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203章 第二阶段

霸魏 第203章 第二阶段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捷报传到行在,曹芳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

诸葛恪攻城受挫,孙权会不会放弃既定的计划,主动撤军?

诸葛诞、郭淮在城内筑城,杀伤、俘虏吴军近万人,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战绩,却伤不了孙权筋骨。如果孙权就此撤退,他肯定不满意。

在这一点上,蒋济和钟会有不同的意见。

蒋济说,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孙权做事冲动,却能审时度势。一旦攻城不利,就会主动撤退,以免更大的损失。

而且孙权不怎么在乎面子,不会因为虚名而冒险。

所以,他认为孙权会撤退。

钟会表示反对,他的观点与蒋济正好相反。

他认为,且不说孙权会不会主动撤退,就诸葛恪而言,都不会轻易从合肥撤军。

纵观诸葛恪这一生,一直被人质疑,但他都凭着自己的坚韧挺了过来。这一次遭受挫败,他如果就这么退了,以后就不会再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他会和以前一样,咬牙挺住,证明自己。

至于孙权,他也不是年轻时候的孙权,甚至不是十多年前的孙权。

如今的他风烛残年,无路可退。

本来用诸葛恪就是想压制江东世家,保持平衡。如今诸葛恪受挫,不能担任辅政大臣,他只能向江东世家全面让步,承认自己之前的做法都是错的。

孙权是不怎么在乎面子,但那是对外。

对内,他却是一个非常在乎面子的人。

想想虞翻和张昭。

这两人都是孙策时代的老臣,对孙氏在江东立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因为性格刚正,多次在公开场合顶撞孙权,一个被贬谪南海,一个闹得满城风雨,最后郁郁而终。

从之前收到的战报来看,江东籍将领有明显的怠战行为,出工不出力。诸葛恪不会吃这个亏,孙权也不会坐视不管,让江东人得逞。

所以,孙权不太可能就此放弃,他一定会坚持,逼着江东世家出力,希望能挽回败局,至少要给诸葛恪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最后,钟会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身为天子,当有容人之量,记功忘过,才能包容并蓄。

刘备也好,孙权也罢,都没有这样的度量,所以他们注定了只能趁一时之乱,割据一方,而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天子。

只有大魏能统一天下,只有天子能为天下之主。

蒋济抚着胡须,半天没说话,最后叹了一口气。

“钟太傅后继有人。”

对钟会的旁敲侧击,曹芳听得懂,却没说破。

有些事情不需要搞得太明白,心里有数就行了。

就事论事,他更倾向于钟会的建议,觉得孙权、诸葛恪不会轻易放弃。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由不得孙权、诸葛恪轻易放弃了。

区别只在于他们会有何种方式坚持,是继续进攻合肥城,还是退守东兴堤?

前者是他喜闻乐见的,后者则要困难得多。

要跨过巢湖去进攻东兴堤,对阵拥有水军优势的吴军,魏军面临的压力很大。

——

两天后,曹芳收到了进一步的消息。

在合肥城下僵持了两天后,诸葛恪正在撤离合肥,将退往东兴堤,与孙权会合,有再战之意。

按照计划,对吴作战进入第二阶段。

考虑到进攻东兴堤的难度,毋丘俭提议,将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方案同时进行,即东兴堤战场以牵制为主,派主力奔袭孙权后方,比如羡溪,或濡须口,逼孙权放弃东兴堤。

曹芳毫不犹豫的否决了毋丘俭的提议。

这样的方案不能说不合理,曹仁就曾经用过奔袭羡溪的战术,但效果不好。

羡溪在江北,但背靠长江,就算能夺取羡溪,吴军也不过是暂时撤退而已。等魏军主力撤离,他们就会卷土重来,迟早会重新夺回去。

曹仁奔袭羡溪也只是诱敌分兵之计,主要目的还是濡须口。

进攻濡须口的方案看似可行,实则难度同样不小。

一是孙权两次增筑濡须口,已经将濡须口由一个坞变成了一座城,防守能力大大增加。只要有数千人守城,魏军就很难攻克。

二是孙权的主力在东兴堤,随时可能再攻合肥城,他不可能分兵去取濡须口。

曹芳与蒋济、钟会等人反复商量后,决定按事先商量的方案办。

与此同时,他将之前没有明确的第三阶段作战方案通报给毋丘俭,以免各行其事,偏离主线。

很快,毋丘俭回复,他将按照诏书,率部赶往东兴堤,做出强攻东兴堤的姿态。

曹芳也很快起程,率部赶往巢湖北岸的合肥旧城。

魏军也有水师,完全可以直逼东兴堤,与毋丘俭水陆配合,展开对东兴堤的强攻。

但曹芳决定示弱,将水师留在合肥城下,等孙权来攻,或者坐等孙权主动撤退。

这有点像当初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战法,坚壁深垒,拒不接战,看谁熬得过谁。

他身后有淮北的千里屯田,可以就近补给钱粮,消耗有限。孙权要想获得辎重,却只能从江南转运。就算水运的成本低,也不如曹芳就地取食来得方便。

他要熬得孙权撑不住,被迫撤退,然后再主动进攻庐江,逼孙权去救。

总而言之,主动权不能放。

到达合肥新城后,诸葛诞、郭淮出城接驾。

曹芳登城,巡视了战场,尤其是城内的工事,非常满意,着实夸了王浑、王明山几句。

这些战术都是北军想出来的,经过小规模的演练,但真正用在战场上,这是第一次。

虽说细节还有商榷之处,整体而言,还是很成功的。

王明山谦虚了几句,王浑却有些不自在。

这个计划几乎是王明山提出来的,他并没起什么作用。可是很多人都以为他和王明山一样,熟悉这些战术,也是这些战术的倡议者。在取得大捷后,经常将他与王明山相提并论。

出于面子问题,他没有解释,含糊地接受了。

可是在天子面前,他不能如此坦然。

天子知道他是散骑侍郎,与北军的关系并不密切,如此夸他,可能是受了诸葛诞的战报影响。这要是不解释清楚,算不算欺君?

当初天子可是咬住司马懿情急之下的欺君之罪不松口,逼得司马懿伏诛。

谁知道他现在是不是故意挖坑?

他很想找个适当的机会,向天子做出说明,既显得自己谦虚,又不落下把柄。

但曹芳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诸葛诞说话,他根本插不上话。

诸葛诞久在扬州,这算是与曹芳第一次见面。儿子诸葛靓做了童子郎,又参与了武器研制,算是天子心腹,自己又刚刚立了大功,诸葛诞心情轻松了许多,与曹芳谈得很投机。

就连曹芳问他大战时的心态,他都很坦然的说了。

当时很紧张,所以下令反击时有些着急了。如果能沉住气,说不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

然后,他着重夸奖了郭淮、王明山的战斗力。

四百多甲骑在城墙上突击,不仅打断了吴军的进攻,还大大提振了士气。对城下的反击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曹芳听完,顺势问了一个问题:既然你们合作愉快,那奔袭庐江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如何?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