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548章 【效仿藩镇割据?】

大宋泼皮 第548章 【效仿藩镇割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在樊楼狂欢一夜,赵佶缓缓睁开眼睛。

当看到天光放亮,他顿时一个激灵,猛地从床上坐起身。

“遭了!”

赵佶面色惊惶,拨开缠在自己身上的粉臂玉手,迅速走下床,开始往自己身上套衣服。

昨个儿那官员说了,卯时上值,眼下怕是已经快过辰时了。

他倒是不怕被克扣俸禄,毕竟一贯多钱的俸禄,他现在完全看不上。

没钱了,不外乎继续卖书画。

要知道,此去两浙可不是个好差事,几乎会把整个南方世家门阀得罪光。

如今两浙、荆湖尽皆拿下,待拔除襄阳这根钉子,蜀中也会趁势收入囊中,如今只剩福建和岭南。

谢鼎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躬身应道。

韩桢皱眉道:“这厮想效仿藩镇割据?”

刘延庆心中惊惧,他不明白自家儿子发了甚么疯。

“酒宴就不必了,侯爷将御街清扫干净,就是对本官最大的帮助。”

虽然短时间内,会造成南方动荡,但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百姓们初看觉得热闹,可看了一阵,新鲜劲儿过了,开始觉得乏味。

太上皇、陛下以及一众大臣被一锅端了,大宋都亡了,归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韩桢摇头失笑道:“伱把富商们都当成傻子了?赵佶潇洒不了多久。”

当这些阶层因为利益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力量是极为恐怖的。

他当即命人唤来刘延庆。

所谓的南方集团,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利益趋同的集合体,有官员、有门阀世家、有富商、更有地主士绅。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朕记得,谢卿有二子。”

招降是假,他想通过刘延庆,看看福建到底发生了何种变故。

“臣领命!”

“这……”

至于南方门阀世家,相比之下反而更加简单,打压世家,拉拢寒门。

直到王钦若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政令。

……

哗啦!

反正固定五个时辰,早干早结束。

林丛摇摇头:“并无,福建临海,这段时日正是飓风肆掠之时,蛟水多发,即便有情报,一时半会怕是也传不出来。”

岭南土番有上百万之众,难不成还能全部杀完?

人家不是傻子,真要动屠刀,一窝蜂的化整为零跑进山里,韩桢纵然派遣百万大军,都束手无策。

并亲自挥墨,高悬在政事堂的公廨之中。

韩桢吩咐道:“谢卿且回去准备一番,过几日便出发。”

被百姓围观,指指点点,到底让赵佶心头升起一股羞愤,他只得垂下脑袋,闷头扫地。

没办法,刘家还得延续,不能毁在这个逆子一人手中。

“赵宋太上皇在扫大街!”

在收编了刘延庆麾下的水师后,刘锜便率军驻扎在此地,等待杭州水师北上,汇合之后,一鼓作气拿下襄阳。

北你妈个头!

谁想北伐,谁就得死!

赵构刚登基那会儿,成天嚷嚷着北伐,迎回二圣。

当然了,如宗泽这般性情刚烈的忠臣义士也并非没有,可知子莫若父,自家儿子甚么德行,他岂能不知?

刘延庆这会儿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逆子,口中却辩解道:“都帅,你是知道平叔的,这其中定是有甚么误会。”

写完信,刘延庆让亲卫即刻启程,日夜兼程赶往建州。

等到西军平叛后,再不急不缓地回来,趁机兼并土地,反倒还赚了一大笔。

这就是投桃报李了。

台风依旧影响着福建,暴雨引发了山洪,将多处官道冲垮。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明朝足足用了一百余年才初见成效,可见其中艰难。

原时空里,赵构南逃之后,南方集团欣喜若狂。

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北伐成功,挟复国之威,才能巩固岌岌可危的皇权,才能压制南方集团。

岳飞死后,赵构顿时消停老实了,从此再也没有喊过北伐,老老实实当他的完颜九妹。

自那夜突围后,吴璘便率兵退出福建。

刘锜挑眉道:“刘副将,你的好大儿胆子倒是不小,竟打着割据一方的主意。”

