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183章 确定目标

霸魏 第183章 确定目标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君臣二人越说越投机,蒋济除了详细解说淮南、庐江的地形,还为曹芳分析了孙权屡次进攻合肥的经历。

建安十三年,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

那一战是孙权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当时荆州新败,周瑜还在猛攻江陵,孙权不去增援周瑜,反而集结重兵,进攻合肥,的确有些出人意料。

如果不是扬州刺史刘馥准备充分,或许孙权就偷袭得手了。

一旦孙权占据了合肥,天下形势将因此而变。太祖要么全力来争合肥,要么迁都邺城,兖豫青徐四州不是变成战场,就是被孙权攻占,双方的实力对比绝不会有现在这么明显。

由此也可以想见,如果建安五年,孙策趁太祖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之际袭取合肥甚至寿春,形势会有多危急。

曹芳也非常感慨。“太祖创业艰难,后人岂能不铭记在心。刘元颖(刘馥)守合肥,陈忠侯(曹仁)一守江陵,再守樊城,挽大厦于将倾,都是国之元勋。将来绘功臣图像,当有刘元颖。”

蒋济心中欢喜。

当年能守住合肥,刘馥固然是首功,但他作为别驾,用计吓退孙权,也是有功之臣。

天子不忘刘馥,要为刘馥绘图纪念,就不会亏待他。

他的身后名也保住了。

曹芳叹息了一番,又问道:“刘元颖后人何在?”

“镇北将军刘靖就是刘元颖子,历任地方,有刘元颖之风。”蒋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也因为如此,他与上司关系不是很默契,连年品评都不佳。”

曹芳有些意外。“蒋公说的是征北将军程喜么?”

蒋济点点头,却没有多说。

曹芳捻了捻手指,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里记下了程喜这个名字。

他之前就听人说过,程喜是先帝东宫旧臣,后来官路亨通。此人能力有限,却妒贤嫉能,曾经中伤过名将田豫。

如果这些指控都属实,那他就不能留在征北将军任上了。

前有田豫,后有牵嘉、牵弘,北疆的形势其实不太稳,不能再出纰漏。

但程喜是先帝东宫旧臣,处理起来不能不慎重。

这可是他的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蒋济人老成精,知道适可而止,随即将话题拉了回来,着重于分析孙权几次进攻合肥的得失。

总结起来一句话:成于水师,也败于水师。

江东缺马,又依赖长江等水道运输,故而严重依赖水师。但水师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只能沿着固定的路线前进,不能轻易改变。

除此之外,水师作战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规模有限,难以实现大兵团作战。像数千步骑配合这种战法,水师很难实现。

二是流寇作风明显。利则上岸作战,不利则洗脚上船,易得也易失。

当初吕蒙筑濡须坞,就有不少人反对。

但实际证明,濡须坞意义重大。

如今诸葛恪重修东兴堤,某种意义上和吕蒙当初筑濡须坞一样,有着改变吴军作战风格的可能。如果不能挫败其谋,淮南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当吴军能够长期驻扎在东兴堤,合肥新城就时刻处于威胁之下,再也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曹芳说道:“这是否也说明,孙权还是希望能在他死之前,真正控制淮南?”

“理当如此。”蒋济说道:“如若不然,吴国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那就好。”曹芳笑了,眼神凌厉。

——

与蒋济一席长谈后,曹芳再次召集相关人员军议时,提出了这次亲征的整体规划。

利用孙权的求胜心理,打一场大仗。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曹芳整个战役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目标。

第一阶段,以合肥新城的攻防为主。

采用示弱的战术,诱使诸葛恪来攻城。依托合肥城,大量杀伤吴军,挫败吴军。

这一阶段的战斗主要由扬州刺史诸葛诞负责。

第二阶段,以东兴堤的攻防为主。

不管诸葛恪是否来攻,我军都将在三个月后发起攻击,力图夺取东兴堤,将战线前移,使东兴堤成为阻止吴军进犯的要塞。

这一阶段的战斗主要由征东将军毋丘俭负责,扬州刺史诸葛诞部协助作战,中军掠阵,并提供侧翼掩护。

在必要的时候,中军会加入战斗,但主要是增援征东将军部,以免出现重大伤亡。

如果前两个阶段的目标顺利实现,第三阶段则主动反击,包抄吴军后路,争取取得更大战果,包括但不限于夺取濡须坞。

考虑到第二阶段战役的不可控因素太多,这一阶段的作战有极大的调整空间,需要动用的人马也更多。可能需要中军直接参战,并承担一定分量的作战任务。

如果能一战重创江东主力,当然更好。

退一步讲,也要打残诸葛恪,让孙权陷入无人可用的局面,为其死后的吴国陷入内乱创造条件。

因此,除了命令征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诸葛诞诱敌深入,咬住诸葛诞之外,还要提前组建一支能够快速机动,又有相当战斗力的精锐,做好抄孙权后路的准备。考虑到地形,这支精锐会以骑兵为主,熟悉地形,而且勇猛善战。

第三阶段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精锐能否实现预定的战术目标。所以,这支精锐的数量既不能少——少了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太多——多了会惊动吴军,突然性不足,被迫与兵力占优的吴军正面作战。

风险很大,所以要精挑细选,从将领到士卒,再到武器装备,都要提前准备。

这一点,离不开太尉王凌的支持。

王凌坐镇寿春,都督扬州军事多年,现在虽然已经回朝任太尉,在扬州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要执行这种奔袭敌后的战术,自然需要熟悉地形的本地驻军,能够当此重任的自然是王凌旧部。

曹芳决定,传诏太尉王凌,让他推荐合适的统兵人选。

虽然这个消息还局限在小范围内,并没有公开,却引起了郭淮的故意。

他本人就在这个小范围内。

他看中了长途奔袭,抄孙权后路的任务。

经过几次会议,他非常清楚,天子并不真的信任他,包括任命为他五兵尚书都是为了大局考虑,给王凌父子面子。在五兵尚书任上做出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想重新成为方面大将,只有别领一部。

当初王凌就劝他到扬州就任,将功赎罪,只是那时他还不服气,拒绝了这个建议。

现在这个机会又出现了,不由得他不心动。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