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06章 用力过猛

霸魏 第106章 用力过猛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钟会这个建议很有见地,甚至有些超前。

自古以来,兵法的传承一是靠家学,一是靠自学。前者通常是将门,父子相传。后者通常是草根,依靠在战场上厮杀,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两者各有优劣。

家学更系统,但缺少了基层的实践,大多不恤士卒,更严重的会掉以轻心,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毕竟知识、经验可以传承,但感受却无法传承。前辈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在后辈耳中可能只是一句轻飘飘的废话,直到自己面对时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价值。

自学更接近于现实,但上限却有限,而且成功率极低。

战场很残酷,能一路从普通一卒杀到最高统帅,不仅需要个人天赋爆表,更需要有特定的时代和机遇。

两种方式都出现过名将,但数量有限,也没有延续性。

想真正解决军队人才培养的问题还要靠军校。建立起制度,对中下层军官进行系统的培养,夯实基础,才是强军的有效手段。

这也是军事进步的重要体现。

钟会提出安排儒生对中下层军官进行培养,就是军校的雏形。

军队的战斗力强弱,除了军械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下层军官的素质。

曹芳随即对钟会的意见表示了认可,并让钟会做进一步阐述。

得到曹芳的认可,钟会有些兴奋,侃侃而谈。

“自从诸葛亮殁于五丈原,西境再无大战。我大魏东拒西守,以逸待劳,中军出战的机会越来越少。这的确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却也催生了新的隐患,中军的战力逐渐下降,不足以镇京师。”

曹羲对此深表赞同。“钟君所言有理。仔细说起来,中军最近一次实战,还是太傅平定辽东。”

钟会嘴角抽了抽,却没有说破。

曹羲所言既不属实,又不合适。

不属实,是因为正始五年,曹爽伐蜀用的就是中军。只是大败而归,曹羲不好意思提。

不合适,是在这个时候还为司马懿表功看似君子之行,多少有些迂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司马懿必死无疑。天子现在留着他,只是为了羞辱他,折磨他,绝不是要放过他。正如当初同意卢毓接任廷尉卿,为的就是今日将卢毓下狱。

贾充很快就要到任,清算即将开始。

这时候还提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战功,你想干什么?

曹芳也有些疑惑,后来转念一想,又明白了其中的考量,没有再说什么。

“士季,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只是读书识字,还要教习战法。”曹芳提出了补充意见。“古有四方精锐集于京师之举,如今大战未休,不可施行,却可以从诸军中挑选勇士功臣到京师受赏,传授经验,书于青史。”

曹羲、钟会心领神会,异口同声的赞好。

守边的将领都有私心,谁也不愿意将真正的精锐送到京师来充实中军,那就以立功受赏的理由,将他们调到京师,教授中军,哪怕是一两年时间,也是有用的。

曹芳随即又提出选择合适的地形作为日常演习的战区,对各营进行实践操践,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仅仅是队列操练。

一句话,要无限的接近实战。

三人商量了半晌,提出了加强中军战斗能力的不少办法。

最后,曹芳说,他原本打算将大将军营交给陈泰指挥,但陈泰伤重,无法履职。既然如此,索性将大将军营解散,将士补充到北军五校,恢复北军五校的编制。

曹羲求之不得。

钟会却有些惋惜,陈泰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

“陛下,臣推荐一个人担任教习。”

“谁?”

“太尉之子王广。”

曹芳愣了一下,示意钟会继续说。

钟会解释了一下推荐王广的理由。

王广,字公渊,是王凌长子,之前曾出任屯骑校尉。王凌出任地方,王广就在京师为质,一般人只知道他学问好、书法妙,却不知道他精通兵法,对练兵也有相当的见解。

王广不仅是王凌的长子,还是诸葛诞的女婿。

任命王广为中军教习,既能发挥王广的学识,也能安王凌和诸葛诞之心,让他们能体受到天子的恩宠,不至于有非份之想。

曹羲表示支持,盛赞钟会此举考虑周全。

见此情景,曹芳也同意了,让人召王广来见。

趁此机会,曹羲也推荐了一个人,陈泰。

他表示,陈泰虽然伤重未愈,不能披甲登车,指挥作战,但为将士们讲授用兵之道还是没问题的。再者,目前这项事务还有筹备,等真正施行还需要一段时间。到了那时候,陈泰的伤应该也好得差不多了。

曹羲一边说,一边看着曹芳,眼神诚恳中带着请求。

曹芳虽然对陈泰的不识抬举不满,但他还是接受了曹羲的请求,将陈泰作为候选教习之一,既给陈泰留个机会,也维护曹羲的面子。

其实他也看出来了,钟会推荐王广,就是引曹羲推荐陈泰。

曹羲算不上聪明,忠诚却毋庸置疑,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以免他被钟会等人欺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也是他取消了大将军营,却将大将军营的将士并入北军五校的原因。他就是要告诉更多人,对曹爽兄弟的处理仅限于对曹爽本人,不要波及其他人,尤其是曹羲本人。

因此,对高平陵事变处理的重点不是曹爽兄弟有多大的责任,而是司马懿的指控是否属实,矫诏弄兵的前提是否成立。

如果不成立,那司马懿矫诏的罪名就无可逃避,势必要受反坐之惩。

简而言之,对曹芳来说,曹爽不过是条死狗,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都可以,以司马懿为代表的老臣却不能轻易放过。就算不能全杀了,也要让他们偃旗息鼓,不要再妄图干涉朝政,安心做个参谋、顾问就好。

曹芳和曹羲、钟会聊了半晌,直到王广奉诏来见。

“去准备吧。”曹芳吩咐道:“这件事若能办好,不仅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延续前朝西京盛世,开拓四夷也并非不可能。昭叔,士季,胡虏已经深入并州,忧在腹心,朕日夜不能安睡啊。”

曹羲、钟会慨然应命。

钟会更是激动,大声说道:“臣不才,愿为主父偃,为陛下谋划北疆之事。”

曹芳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钟会的肩膀。

主父偃可不是什么好例子,他为汉武帝出谋划策,却坏了名声,最后也是死于群臣之手,是所谓的孤臣典范。

为了表忠心,钟会真是豁出去了。

“士季,卿不负朕,朕不负卿。主父偃何足道,卿当为张良、陈平。”

钟会如释重负,深施一礼。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