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69章 【鱼跃龙门】

大宋泼皮 第69章 【鱼跃龙门】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没好处可捞,这群弓手乡兵很失望。

不过他们心知理亏,也不敢闹事。

重新回到山寨脚下,刘勇出于谨慎,没敢上去,而是派人去探查了一眼。

见寨门上没了山贼,这才独自走进山寨。

……

聚义堂内,韩桢似笑非笑地看着刘勇。

“兄弟,哥哥也是没法子,这帮弓手乡兵什么德行,你也清楚。每年就操练个三五天,有甚用?山贼一冲,跑的比他娘兔子还快……”

刘勇被他看的心里发毛,硬着头皮解释。

韩桢笑着打断道:“我知你的难处,并未怪你。”

呼!

刘勇心头松了口气,知道这事儿算是揭过了。

“石宝等人的尸体,兄弟你留着也没用,可否交予哥哥。”

刘勇说罢,又补上一句:“放心,俺也不是拎不清的人,兄弟你开个价。”

闻言,韩桢沉吟道:“石宝的尸体十头耕牛,大小头目每人一头驴子。剩下的两百来具山贼尸体,一起算三十头肥猪罢,明日送来山寨,如何?”

价格并不算高,折算下来也就三四百贯。

三四百贯钱,换一笔剿匪的政绩,但凡不是傻子都会答应。

“兄弟仁义!”

刘勇翘起大拇指,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反正这笔钱又不用他出,自有常知县买单。

谈妥之后,刘勇喜滋滋的下山去了,唤来一队弓手割脑袋。

这群弓手很早之前便跟了他,算得上心腹。

当他们见到韩桢后,一个个面色惊惧。

“慌什么,韩二是俺兄弟。”

刘勇呵斥一句,而后阴恻恻地说道:“此事烂在肚子里,谁若是敢说出去,那就莫怪俺不念旧情了!”

“都头,俺们省的。”

弓手们听出他话中的寒意,连连应下。

首级只需匪首和一众大小头目的便可,剩下的山贼连割脑袋的资格都没有,只割一个左耳。

指挥着弓手们背上装满首级和耳朵的麻袋,刘勇笑道:“哥哥先回去了,明日便把猪牛送来。”

“且去罢。”

韩桢摆摆手。

送走刘勇后,逃户们的登记也进入了尾声。

韩桢唤来逃户们,将山贼的尸体全部拖到一处荒地上,拾来柴火,一把火给烧了。

随后又将大堂里的血迹清洗了一遍。

待到一切忙完,已临近傍晚。

用不着韩桢吩咐,时间一到,这群逃户便自行拿着碗,来到一个草棚前等待。

没一会儿,一个胖厨子领着几个伙计,抬着一桶一桶菜粥从厨房中走出。

胖厨子没跑,毕竟在他看来,不管山寨换了谁,总得吃饭不是?

既然要吃饭,那他就丢不了命。

而且说实话,一下子做上千人的饭,一般人还真干不了这个活儿,所以他反而是整个山寨中最淡定的人。

“莫要挤,都给爷爷排好。”

眼见逃户们围上前,胖厨子重重敲了敲木勺,高声道:“大当家的心善,今日给你们吃浓粥。”

逃户们本不信,可一大勺浓稠的杂粮野菜粥倒入碗中,一个个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哪是粥啊,麦饭也不过如此。

一时间,逃户们不由瞥了眼聚义堂的方向。

这个新来的大当家,比石宝要好太多了。

胖厨子打了一会儿粥,便将木勺丢给帮厨,自己转身进了厨房,开始忙活韩桢等人的晚饭。

……

……

却说那刘勇下山之后,特意清出一辆牛车,将石宝等人的首级和血淋淋的耳朵,堆放在牛车上。

回到县城后,一路敲锣打鼓,招摇过市,引得县城中所有百姓都跑来围观。

“竟真的剿灭了石宝!”

“刘都头当真是了得。”

“好样的!”