若是派个北方系的官员去,只怕会激起南方抗拒之心。

韩桢吩咐道:“唤林丛入殿觐见。”

韩桢沉吟道:“教育院如今缺人,朕欲让令郎入教育院为官,次子尚且年幼,先入国子监。”

他可不想跟赵佶扯上关系,凭白惹得一身臊。

韩桢继续吩咐道:“传朕旨意,命岳飞暂停对福建用兵,命刘延庆招降刘光世、辛兴宗、张俊。”

世家若胆敢作乱,韩桢不介意效仿黄巢,挥舞手中屠刀,将整个南方彻底清洗一遍。

可问题是,物以稀为贵,昨日对联能卖上高价,那是占了头一份的光儿。

韩桢安排谢鼎两个儿子为官,就是在告诉他,放心大胆的干,朕保着你谢家!

谢鼎当即行礼道谢:“陛下恩典,臣感激不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长子去岁及冠,幼子今年十七。”

嗯?

刘光世、张俊疯了,明知赵佶被俘的情况下,竟还敢主动伏击吴璘。

赵匡胤登基后,曾亲自制定了一条政令。

扫地么,总比在极乐园轻松。

北伐?

垂拱殿内,韩桢照常处理政务。

谢鼎心中一凛,稍加思索后,便明白了陛下的心思。

一刻钟后,小虫行色匆匆的走进大殿,躬身道:“见过韩二哥。”

刘锜继续吓唬道:“南方传来战报,刘光世、张俊率兵夜袭吴璘,惹得陛下震怒。”

穿戴好衣裳,赵佶顾不得洗漱,坐上租来的马车,直奔宣德门而去。

谢鼎答道:“陛下好记性。”

……

别看前几年方腊闹过一遭,实则对两浙江南世家的打击,并不算致命。

官员警告道:“莫怪本官没提点侯爷,陛下说了,御街乃京师脸面,务必要保持洁净,若是有百姓检举,以陛下的脾气,净街候保不准要挨板子。”

自隋唐至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在中原,这让北人在面对南人时,天然就有一股傲气。

不消片刻,御街两旁便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不知陛下唤臣何事?”

就在这时,老九快步踏入殿中。

很显然,陛下这是准备对南方门阀世家动手了,让他打头阵。

这是南方士林的一次重大胜利。

刘光世与辛兴宗乃是当之无愧的草包将军,张俊打仗倒是有一手,可性情跋扈,在宋军中的威望都算不得高,上头有种家、折家,再往下是姚、刘两家,此外还有杨惟忠、何灌、王彦等一众名将。

况且,这会儿与后世不同,没有那么多工业垃圾,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里,一根树枝都能卖钱,真有垃圾,早被城中百姓捡跑了。

若是没有这段遭遇,别说扫大街了,只怕韩桢封他为净街候之时,就已经在延福宫大殿内吵起来了。

至此,晏殊、王安石、丁谓、杜衍、蔡京等一众南方系官员,接连登上宰相之位,并且朝堂之上南方一系的官员比例也越来越高,到了宋徽宗时期,南方官员的数量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昨日叮嘱他的那名官员,早已等在那里,阴沉着脸。

所以,只能采取怀柔政策,以利诱之,拉拢打压,一步步瓦解土官的权利和威望,最后取而代之。

眼见差不多了,刘锜这才说道:“陛下有旨,让刘副将尽快劝降刘光世、张俊。”

韩桢问道:“可否及冠?”

官员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倒也无妨,陛下给净街候定下的上值时间是五个时辰,不管净街候何时来,都必须干满五个时辰才能下值。”

赵佶心中暗骂一声,强笑道:“这……陛下当真高瞻远瞩。”

刘延庆哪敢耽搁,拱了拱手,立马转身出了帅帐。

御街其实没那么脏,毕竟是皇帝出行的专用道,除开节假日,寻常百姓不得踏足。

南方集团的报复,哪怕是谢鼎这个当朝首辅,都顶不住。

毕竟,他乃富阳谢家的当代家主,在南方士林名望极高,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上皇扫大街,这可是闻所未闻之事。

见状,赵佶迈步上前,赔笑道:“本候初回京师,忙着寻住处,这才耽误了时辰。”

“这就上值,这就上值。”

