:“博琼兄如今也算得偿所愿了。”

他二人年岁差了二十来岁,虽未见过面,却是忘年之交,先前一直有书信来往。

之所以惺惺相惜,只因二人境遇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因得罪权臣,受到打压,致使仕途坎坷。

不过常玉坤得罪的是蔡京,宗泽得罪的则是吴处厚。

两人都在知县的位置上,蹉跎了近二十年,而今却又同时身居高位,只不过各为其主。

人生的际遇,当真是神奇。

秦桧倒是没想到和谈的两位主使竟还是好友,这让他心头大喜。

如今一来,接下来的和谈应当会轻松许多。

然而,待到双方落座后,常玉坤立刻换了一副脸色。

先前还笑容满面,转瞬之间便变得咄咄逼人:“宋国需对我齐国纳贡称臣,不得再称皇帝,当改为江南国主,接受我国陛下的册封!”

宗泽也不留情面,驳斥道:“贵国不过才占据四省十路之地,焉敢以上国自居?我大宋乃中华正统,不论疆土还是人口,都远超齐国,带甲之士百万,理当齐国称臣!”

常玉坤冷笑一声:“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打!本官倒要看一看,宋国的城墙,能否挡住我青州军的兵锋!”

宗泽针锋相对道:“襄阳、扬州之战,距今不过才短短月余,常舍人不会忘了罢?”

“襄阳、扬州之战,皆因我军主力未至。”

“大可再试一试。”

秦桧听得心惊肉跳,他没想到宗泽会如此刚烈。

他虽看不起韩桢泥腿子出身,可从没小看过青州军。

大宋两次北伐失利,被辽国打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辽国又被更凶猛的金人所灭,然而不可一世的金人,转头就被韩桢按在地上一顿暴揍。

这番对比下来,宋军如何是齐军的对手。

此时此刻,秦桧心头焦急万分,面上却笑道:“两位消消火,莫要伤了和气。”

史文辉也做起了和事佬:“和谈和谈,在于一个谈字。”

“对对对,史参军所言有理。”

秦桧赶忙点头附和。

常玉坤与宗泽借坡下驴,顺势找了个台阶下。

端起茶抿了一口,宗泽沉声道:“纳贡称臣休要再提,且不说其他,贵国皇后乃是我国帝姬,让我大宋陛下向女儿称臣,岂不是倒反天罡,视纲常为无物?”

常玉坤好整以暇道:“宋国皇帝可禅位。”

反正赵佶已经禅位过一次了,也不在乎再禅位一次。

“……”

这句话让宗泽语塞。

待回过神,他语气坚决道:“不可能!”

纳贡称臣,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这关乎大宋的脸面。

若真答应了,他宗泽的名字将遗臭万年,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见气氛有些僵,史文辉知道纳贡称臣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开口道:“既然如此,可效仿檀渊之盟,结为兄弟之邦。”

“我大宋为兄!”

宗泽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抢先说道。

史文辉摇摇头:“不妥,兄者长也,宋国孱弱,岂能为兄乎?”

宗泽一步不让:“我宋国必须为兄!”

“那就没有谈的必要了,继续打!”

常玉坤说罢,拂袖离去。

“常舍人,常舍人……”

秦桧顿时慌了,也顾不得礼仪了,赶忙起身劝阻。

他到底年轻,为官时间尚短。

“告辞!”

史文辉朝两人拱拱手,也跟着起身离去。

就这样,齐宋两国的第一次和谈,以不欢而散结束。

……

回到邵伯镇的路上。

马车里,秦桧阴沉着脸,语气责怪道:“宗尚书太过强硬,如今可好,若和谈失败,刀兵再起,陛下定会怪罪。”

宗泽反问道:“难不成让陛下对韩桢那小儿称兄?”

“这……”

秦桧语气一滞,而后反驳道:“那也不该闹的如此僵,两国和谈,自当雅量,坐下来慢慢谈才是正途。”

宗泽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你我做不得主,还需上奏陛下。”

“嗯。”

秦桧点点头。

回到邵伯镇后,两人当即联名写了一封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金陵。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