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233章 逃跑可耻,但有用

霸魏 第233章 逃跑可耻,但有用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诸葛恪放弃东兴堤,全军撤往羡溪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们陷入了思维误区,都以为诸葛恪立功心切,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负隅顽抗,从来没想到诸葛恪会见势不妙,连东兴堤都不要了,直接溜之大吉。

接到韩综的消息时,曹芳整个人都傻了。

没想到诸葛恪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逃跑,真是丢尽了诸葛氏的脸。

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得不承认诸葛恪的选择虽然丢脸,却非常有用。

东兴堤本来就不是吴国的疆域,丢了也就丢了。可是那七八千人却是诸葛恪本人的立身之本,一旦丢了,就算他守住了东兴堤,他说话的声音也不会响。

吴国实行世兵制,手里的部曲就是实力。

逍遥津之战,凌统打光了部曲,虽有救驾之功,孙权不仅给他补足了兵,而且多了一倍,却还是没能恢复元气。

兵可以补,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却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补回来。

没有忠心又能打的基层军官,兵力再多也没用。

理解了诸葛恪的思维逻辑,曹芳给自己上了一课,也更坚定了要改革兵制的决心。

魏国的士家制虽然不像吴国的世兵制那么变态,却也不利于士兵的积极性发挥。

事已至此,曹芳也只能面对现实,下令进军东兴堤,抓紧时间清障,准备增援濡须坞。

蒋济及时劝阻。

他说,孙权兵败皖城,诸葛恪不战而走,吴国此次来犯已经全面失败,陛下亲征的目标已经达成,是否夺取濡须坞并不重要,完全可以交给征东将军处理。

陛下应该考虑的是趁此机会,将战线由淮水一线推到江边。

为此,需要将淮水两岸的屯田推广在淮南、庐江、安丰等郡,恢复对淮南的实际控制。

在此之前,淮南已经成为无人区很久了。

没有百姓耕种,大量的良田荒废,前线将士所需的物资全部要从后方运来,消耗太大。

以前是没能力,不得不放弃。现在形势逆转,可以重新考虑了。

曹芳觉得有理,随即与众人商议。

王濬提出建议,就此机会,在淮南、庐江、安丰三郡实行军屯,并招募逃到江南的百姓返乡。

从收到的消息来看,吴国这些年连年征战,赋税很重,逃到江东的中原百姓生活得也不好。如果朝廷能给予一定的赋税减免,应该会有很多人愿意回家。

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削弱吴国的作用。

吴军中有很多士卒都是逃到江东中原百姓。他们背井离乡,没有土地,只能当兵吃粮。

曹芳觉得可行,随即下诏,对正在征发的青州、徐州、兖州三州士卒进行挑选,愿意到淮南、庐江、安丰三郡军屯的再来,不愿意的留在原地不动。

愿意来军屯的,朝廷给予优待。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五年以后脱离士籍,成为普通百姓。

简而言之,不用终生强制服兵役了。

士家之所以是士家,就是因为世代以从军为业,平时耕地,战时从军,保证了朝廷有稳定的兵源。

但缺限也是很明显的。

士家单独有士籍,男子生下来就必须当兵,女子也只能嫁给士兵,不能从事其他职业,不能与其他百姓通婚。

换句话说,士家除了当兵,没有其他出路。

这是非常痛苦的。

曹芳将这些人脱离士籍,就是解开了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枷锁,诱惑力极大。

又因为是特殊情况,并不具备普通性,对整个制度的冲击力也有限,不至于对兵源影响太大。

当然,取消士籍,不代表就不用当兵了。

只是说,他们不用再当一辈子兵,低人一等,和平时期可以像普通百姓一样生活,只在战事紧张时上阵,立功后也可以正常受赏,毋须受到各种限制。

为了表示尊重,曹芳将这道诏书抄送太尉府。

数日后,曹兴、夏侯绩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控制了东兴堤,并疏通了水道。

曹芳随即起程,乘楼船,横穿巢湖,来到东兴堤。

曹兴、夏侯绩以及韩综到码头迎接。

曹兴很遗憾。他们收到诸葛恪逃跑的消息时已经迟了,骑兵数量又有限,没能及时追击,等于白辛苦了两个多月,什么像样的战功也没有。

韩综敢怒不敢言。

曹兴虽然没提他的名字,但指责的对象就是他。

他们说他阻击不力,让东兴堤里的吴军轻松撤退,又没有及时通报消息,是罪魁祸首,理当严惩。

这摆明了就是嫌弃他是个降将,拿他出气。

他就两千多人,能挡住诸葛恪、全端七八千人的夹击?

东兴堤还没拿下,他怎么给他们送消息?

曹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说什么。

登上东兴堤,查看了东兴堤的形势之后,曹芳叫来了曹兴、夏侯绩,让他们率部增援毋丘俭,准备强攻濡须坞,彻底拔掉孙权在江北最重要的堡垒。

曹芳让曹纂率领水师配合他们,并运输各种物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夺取了东兴堤,水路畅通,为后勤辎重的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曹兴、夏侯绩正中下怀,开开心心的领命而去。

安排走了曹兴、夏侯绩后,曹芳叫来了韩综,表示要兑现诺言,给出了几个有缺的郡,让韩综自己选一个去做太守。

韩综仔细看了看,觉得曹芳很有诚意,这几个郡虽然有大有小,有远有近,却有一个共同点,都远离吴境。

经过认真权衡后,韩综选择了非常偏的带方。

带方在辽东之外,原本被高句丽控制。毋丘俭平定高句丽之后,才将这片土地收归大魏。

带方地方不大,户口也不算多,但远离吴国,也远离中原,孤悬海外,形同割据。

因此,他可以带走所有的部曲。

脱离了前线,就要按魏国的兵制处理,韩综只能拥有数量有限的私兵,不能再像东吴那样拥有几千人。只有去了带方这种偏僻之地,曹芳才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话不能说得这么直接。

“臣本幽州人,想回本州,守护祖宗坟茔。”

曹芳笑笑,没有戳破他。

韩当是辽西人,与带方隔着辽东郡呢,回不回本州也没啥区别。韩综本人更是出生在江东,对幽州没什么概念。

再说了,韩氏又不是什么大姓,哪来的祖宗坟茔。

他只是累了,想找个地方躺平,顺便满足他那好色的本性。

三韩的女奴身材高挑,皮肤白晳,在中原颇受欢迎。

“将军随时可以赴任。不过朕还是建议将军稍微等一等,待朕击破孙权,夺回濡须坞,将军再沿江而下,振旅过建业。”

曹芳笑笑,又道:“之前军务繁忙,没时间向将军讨教。现在有时间了,朕想听将军说说江东的形势。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韩综喜出望外,拱手应道:“敢不从命。”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