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58章 老臣开杠

霸魏 第158章 老臣开杠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钟琰不仅被曹芳侃晕了,还被鄙视了一回,像是拔了毛的凤凰,自信心也像玻璃一般,碎了一地。

一连几天,她连走路都低着头,神态恭谨,看不出半点才女应有的傲气。

甄瑜啧啧称奇。

她知道曹芳有学问,但是她不知道曹芳的学问究竟有多好。当初曹芳批评钟琰的文章时,她也不太懂,后来也没好意思向传话的人直接转述,只是和身边的侍女说了几句。

如今见钟琰本人被曹芳批驳得哑口无言,算是真正见识了曹芳的口才,腰杆莫名的直了几分。

天子英明神武,她这个皇后有面子,甄家的富贵也有了保证。

她对曹芳更加体贴,更加热情。

对钟琰的神秘感被打破之后,她们之间的关系也算是恢复了正常。这不仅没有让她们疏远,反而让她们亲密起来,成了真正的闺中蜜友。

一晃几天过去,钟琰出宫休沐。

王浑在家等得心焦。钟琰刚进门,还没坐下,王浑就迫不及待的问起。

见此情景,钟琰不由得想起天子对王昶父子的评价,暗自叹息。

天子的话虽然说得难听,却是事实。王昶父子号为慕道,实际名利心极重,哪里有道家谦守的气度。他们看重的根本不是庄子一派的修身之道,而是以曲为直,以退为进的进身之术。

钟琰也不想和王浑说什么虚的,直接了当的转达了天子的态度。

天子要起而行道的实干派,不要坐而论道的空谈派。他已经答应给你机会,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你自己了。

王浑很不高兴。“若是如此,我直接去荆州,随父亲见习岂不更好?你也可以与我同行,不必进宫侍候人。”

钟琰叹了一口气。“妾也作如是想,只是担心夫君心有不甘。如今既已入宫,再自免也不合适,只能勉强一段时间了。”

王浑很后悔,却也觉得钟琰说得有理。

人已经入了宫,后悔也迟了。这时候说不去了,等于打天子、皇后的脸。以天子那小心眼,肯定要报复。特殊时期,还是不要造次的好。

王浑还想问问宫里的事,钟琰却推说太累了,想洗澡休息。

虽说门户不够高,她也是从小有人侍候的,从来没侍候过别人。在宫里这几天,她着实累坏了。不仅身体累,心理也累,被天子打击得几天都没恢复过来。

见此情景,王浑也办法,只得暂且放下。

第二天一早,钟琰就回了钟家,将宫里打听到的消息转告给父母和兄长。

从各种迹象来看,天子重兵事,对北军尤其看重。钟珪在北军大有前途,值得好好干。

知道钟琰入宫的人不少,想从她这儿探听些消息的人更多。整整一天,钟琰都没闲着,直到傍晚,带着疲惫和兴奋回到宫里,才想起疏忽了丈夫王浑,忘了尽妻子的义务。

没多久,她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皇后甄瑜告诉她一件事,天子收到了王昶的上书,正在昭阳殿与相关人员讨论,可能会很晚,她们要准备夜宵。

如今后宫嫔妃争宠很厉害,甄瑜也不能免俗。

钟琰听了,心生一计,提了个建议。

不仅要准备夜宵,还可以派人送到昭阳殿去。

皇后母仪天下,虽然不能干政,却可以体现对天子的体贴,对大臣的感激。

在民间,类似的事情是主妇份内之职,也是体现主妇身份的好机会。在宫里,这就是皇后才有的特权,其他嫔妃想学都没资格。

甄瑜觉得可行,立刻吩咐人准备。

晚饭后,见天子一直没回来,甄瑜就派钟琰带着人,提着食盒,去了昭阳殿。

——

曹芳正与王凌、王基等人讨论王昶的奏疏,听说皇后派人来送点心,多少有些意外。

王凌反应很快,猜到很可能是钟琰的建议,抚着胡须,一脸欣慰地说道:“皇后不愧是陛下的贤内助,不仅陛下得到了贴心照料,臣等也跟着有口福。”

钟会也反应过来,立刻附和。

王基觉得不妥,可是看看曹芳的脸色,又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毕竟皇后只是派人送点心,表达关心,并没有刻意打探消息的意思。且天子年少,与皇后感情和睦,后宫安定,对朝政稳定也有好处。

就算有什么不妥,找个机会私下里进谏就是了,没必要当众扫兴。

曹芳让人传诏,一会儿功夫,钟琰带着两个宫女,提着食盒走了进来。见案上铺满了简牍、文书,一旁还挂着几幅大地图,其中就包括荆襄地形,心中暗喜。

猜得不错的话,这应该是为伐吴做准备。

天子对王昶的上书如此重视,召集这么多人讨论,王昶父子的危机暂时算是过去了。

等钟琰等人退出朝堂,曹芳对钟会说道:“颍川钟氏出人才,不仅有士季这样的青年才俊,连女子都见识不凡。”

钟会心中欢喜,连忙谦虚了几句。

曹芳又对王凌说道:“常言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如今关东也出了不少将才,关西也应该多出一些相才。文武兼备,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陛下说的是,老臣也是这么认为的。”王凌附和道。

曹芳点点头。“没错,王公的几个子弟都是全才。”他若有所思,拍了拍膝盖,随口说道:“你们说,是投笔从戎难,还是铸剑为犁难?”

大家正吃着点心,没谈正事,也乐得说说闲话,放松一下紧张的思维。

王凌官职最高,年纪最长,当仁不让。“老臣以为投笔从戎更难。军中辛苦,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更别说当初班超远征万里,三十六骑平定西域,有几个书生能做得到?”

话音未落,王基就反驳道:“王公此言,基不敢苟同。班超三十六骑定西域乃惊世之功,又岂止书生做不到,历数有汉四百年的名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不过卫、霍和赵充国而已。以此标准要求书生,和要求武人读书读成大儒一样,未免强人所难。”

王凌被曾经的故吏当面反驳,脸上有些挂不住。“伯舆此言,我也不敢苟同。以名将而成大儒的可不少,凉州三明中的皇甫规、张奂的学问,可不比大儒差。只不过儒者抱有成见,鄙视武人,不愿正视而已。若说如班超的名将不多,能如皇甫规、张奂的儒者又有几人?”

见王凌、王基杠起来了,曹芳有些哭笑不得。

一个年近八十,一个正好六十,还曾经是上下级的故旧,这么吵真是合适吗?

也不知道他们是仗着自己年纪大,资历老,御前放肆,还是两人的年纪都足够大,还保留着汉末遗风,一言不合就开杠。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