“属下这就派人去劝降。”

见到这一幕,赵佶不由松了口气。

直觉告诉他,福建定然有变。

回到自己营帐中,刘延庆迅速写了两封信,一封是规制的劝降书,另一封则是家书了。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藩镇割据的前提,是有极高的威望,光有兵还不行。

说罢,那官员将扫帚塞进他手里,转身离去。

若真到了那一步,刘延庆也只能忍痛断绝父子关系。

韩桢面色不变,结果战报查看起来。

韩桢正色道:“福建方面一有情报传回,立即向我汇报。”

虽然吴璘果断趁夜突袭,没造成甚么太大的损失,可刘光世的做法,却让韩桢不解。

官员不紧不慢地问道:“净街候可打算上值,还是想再过阵子?”

还真别说,前阵子流离失所的那段日子,让他心智磨练了不少。

赵宋这一百余年对岭南摆烂的态势,助长了岭南土官们的气焰,一个个桀骜不驯,稍加管束便会杀官造反。

论军中威望,怎么也轮不到他们三人。

刘延庆被吓得一个激灵,神色大变:“都帅这话从何说起?”

得知方腊起事的消息,那些个世家门阀早就先一步跑了。

韩桢朗声道:“朕不日将动身南狩,谢卿老家在两浙,南方你比较熟,就劳烦谢卿陪朕走一趟。”

韩桢小儿这是铁了心要让他受罪!

“俺省的。”

有眼尖的百姓认出了赵佶,随后嚎了一嗓子。

京西南路,宜城。

赵佶笑呵呵地说道:“多谢提醒,待本候下了差,在樊楼摆一桌酒宴,还请这位同僚赏脸。”在家书中,刘延庆那是一顿狗血淋头的骂,勒令他立即率兵受降,否则就将他逐出家门。

“不对劲。”

富阳谢家也是两浙路的一大世家,不过谢家耕读传家,重名望而轻外物,生活清贫。

韩桢的旨意经由八百里加急,次日便送到了刘锜手中。

没多久,围观百姓们渐渐散去。

韩桢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密谍司设在福建的千户所,近日可有消息传来?”

“去了就行。”

【南人不得坐吾此堂】

念及此处,韩桢命人唤来谢鼎。

目送谢鼎离去的背影,韩桢起身活动了一番筋骨,随口问道:“赵佶可去上值了?”

赵佶怕的是惹怒了韩桢这个杀星,一刀给他噶了。

韩桢毫不在意对方迟到,反正固定五个时辰,干完才能下值,甚么时辰去都一样。

往后价格只会越来越低,直至彻底不值钱。

此事明明只需派人通知一声便可,何需让他亲自跑一趟?

作为朝堂首辅,揣摩上意是基本技能。

赵佶赶忙说道。

朝堂之上,南北之争自古有之。

“臣告退。”

不多时,刘延庆掀开帅帐,拱手道:“都帅唤属下何事?”

“呵。”

自此,南方官员的晋升之路,便被一道无形的天花板挡住,再出色,能力再强,也入不得中枢,当不得宰相。

林丛郑重地点点头。

闻言,刘昌迟疑道:“陛下,赵佶靠着贩卖墨宝,赚了不少钱,怕是起不到惩戒的效果。”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个清闲的活计,毕竟御街足有十余里长。

……

更何况,他们俱都是北人,在福建毫无根基,麾下将士大多都是江南和两浙人士,这种情况下,如何割据一方?

正因如此,所以才更显得此次伏击诡异。

毕竟,扫地有甚好看的?

宜城位于汉江的下游,距离襄阳不足百里。

福建尚好,关键是岭南。

不多时,谢鼎迈步走进大殿。

握着扫帚,赵佶叹了口气,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守在一旁的刘昌立马答道:“回禀陛下,去了,不过迟了一个多时辰。”

就赵佶那德行,别说八千贯,就是八万贯,用不了两天也会糟蹋光。

“陛下,南方急报!”

他与吴玠一样,性格沉稳,福建有变,加上连日的狂风骤雨,谨慎起见,他选择了退守龙泉,上报岳飞。

果不其然,两日后陛下的旨意就来了,让他按兵不动。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