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99章 【难怪人家能当县长】

大宋泼皮 第99章 【难怪人家能当县长】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村长回来啦!”

隔着远远的一段距离,便听到寨墙上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

紧接着,寨门缓缓打开。

寨门上烟熏火燎的黝黑烧痕,眼下都还在散发着淡淡的焦油味。

韩桢打马迈入山寨,身后的士兵押解着战俘紧随其后。

当寨墙上的士兵们看到二十多辆牛车上高高堆积的铜钱绢布时,再度发出一阵欢呼。

于军连连惊呼道:“嘶!这般多钱,得十万贯了罢?”

闻言,一名老兵嗤笑道:“屁的十万贯,顶天也就两三万贯。”

“你怎地知晓?”

于军面色惊奇道。

那老兵面带得色,吹嘘道:“俺跟村长打了好几次仗,比这多的都见过。一辆牛车能装一千多贯,这二十多辆牛车,不就是两三万贯么。”

“竟是这样,涨见识了。”

听到于军的恭维,那老兵心头更加得意,继续卖弄道:“村长这个人最是大气,从不跟俺们玩虚的,瞧着罢,晚上就该发赏钱了。”

一听晚上要发赏钱,于军顿时来了精神,忙问道:“俺斩首四级,能领到多少赏钱?”

“你记好了,斩首一级赏四贯,能拿到十六贯钱。”

“十六贯,恁地多?”

于军倒吸一口凉气。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

老兵嗤笑一声。

这些个新兵蛋子,真是没见过世面。

……

一千五百多名战俘,加上昨夜俘虏的一千三百余人,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了小王村村民总和。

原本在韩桢的计划中,预想一年内,让小王村人口突破五千。

这才短短一个月不到,就已经实现。

果然,战争才是最快获取资源的途径。

北边的游牧民族,很早便尝到了战争的甜头,缺钱缺粮缺女人,怎么办?

南下去抢!

哪怕辽国承平已久,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军中却依旧保持着游牧民族的风气。

就以打草谷为例,朝廷只供应少数军粮,士兵们需自带刀箭、马匹和干粮。

相当于是商股制了,每个士兵都是股东,想要赚钱就必须奋勇杀敌。

打赢了吃香喝辣有女人,打输了倾家荡产。

这种情况下,辽军战力自然强横。

……

近三千人的战俘,密密麻麻的蹲在军营中。

从昨夜到现在,这些人滴水未进,又饥又渴,同时心中无比忐忑,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何命运。

在聂东等人的拥簇下,韩桢迈步走进军营。

这些战俘需尽快处置,否则拖得久了,不定会闹出什么事儿。

韩桢负手而立,环顾一圈后,缓缓开口道:“伱们是反贼,我也曾杀过官。”

哗?

战俘们纷纷抬起头,一个个面色惊诧。

韩桢的开场白,着实让他们没想到,不过转念一想,好像确实如此。

他们是反贼,可这韩二也不干净啊,青天白日下冲入县衙,当众杀了徐主簿。

一时间,竟有了些亲近之意。

见成功拉近距离,韩桢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都是苦命人,若非实在活不下去,谁愿意当反贼,是不是?”

这番话,引得战俘们共鸣,像是投入湖水中的石子,荡起一圈圈涟漪。

人群中,一个战俘忍不住高声道:“韩二郎这话在理,若非活不下去,哪个会当反贼。”

“就是,俺原也没想造反,实在是被那帮贪官污吏逼的没活路了。”

“原先说好了每人六贯丁身钱,俺卖些田地,咬咬牙也能撑过去。可没过几天,又说丁身钱翻倍,左右都活不下去,不如反了。”

“……”

韩桢也不阻拦,任由这些战俘发泄心中的怨气。

站在一旁的聂东神色怪异,他认出了方才最先开口的战俘,分明就是手下的一个士兵。

也不知什么时候,乔装打扮混进了战俘堆里,当起了托儿!

