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533章 【乞丐】

大宋泼皮 第533章 【乞丐】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不行了,我不行了……”

狂奔了一阵,赵佶双腿一软,跌倒在泥水中。

陆贺怀抱陆九渊,喘着粗气道:“宋兄快且起来,我方才隐约听闻到后方犬吠,许是山寨发现咱们逃走,派人来追了。”

“你们走罢,莫要管我,我真跑不动了。”

赵佶只觉胸膛似要炸开,双腿如同灌了铅,干脆摆烂的躺在地上。

“宋兄保重!”

见状,陆贺丢下这句话,带着妻儿离去。

赵佶静静躺在地上,任由滂沱大雨浇在自己身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佶终于缓过了劲儿。

“天不亡我!”

见始终无人来追自己,赵佶心头狂喜,艰难的站起身,朝着陆贺先前离去的方向走去。

大雨渐渐变小,最终停歇。

密林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赵佶走的很慢,可即便如此,身上也被撞的青一块紫一块。

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天光放亮。

赵佶也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寻了一处石块坐下。

身上纸衣吸饱了水,变得格外沉重,彷佛披了一件铁甲,又重又冷。

将手探入怀中,发现青钱与三帖黄庭坚的真迹,早已被泡成了浆糊。

二十三万贯啊,就这么毁了。

赵佶哀叹一声,顾不得心疼,小心翼翼地脱下纸衣,铺在石块上,一点点用手把纸衣上的水压出来。

他不敢拧干,毕竟是纸衣,被水泡了一夜,一拧就彻底碎了。

清晨的山风一吹,冻的他直打哆嗦。

尽管很小心了,可纸衣还是被弄破了几处,赵佶也不管,继续套上破破烂烂的纸衣。

不管怎么样,总比光着身子强。

想他堂堂大宋太上皇,若被人发现光着身子裸奔,脸往哪搁?

捡起一根木棍当作手杖,一瘸一拐的继续前行。

陆贺曾与他说过,衢州山中多虎豹,得尽快下山,否则凭他的小体格,遇到虎豹,几乎没有活命的可能。

“咕噜噜~”

腹中翻涌的酸水,让赵佶很难受。

强忍着饥饿,他闷头一直走。

渴了就喝些雨水,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吃些不知道名字的野果。

一直走到傍晚,总算走出了大山。

前方豁然开朗,一片村庄坐落在山坳间,袅袅炊烟升腾而起。

赵佶精神一震,加快步伐。

走近才发现,村子很萧条,大多茅草屋都已经倒塌,只剩下二十余户有人居住。

村民极为冷漠,一个个用警惕的眼神看着他。

赵佶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杵着木棍来到一户冒着炊烟的人家前,站在篱笆院子外,用刚学来的衢州方言喊道:“能否给口饭吃?”

“赶紧滚!”

一个面容黝黑的汉子手持锄头走出来,骂骂咧咧的驱赶。

见状,赵佶只得转身离去。

目视着他的背影,汉子啐了口唾沫,嘀咕道:“老子自个儿都没饭吃,哪有余粮给你这腌臜玩意儿。”

一连问了几家,都被赶走,赵佶心灰意冷的坐在地上歇息。

他如今身子虚的很,走一小段路就气喘吁吁,浑身发软。

忽地,赵佶发现村子不远处有一条溪流。

心念一动,立即起身朝溪流走去。

溪流不深,只没过膝盖,赵佶小心翼翼地下了水,打算抓两条鱼吃。

但他哪里知道,这溪流就在村口,平日里没少被村民摸,就算有鱼,还能等得到他?

在河中摸了足足一刻钟,鱼没抓到,倒是摸了一些螺狮和几个河蚌。

蚊子再小也是肉。

赵佶捧着螺狮和河蚌,喜滋滋的上了岸,一番挑挑拣拣后,最后选了一户还算完好的草屋。

在草屋里搜寻了一遍,最后只找到一片陶片,又找来一些干草和树枝,正准备生火做饭时,赵佶这才发现,没火折子。

忙活了半天,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赵佶颓然的坐在地上,心情跌落谷底。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小院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通有一心,绾无他肠。鸟鹊识李,草木知张……”

赵佶侧耳倾听,发现孩童读的是《十七史蒙求》。

赵宋文风昌盛,孩童蒙学的书籍也比隋唐更加丰富。

除开《百家姓》与《三字经》之外,还有《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神童诗》等诸多进阶启蒙读物。

“洪武讽帝,方庆悟君。好礼卧马,申屠断鞅……”

听到这句,赵佶忍不住出声笑道:“小娃你背错了,是好礼卧马,申屠轫轮,明日该被先生打掌心喽。”

背书的孩童不干了,当即放下书本,反驳道:“俺没背错,俺娘教的就是断鞅,伱这叫花子懂个甚。”

赵佶说道:“你娘学问稀疏,也敢教你,岂不是误人子弟?”

