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69章 姜还是老的辣

霸魏 第169章 姜还是老的辣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走到五兵尚书公廨门口,郭淮就听到里面有人说话,其中一个声音很熟悉,是王凌的儿子王明山。

郭淮的心情有些复杂。

王明山是他的晚辈,一直以来,王明山兄弟都很尊敬他。可是这一次,他出狱之后,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态度有所不同,礼节依然周到,却少了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次出任五兵尚书,直接推荐人是王凌,最初提议的却是王明山。

征战一生,最后还要一个晚辈为自己筹划引荐,简直是耻辱。

有那么一刹,他很想扭头就走,回家养老就回家养老。太原郭氏也有几亩薄田,足够他悠游岁月。

只是这样的念头注定只能一闪而过。

他可以养老,儿子怎么办,孙子怎么办?

背着父辈的骂名,郭统兄弟在朝堂内外都很难立足,很可能一辈子都沉沦下僚。

郭淮在心里一声长叹,一声轻咳,走进了院门。

门口说话的声音停住,有人探身出来看了一眼,上下打量了郭淮两眼。

“足下是?”

“五兵尚书,太原郭淮。”

那人吃了一惊,立刻向里大声说道:“诸君噤声,新任尚书来了。”随即侧身示礼,请郭淮进门。

郭淮进了门,绕过影壁,看到了刚才说话的人,其中果然有王明山。

王明山没有上前与郭淮搭话,却给郭淮递了一个眼色,笑容有些无奈。

其他人也已经听到了郭淮的声音,纷纷起身,围了过来。只有一个年轻人坐在角落里,低头沉思,一言不发。

“中兵尚书郎,河东徐霸,见过尚书。”

“都兵尚书郎,河间张威,见过尚书。”

“别兵尚书郎,颍川郭深,见过尚书。”

“……”

“……”

王明山也走了过来,与郭淮见礼。

那个年轻人依旧坐着不动,郭深走过去,推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眼,起身走了过来,微微一笑。

“军情尚书郎,河东毋丘甸,见过郭尚书。”

郭淮虽在边疆,却对朝中事务并不陌生。之前也听王明山说过五兵尚书的事,知道天子对五兵尚书寄予厚望,除了原有的五兵之外,还新设了军情尚书郎数人,专门收集整理军事情报。

毋丘甸就是其中之一。

郭淮初来乍到,不想多问,与众人点点头,就准备登堂治事。

毋丘甸跟了过来,挤到郭淮身边。“尚书来之前,我等正在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

“我们想提请天子,更禁中三台为三省。”

郭淮停住脚步,转头打量了毋丘甸一眼,眼中有寒芒闪现。

刹那间,毋丘甸感觉到了杀气,后脖颈的汗毛根根竖起,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郭淮看得清楚,不屑地一笑,收回目光,径自登堂。

毋丘甸吸了一口气,跟了过来,再次拱手。“尚书以为如何?”

郭淮头也不抬。“设官列职,是朝廷大臣的事,岂是尔等小吏可以置喙的。有这闲情,还是做好你们份内的事,为天子分忧,而不是添乱。”

毋丘甸盯着郭淮看了一会,无声地笑了。“尚书说得对,做人为官,都本分一点好。忝为军情呇书郎,正好有一些事想请教郭尚书。”

毋丘甸转身进了一侧的资料室,从架上取下一只青囊,来到郭淮面前。

“这是正始八年的陇西、南安诸郡的羌人叛乱,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但还是有些细节不太清楚。尚书是亲历者,能否为我等解惑?”

郭淮脸色不变,淡淡地说道:“此战结束之后,我有战报上奏,说得很详细。你有曾读过?”

“尚书的战报的确说细,但是我仔细研读之后,还是有三处不解。”

“说。”

“其一,尚书为雍州刺史,主持陇右多年,熟知羌胡事,号为神明。那这次羌人作乱,尚书事前可曾收到消息?如果收到了消息,是否设法化解,又是否通报其他将领,让他们早做准备?”

郭淮笑笑。“你知道陇右有多少部落?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么样?”

“正要请教尚书。”

“陇右大河千里,群山万重,羌胡部落逐水草而居,行踪不定。且羌胡无信义可言,有利则服,无利则叛,相互之间尚且攻杀不休,何况是与大魏?再者,他们被逆蜀诱使生乱,又岂是我能打听得到的。”

郭淮笑笑。“至于神明之说,羌胡无知之言,你还是不要信的好。”

毋丘甸也笑了。“我也觉得羌胡的称号不值一提,想当初,他们还称马超为天将军呢。”

郭淮面色微变,眼角抽了抽。

毋丘甸太过分了,这是将他和马超相提并论啊。

王明山看得仔细,正准备上前打岔,却被张威、徐霸一左一右拦住。

王明山很诧异。

他知道张威是张合的儿子,因张合之死,恨司马懿入骨,迁怒郭淮情有可由。但徐晃与郭淮素无瓜葛,徐霸作为徐晃的孙子,也对郭淮不满,这就有些奇怪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君,这是军里的规矩,郭尚书能理解的。”徐霸轻声说道。

王明山不明就里。

他虽然在军中多年,却有父亲王凌护着,军中的陋习是没人敢对他施展的,他也未必有机会见识。

难道这也是?

说来也是,五兵尚书主兵,负责的事务大多与军中有关,所以天子增补进来的都是功臣、名将子弟,有些惯例不用明说,自有默契。

王明山看向郭淮。

郭淮已经恢复了平静,挥挥手,示意王明山不用管。

如果连这几个后生都镇不住,这三十年戎马生涯真是白干了。

“令尊是征东将军毋丘仲恭?”

“是。”

“令祖是故武威太守、高阳乡公毋丘公?”

“是。”

“既是名臣之后,想必知道令祖平叛封侯的故事?”

“祖宗功业,自然要铭记在心。”

“那你知道正始八年的叛乱中,就有令祖曾经降服的羌人首领蛾遮塞吗?”

毋丘甸微怔,犹豫了片刻。“武威、张掖一带的羌人跑到了陇西,还参与了叛乱?”

郭淮嘴角轻挑。“看来你这军情收集得还不够多。羌胡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陇右还有从辽东迁移去的鲜卑人呢,从武威、张掖迁移到陇西又有什么奇怪的。”

他抬起眼皮,瞥了毋丘甸一眼。“天子增五兵尚书之权,又增补青年才俊,是着眼将来,期望十余年后,你们能独当一面,驱逐四夷,开疆拓土,而不是让你们盯着自己人。”

毋丘甸也笑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真是自己人,也不怕我们盯着。就怕是冒充自己人的人,不能不防。尚书,你说呢?”

郭淮一声轻叹。“毋丘君,你是军情尚书郎,不是校事郎。你这么做,就不怕为天子招谤吗?”

毋丘甸一愣,顿时有些尴尬。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