只是这厮演的着实差了些,这帮战俘饿了一天一夜,又被烈日暴晒,一个个蔫不拉几的,说话怎么可能还中气十足呢。

好在这帮战俘蠢笨,没人发现。

瞥了眼韩桢的背影,聂东心中不由感叹一声。

难怪人家能当县长,而自己只是个逃军。

当真是好手段。

过了片刻后,等待战俘们发泄够了,韩桢双手虚压,喊道:“安静!”

很快,人群中七嘴八舌的嘈杂声渐渐平息。

韩桢高声道:“同是苦命人,我也没打算为难你等,往后你等就留在小王村做工,有我韩桢在,总有一口饭吃,不会饿着你们。官府的苛捐杂税也收不到你们的头上,我一并担着。”

管饭,但工钱暂时没有。

这些人都是反贼,眼下能活着,还有一口饭吃,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至于工钱,往后会逐步发放。

混在战俘中的托儿立刻高喊:“韩二郎仗义!”

“韩二郎仗义!”

近三千战俘齐齐高喊。

方才韩桢一席推心置腹的话,外加托儿的配合,成功让这些战俘将他当成了自己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韩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朗声道:“今晚先委屈你们在军营过了一夜,等明日便给你等搭建住所。大伙儿先坐着,稍后给你们放饭。”

这些战俘饿了一天,听到等会有饭吃,一个个立刻老老实实坐在地上,翘首以盼。

将近三千号人,光靠军中的厨子和几个帮工根本忙不过来,韩桢又命人去小王村唤来一些村民帮忙。

闻到米粥的清香,战俘们顿时开始躁动。

见状,韩桢大吼一声:“不要急,人人都有,分批次来。”

人太多,碗不够用,哪怕临时劈砍竹筒做碗,也只凑够了三百多个,只能分批次吃。

指望这些人能有纪律性,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韩桢提着马槊,成功震慑住了他们,随后指挥士兵将战俘们分成八批。

一人一碗,吃完立刻换下一批。

晚饭是野菜粥,粥不算特别浓,但也比他们平日在家中吃的要稠。

领到粥的战俘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稀里哗啦的吃了起来。

一名战俘吃完米粥,砸吧砸吧嘴,说道:“这韩二郎倒是讲信誉,说给俺们一口饭吃,还真给。”

“没吃饱,若是能再来一碗就好了。”

“你他娘的还想吃饱,做梦去罢。”

“就是,韩二郎算仗义了,这野菜粥比俺在家里吃的还稠上几分呢。”

吃饱,对于如今的贫苦百姓来说,是一件奢望。

哪怕是丰年,平日里配上野菜野果,也只能吃到五分饱。

若是年景不好,遇到旱灾水涝,能有一口粮食吃,不至于饿死,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忙活了近两个时辰,一直到戌正二刻,才总算让战俘们全部吃完了饭。

一碗野菜粥下肚,腹中有了些存货,总算不像先前那么难受了。

吃完饭,熬了一天的战俘们一个个困意上涌,干脆直接躺在地上睡了。

士兵们同样一天一夜没睡,但他们此刻却一点不困,反而无比兴奋。

只因发赏钱了!

韩桢站在库房外,手中握着一沓军功名单,两名村中书吏拎着一杆大秤。

战功今早便统计好了,割耳为功,加之互相监察,做不得假。

每念到一个人,两名书吏便拎着大秤开始秤钱。

于军站在人群中,翘首以盼。

也不知等了多久,终于听到韩桢念道:“于军,斩首四级,赏钱十六贯!”

“哗啦!”

两名书吏称重过后,将铜钱倒进一个箩筐里。

“多谢村长。”

于军拖着箩筐的手都在发抖。

十六贯啊!

这才参军几天而已,若是种田,得种多久才能攒下恁多钱?

一个时辰后,赏钱发完了。

多则如聂东,斩首加先登再加上职位赏赐,足有五六十贯。

少的也有十来贯。

眼见士兵们啃哧啃哧拖动着上百斤的铜钱,韩桢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铜钱实在是不方便,二十贯便有一百多斤,满满一大箩筐,既不好存放,搬动起来也费力。

他心里隐约有些想法,不过暂时事实不了。

领到赏钱后,士兵们兴高采烈,交头接耳的开始盘算该怎么花。

“聂东!”

