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41章 朝堂即舞台

霸魏 第141章 朝堂即舞台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王凌拱手而趋,大袖如翼,配着雪白的胡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王飞枭、王金虎、王明山三兄弟和几个将领、长史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王凌小步急行至曹芳面前,躬身下拜。

曹芳上前一步,双手及时托住了王凌的手肘,亲切地说道:“太尉辛苦了,不必多礼。”

王凌还没说话,眼眶就湿润了。“听闻高平陵有事,老臣心急如焚,恨不得胁生双翼,赶来救驾。奈何身荷守边重任,不敢须臾有离,只能祈祷上苍,护佑大魏,护佑陛下。闻说先帝显圣,陛下指挥若定,老臣这才如此释负,唯盼能早日觐见天颜。今日如愿,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请陛下容老臣一拜,以全心愿。”

说完,王凌拜倒在地,抱着曹芳的脚嚎啕大哭,鼻涕和泪水糊了曹芳一脚。

曹芳的嘴角抽了抽,想骂人。

这老贼,演技不下司马懿啊。是我不让你回来吗?是老贼你推三阻四,不肯回来啊。

不过他也是久经考验的演技派了,这点小场面还是接得住的,稍微酝酿了一下感情,弯腰将王凌扶了起来,带着几许激动的说道: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国亦如是。王公年近八旬,还有如此精神,不让廉颇、赵安国,朕甚是欣慰。本该让王公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奈何吴蜀未灭,天下未定,朕还要倚仗王公指点,整军备战,以竟全功。王公所注的武帝兵法,朕日夜揣摩,虽有令郎公渊解惑,领悟终究不够透彻。如今王公还朝,朕可以朝夕请益,幸甚幸甚。”

王凌如释重负。

有天子这句话,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他最怕的就是天子食言,将他骗回朝后翻脸,让他像蒋济、高柔一样做一个位尊而无权的上公,从此不问朝政。

带着三个儿子以及心腹将领、掾史入宫见驾,就是想告诉天子,老臣还有用,不想闲着。

不仅如此,天子还特意提到了他的兵法,可谓诚意款款。

他之前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回朝之前,得知儿子王广担任了北军教习,他就将自己所着的兵法送了回来,供王广做教材。这些兵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武皇帝曹操所注的《孙子兵法》所做的集解,是他付出心血最多的部分,也是他效忠曹魏的象征。

天子重视这部兵法,就等于承认了他对大魏的忠诚。

由此看来,王广所言不虚。

天子虽然年轻,却有城府,又体恤老臣,言行举止很有分寸,不是传言的那般暴厉、孟浪。

王凌随即向曹芳介绍随他见驾的人。

除了三个儿子之外,还有两个心腹,一个是舍人劳精,一个是幕僚杨弘。

曹芳对劳精没印象,却对杨弘有点印象。

此人在历史上背叛了王凌,向司马懿告发王凌,直接导致了王凌败亡。

在当时的他看来,杨弘不仅背叛了王凌,更是背叛了曹魏,所以很讨厌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此时此刻,司马懿父子余日无多,王凌也并非如他想象的那般忠于大魏。经历了这么多,他已经不奢望无缘无故的忠诚,对杨弘的反感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例行公事的勉慰了一番,曹芳请王凌上殿就座。

王基也赶了过来,坐在曹芳身边。

看到王基,王凌心中五味杂陈。

他之所以决定回朝,除了王广的劝说之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基不肯奉诏增援。

自家的事自家清楚,没有王基的协助,他在真正的大战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有限,反倒有可能遭受挫折。年近八十,他不想将一辈子挣来的名声毁在最后的冒险中,只能退而求其次。

要说不恨王基,那是不可能的,但事已至此,他也不能做得太难看。再者,王基深得天子信任,不离左右,将来要共事,撕破脸皮对他没好处。

寒暄过后,王凌汇报起东南的形势。

作为方面大将,他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情报,远比朝中的任何人清楚江东的虚实。

也正因为如此,他相信天子还需要他的辅佐,不会轻易处罚他。

——

四月下,虞妃一行到达洛阳城。

以安阳公主为首的几个长辈悉数到场,认真的观摩了虞妃的容貌后,一本正经的下了结论。

天子和虞妃有七八分相似,当是母子无疑。

在此之前,王肃已经奉诏询问过虞妃,并得到了虞妃肯定的答复。请公主们来看一眼,只是走个过程,表示并非听虞妃一面之词,同时也代表皇室认证,免得以后再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

真相如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要影响天子的帝位。

得到公主们的回复后,曹芳先派皇后甄瑜、贵嫔张云英去迎接甄瑜,将她请入宫中已经修好的长乐宫居住。

甄瑜、张云英都没见过虞妃,但她们身份特殊,一个是皇后,如今负责主持后宫的各项事务,一个是张缉的女儿,与虞妃有着特别的联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曹芳派她们两个陪伴虞妃,除了表示尊重之外,也有监视的成分。

虞妃是个聪明人,对她们都很客气,丝毫不敢怠慢。

紧接着,几个河内虞氏族人赶到长乐宫拜见,向虞妃报告相关情况。天子信守诺言,他们都被授予了官职,正式入仕了。

河内虞氏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富贵。

这个富贵本该在先帝登基的时候就到,却因为虞妃的年轻冲动推后了二十多年。

看到这些如愿以偿的亲人,虞妃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庆幸自己终于成熟了,明智的接受了张缉的提议。

住了二十多年的冷宫后,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直言无忌的少女。

一切准备就绪,曹芳带着齐长公主和文武百官赶到长乐宫,与虞妃见面。

在无数宗至、大臣的见证下,两人表演了一场母子相认的悲喜剧,并由虞妃当着众人的面讲述了一番先帝到邺城,接见临幸,然后她生下曹芳,又由先帝派人接走,以致母子二十余年不能见面的悲情大戏。

虞妃准备很充分,剧本也扎实,演技也以位,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不哭不是人。

大臣们不管信与不信,都陪着演戏,没有眼泪也要硬挤一点,免得被人骂不忠不孝,又或者被小心眼的皇帝陛下记在小本本上,秋后算账。

该有的流程走完,曹芳正式下诏,奉虞妃为皇太后,居长乐宫,与永宁宫并列。

紧接着,曹芳又下诏大赦,以示天下同喜。

一切都按照预定的剧本上演,看似欢喜热闹,实则波澜不惊,枯燥且无聊。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