“你放屁!”

孩童气鼓鼓的瞪着他。

赵佶也不恼,琢磨着该如何找这孩童借火。

这时,一名小妇人从屋内走到院子里,看着不远处的赵佶,先是屈膝行了个万福礼,而后柔声问道:“敢问这位大官人,好礼卧马,申屠断鞅,错在哪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刚刚说人家坏话,人家就出来对峙了,赵佶有些尴尬拱手还礼,口中说道:“此句最早出自《后汉书.申屠刚传》,光武帝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后有郭宪谏光武帝,有‘拔佩刀以断靷’之事,唐人李瀚将这两件事混淆,因而才有了申屠断鞅之说,然则申屠轫轮才是正典。”

闻言,小妇人面露恍然之色:“受教了。”

见赵佶官话讲得极好,字正腔圆,且学识渊博,虽面容狼狈,却气度不凡。

一时间,小妇人不由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问道:“这位大官人怎会流落至此?”

赵佶心下一喜,赶忙答道:“不瞒小娘子,我本金陵人士,本想前往福建寻亲,却不曾想半途遭了匪寇劫道,九死一生才逃了出来。”

“原来如此。”

小妇人点了点头。

如今这世道,匪寇横行,劫道属实寻常。

赵佶趁势打蛇上棍,哀求道:“小娘子心地善良,可否给口饭吃?”

小妇人犹豫了片刻,说道:“若大官人不嫌弃粗茶淡饭,便来吃一些罢。”

“多谢小娘子!”

赵佶立刻杵着木棍,强撑着发软的双腿快步走过去。

进了院子后,赵佶识趣的没有进屋,站在那等着。

那孩童瞪大眼睛看着他,问道:“金陵是哪里?”

赵佶答道:“金陵在江南。”

孩童满脸茫然,追问道:“江南又在哪?”

“江南自然在长江之南。”

赵佶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孩童的问题,目光却一直盯着厨房。

片刻后,小妇人端着一个陶盆出来了。

陶盆中装着麦饭和一些小菜,显然是娘俩吃剩下的。

“家中贫苦,还望大官人莫要嫌弃。”

“小娘子太客气了。”

赵佶咽了口唾沫,接过陶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顷刻间的功夫,陶盆中的饭菜便被一扫而空。

赵佶用手背擦了擦嘴角,感激道:“我眼下身无分文,无以为报,不知能否帮上些忙。”

小妇人也不矫情:“倒是有一件事情想劳烦大官人。”

赵佶答道:“但说无妨。”

小妇人说道:“亡夫也是读书人,只可惜还未来得及考取功名便撒手人寰,在世时留下了一些手抄本,可惜有些抄本不全,大官人学识渊博,不知可否帮忙补全?”

“这等小事儿,尽管取来,我帮你补全。”

赵佶大手一挥,底气十足。

他自问诗词歌赋,四书五经无不精通,对他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事儿。

“大官人稍待。”

小妇人面色欣喜,迈着小碎步进了屋内。

不多时,便抱着几本书册与笔墨出来了。

赵佶接过扫视了一眼,发现多为一些启蒙读物,外加一本《春秋新解》。

撸起破破烂烂的袖子,赵佶磨墨提笔,开始一一补全。

那小妇人显然也是读过几年书,只看了眼赵佶的字,便惊叹道:“大官人这字端的好看。”

呵。

赵佶心下得意,总算找回了一些自信。

不得不说,他的一手瘦金体瘦硬疏朗,意趣盎然,哪怕是不懂书法之人,也能看出不凡。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小妇人从屋内取出油灯点上,在一旁为赵佶掌灯。

一个时辰后,赵佶搁下笔,揉了揉手腕,欣赏着自己的书法。

不曾想,这一番惨痛的经历,竟让他的笔力又精进了一些。

笔锋之间更显遒劲。

一时间,赵佶有些舍不得这些字。

这年头,一本书可不便宜,虽然印刷术普及,可一本书怎地也需大几百文。

赵佶帮忙补齐这几本书,省了小妇人不少钱。

小妇人也很识趣,见赵佶身着破破烂烂的纸衣,柔声道:“如今虽是五月,可早晚还是有些凉,家中还有两件亡夫的旧衣裳,若不嫌弃,可送予大官人穿。”

“多谢!”