“末将在。”

听到韩桢的呼唤,聂东赶忙抱拳应道。

韩桢沉吟道:“我打算扩军,明日从那些战俘中,挑选出三百青壮充入军中。”

扩军?

聂东迟疑道:“这……是否急切了些?”

韩桢解释道:“没法子,这群农民不全是被裹挟的,其中一小部分青壮手上沾过血,有过人命。放任他们做工,始终是个隐患。”

比如昨夜攻打县衙的那批青壮,就明显与其他起义农民不同。

这些人体验过烧杀抢劫的快感后,心已经野了。

眼下畏惧韩桢,可能会老实本分一段时日,等到时间一长,指不定就会干出什么事儿。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入军中。

同时,借着扩军的机会,让一部分军功出挑的老兵升任队正、都头。

毕竟升官这种事儿,不能总是一句口号,得让士兵们实质性的感受到。

聂东沉思了片刻,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点头道:“县长心思缜密,是某家考虑不周了。”

嗯?

韩桢挑了挑眉,略显诧异。

这厮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开始拍马屁了?

不过他也没在意,叮嘱道:“你辛苦些,今夜盯着点,若是这帮战俘闹事,不必手软。”

聂东保证道:“县长宽心,某家省的。”

交代完事宜,韩桢骑着战马回到小王村。

前院里,杨父等人还没睡,拿着把扇子坐在院里纳凉。

“二郎回来啦?”

“嗯。叔伯婶婶住的还习惯罢?”

“哈哈,怎地不习惯。托二郎的福,俺们也住了一回儿青砖红瓦的宅子。”

笑着与他们寒暄几句,韩桢穿过垂花门,来到二院。

大厅里,油灯散发出昏黄的光线。

韩张氏与安娘几名女子,正围坐桌上写课业。课业是韩桢先前就布置好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根据她们的进度,每天做一份。

韩桢本以为她们这几人中,应是安娘学的最快。毕竟安娘本身头脑就活络一些,先前也做过生意,有些算术的基础。

结果,学的最快的反而是江四娘。

短短几天时间,一副算盘就已经打得有模有样。

就连负责授课的书吏,都时常在韩桢面前夸赞。

四娘这丫头性子不如方三三那般活泼,反而有些沉闷,平日里没什么存在感,每次韩桢看到她,不是在闷头做事,就是盯着天空发呆。

往后倒是可以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得还能当个女账房。

相比之下,韩张氏几人进度就慢些了,如今还在背九九歌。

听到脚步声,方三三转头看去。

见是韩桢,她立刻放下毛笔,惊喜道:“呀,阿郎回来了啦!”

闻言,韩张氏和安娘赶忙抬头看去。

当看到韩桢安然无恙,两人眼中顿时荡起一抹笑意。

笑着和她们点了点头后,韩桢问道:“课业做的如何了?”

“……”

方三三笑容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见状,韩桢冷笑一声,迈步走进正厅,凑到桌前看了一眼。

嗯,题目倒是做了不少,可惜一题没做对。

再看江四娘的课业,全部做完了,而且都是对的。

方三三苦着一张脸,自责道:“阿郎,俺太笨了,怎么也学不会。”

她这副样子,韩桢也不好苛责,本来两个小丫鬟就是拉来凑数帮忙的。

韩桢心平气和道:“平日里多跟四娘请教请教,别只顾着顽儿,也不要你考进士,识些字总是好的,起码做生意的时候,不至于算错帐罢?”

“俺省的了。”

方三三郑重地点点头。

韩桢满意道:“你晓得就好。”

见他眼中布着血丝,安娘关心道:“二郎莫要累坏了身子,快且洗洗歇息罢。”

闻言,一旁的韩张氏抿了抿唇,心下涌起一丝酸涩。

以往,这些话都该是她对叔叔说的呀。

如今却被旁人抢去了。

察觉到韩张氏的异常,韩桢好奇道:“嫂嫂,怎地了?”

“许是有些累了。”

韩张氏柔声说道。

韩桢也没多想,叮嘱道:“你们也莫要太晚,对眼睛不好。”

卧槽,下午码完想着小咪一会,结果眼睛一睁,7点半了。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