“杀的好,这群该死的匪寇杀俺父母,夺俺妻儿,呜呜……”

“……”

听着百姓们的惊叹和赞赏,刘都头心头无比得意。

一些百姓甚至当街跪下,以表感谢。

这些百姓俱都是家中至亲遭了石宝的毒手。

刘勇赶忙跳下马,将这些人一一扶起,口中安慰道:“莫要如此,剿匪本就是俺的职责,让这石宝横行乡间数年,实在是俺的过错。”

这番做派顿时引得围观百姓直呼仁义。

就连那些弓手县兵,都觉得与有荣焉,一个个挺起胸膛。

绕着县城足足转了一圈,这才来到县衙。

常知县早早地便得了消息,此刻眼角挂着笑意,领着三班衙役等在了门口。

平白得了一件剿匪的功绩,他当然高兴。

况且,石宝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贼寇,而是实实在在的坐山虎。

手下匪徒数千,聚拢逃户上万,实乃一方巨寇!

他说数千,那便是数千!

有了这笔功绩打底,外加卸任时招安韩二,再使些银钱上下打点一番,还怕当不了京官?

说不得,还能做一做那升朝官儿!

念及此处,常知县眼角的笑意更浓了。

“属下幸不辱命!”刘勇跳下马,躬身作揖。

“嗯!”

常知县轻抚胡须,嘴角含笑道:“刘勇,伱此番做的不错,当居首功!”

闻言,刘勇赶忙说道:“此次剿匪全赖知县指挥有度,用兵如神,属下不敢居功。”

常知县满意地点点头,而后朝着跟来的百姓,朗声道:“诸位乡亲,如今石宝已除,往后官道无虞。”

百姓齐齐躬身拜谢,高呼青天。

“你等也辛苦了,且去领赏钱罢。”

又安抚了一番弓手乡兵,常知县在一声声青天大老爷中,领着刘勇进了县衙。

“那韩二怎地说?”

书房内,常知县端着茶盏抿了一口。

刘勇如实答道:“石宝首级十头耕牛,大小头目一人一头驴,剩下的山贼三十头肥猪。”

常知县沉吟道:“嗯,明日你辛苦些,将猪牛等牲畜送过去。”

自昨夜徐、郑、伍三家被铲除后,他在临淄县彻底没了掣肘,剩下的那些个富商大户,翻不出什么浪花。

先前送五头耕牛去小王村,还需掩人耳目,分批进行。

此时,已没了这些顾虑。

“知县若无事,属下便先回去了。”

“等等。”

常知县叫住他,缓缓开口道:“你此番剿匪有功,本县欲举荐你为县尉,你可愿意?”

县尉?

刘勇心跳骤然加速,呼吸急促。

待回过神后,他赶忙应道:“属下愿意,属下愿意!”

先前,常知县曾说要保举他为主簿。

但刘勇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一张永远吃不到的大饼罢了。

唐时,对主簿的要求并不高。

胥吏若有功,也可升至主簿。

可到了如今,读书人太多,也太卷了。

以至于每年只有寥寥几个实缺,却有上百个进士争抢。

这导致一个芝麻大小的从九品主簿,都成了香饽饽。

读书人都得抢,哪里轮得到胥吏?

但县尉就不同了,虽与主簿同为从九品,食同禄,可实际地位却比主簿低下很多,是最不入流的芝麻小官。

而且县尉这个职务,大多读书人都看不上,只因这是个武官。

北宋初期,县尉是彻彻底底的文官,到了中期,因各地起义造反次数频繁,又改成了武人担任。

地位最低下,又是个武官,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争抢。

可即便如此,对刘勇而言,却是个鱼跃龙门,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管怎么样,都是官啊,能让他直接跨越一个阶层,从吏变成官!

常知县提醒道:“莫要急着谢,本县只是举荐,最终还得看州府的意思。”

“不管成与不成,刘勇都感激大人的提携之恩!”刘勇真情实意地说道。

常知县摆摆手:“有此心便好,且去罢。”

“属下先行告退。”

刘勇说罢,转身出了书房。

目视他离去的背影,常知县微微一笑,撩起袖口,开始写请功表。

他起先是想独吞了这笔功劳,至于刘勇,赏些钱财便是了。

后来转念一想,觉得刘勇若是当了县尉,便可兼着主簿的职责,这样朝廷也就不会再另派主簿。

这刘勇又与那韩二关系密切。

如此一来,自己的生意便可万无一失!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