赵佶拱手道谢。

又找小妇人借了一根火折子,赵佶心满意足的回到破落的茅草屋中。

点上一堆篝火,换上干燥的衣裳,他不由发出一声舒爽的呻吟。

那些螺狮与河蚌,赵佶也没浪费,趁机放在陶片上煮熟了吃掉。

吃饱喝足,享受着篝火传来的温热,他缓缓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

……

福建,建州。

浦城县县衙。

“甚么?”

“童国公战死,陛下与一众大臣被俘,太上皇不知所踪?”

辛兴宗率领一帮胜捷军残军,翻山越岭,好不容易赶到福建建州,结果刚到浦城县,就迎来当头一棒。

这个消息太过惊人,让他愣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

待回过神,辛兴宗忙问道:“果真?”

浦城知县张万里答道:“这则战报是伪齐放出,本官也不知真假。”

闻言,辛兴宗彷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自我安慰道:“这定是伪齐的攻心之计,当不得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张万里苦笑道:“按照辛都统所言,太上皇与陛下早该在数日前,就应抵达建州境内。可本官并未发现太上皇的踪迹,也未曾接到建州其他郡县传来接驾的邸报。”

一旁的副将疑惑道:“难道太上皇绕道去了信州?”

“你他娘的驴脑子啊?”

辛兴宗抬手就是一记耳光,怒骂道:“信州与建州隔着茫茫武夷山,山路陡峭崎岖,为何要舍近求远,凭添变数?”

张万里看了看辛兴宗,以及县衙外的八百余胜捷军,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沉声道:“或许正如辛都统所言,是伪齐放出的假消息,故意搅乱我大宋军心。辛统制不如先在浦城住下,等候几日,说不定过几日太上皇就来了。”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辛兴宗叹了口气,旋即拱手道:“叨扰张知县了,本官与麾下将士翻山越岭,人困马乏,还请张知县安排住处,顺带拨些粮草。”

张万里虽是七品知县,可到底是文官,哪怕辛兴宗比他的官职高上两品,也只能好声好气的商议。

“辛都统客气了,本官这就去命人安排。”

张万里说罢,唤来押司。

交代一番后,辛兴宗与副将便跟在押司身后出了县衙。

目送他们离去,张万里又唤来一名值差的皂吏,吩咐道:“请吴先生来书房。”

不多时,一名文士打扮的人推门走进书房。

“张知县寻小民何事?”

这吴先生虽自称小民,却毫无敬畏之色。

此人乃是方五相公麾下亲信。

张万里压低声音道:“辛兴宗方才来了,还带来了八百余残军,本官暂时将其稳住,等候五相公发落。”

“张知县此番做的不错,先不要轻举妄动,我这就传信给五相公。”

吴先生双眼一亮,转身就要离去。

“吴先生。”

张万里却叫住了他。

吴先生问道:“张知县还有何事?”

“嘿嘿。”

张万里讪笑一声,语气谄媚道:“本官这几日心神不宁,可否求取一颗极乐丹?”

“呵。”

吴先生意味不明的笑了笑,探手伸入怀中取出一个瓷瓶,从中倒出一枚丹药递了过去。

他在此地,主要是为了监视张知县,充当传话筒,其次就是定时发放极乐丹。

鸦片这东西,一旦上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服用间隔会越来越短。

从最初的十天,到七天,再到如今的三天。

且服用的量,也会越来越大。

一旦毒瘾发作,又没有及时服用,产生的戒断反应会让人生不如死。

张万里接过之后,立即吞入口中,借着茶水咽下腹中。

生吞鸦片不如吸食见效快,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片刻后,张万里呻吟一声,整个人无比享受,飘飘欲仙。

一切的烦恼、忧愁以及疼痛,在这一刻彻底消失不见,只剩下无边极乐。

见到这一幕,吴先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离去。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