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252章 高下立判

霸魏 第252章 高下立判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朱据退出后,孙和独坐了片刻,询问孙弘的意见。

朱据在的时候,孙弘一直没说话,但是从他的神情,孙和知道他并不赞同朱据的意见。

不出所料,孙弘一开口就说道:“丞相身为首辅,掌内外军政。如今正是濡须得失之际,岂能退守建业,却将濡须交给卫将军?臣以为不妥。”

“依孙君之见呢?”

“殿下继位,正名分,然后由丞相亲自守濡须,殿下奉先帝梓宫回建业。有臣与卫将军辅佐内外,谅来不会有什么意外。”

孙和眉头紧皱。

他对孙弘不是很放心。

孙弘有才,但人品不太好,不能服众。孙峻又是武夫,不谙朝政。如果将朱据留在濡须,诸葛恪在羡溪,则他只能依赖孙弘处理政务,肯定不会顺利。

“卫将军虽然年轻,却也英武过人,且濡须坚固,能有什么危险?就算不济,再增兵就是了……”

孙弘断然否决。“殿下,万万不可。”

孙和惊讶地看着孙弘,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激动,竟然打断了他的话。

孙弘苦笑,拱手再拜。“殿下,比起来攻濡须的魏军,大吴真正的忧患是世家。卫将军虽是宗室,又比陆抗年长,却未必能像陆抗一样指挥两万大军。现在还能令行禁止,是因为他统领的是禁军。殿下退守建业,禁军自然要随驾。殿下给他增兵也只能是外兵,殿下觉得卫将军能指挥那些将领吗?”

孙和犹豫起来。

不得不承认,孙弘的分析有道理。

别看孙峻是宗室,又是辅政大臣,但诸将真未必会听他的。

吴国实行世兵制,诸将的部属都是私人供养的,食邑、土地越多,实力越强。这也注定了真正的精锐都在世家手中,出身寒门的将领话语权有限。

江东世家自然以四姓为首,谁会把孙峻放在眼里。

能听孙峻指挥的,除了他个人的部曲,就只有忠心皇室的禁军。

所以先帝只让他指挥禁军,保护天子,而不是让他指挥外军作战。

“那留陆抗守濡须呢?”

“殿下不怕世家以殿下为筹码,与魏主媾和吗?”孙和冷笑道:“司马懿政变时,魏国世家无动于衷,坐观成败,可就是不久前的事。再者,庐江在侧,殿下忘了陆康的事,陆抗却不会忘。”

孙和后背一阵发凉,半晌没说话。

——

朱据出了御营,改乘小船,来到自己的座舰上。

管辂正站在飞庐上,远眺数百步外的孙和座舰。

朱据笑了笑。“管君想看我大吴新君么?这可有点远啊,怕是看不清楚。”

管辂转身看看朱据,笑了。“亡国之君,不看也罢。”

朱据沉下了脸。“管君为客,口出恶言,怕是不合适吧。”

“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管辂伸手一指。“如果我算得不错,你们的新君已经二十有六了吧?”

朱据撇了撇嘴。“这个好像不是什么秘密,不用算。”

“的确不用算,那你知道我大魏的天子多大么?”

朱据神情微变,有点明白了管辂的意思,伸手拍了拍栏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曹芳十九岁,刚刚除掉了两个辅政大臣。

孙和二十六岁,却还要辅政大臣出谋划策,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这几天连舱门都没出,更别说到军前巡视,振奋士气了。

或许孙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一直不肯接受孙和。最后迫不得已,又给孙和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

就算不提两国的国力差距,仅两个君主进行比较,也是高下立判。

魏国实力强,君主英武,大吴哪有侥幸可言。

不用管辂算,普通人也知道是什么结果。

“蒙朱君款待,我已经叨扰了几天。既然你们君臣欲效田横之举,我留在这儿也没意思,就此别过。”管辂拱拱手,向朱据告别。

朱据回过神来,连忙说道:“管君何必着急,再住几日无妨。”

管辂虽然没见到孙和,但他是不世出的术数奇才,很可能看出了不少蛛丝马迹,朱据可不敢让他现在离开。

管辂嘴角挑起一丝笑意。“那我写封书信回去,报个平安,行么?”

朱据明知管辂会传递消息回去,也不好阻拦,只得点头答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阻止对方的使者写信同样不合礼仪。

“还有,我想见见陆抗,和他探讨一下陆绩的遗着,可否?”

朱据心中一动,立刻点头答应。

如果吴国避免不了亡国的命运,他希望请管辂看一下吴四姓的前程。陆抗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很可能是吴四姓在未来几十年的领袖,他的前程就代表了吴四姓的上限。

——

“陛下,管辂有消息来了。”张华拿着公文,匆匆登堂,来到曹芳面前。

曹芳放下手里的笔,用布擦了擦手上的墨。

“说些什么?”

“吴国君臣方寸已乱,崩溃在即。”张华喜滋洋的将管辂的书信送到曹芳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曹芳却没有接,起身走了两步,若有所思。

毋丘俭打得不错,顶住了陆抗的进攻,而且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战损比。

可是正因为这战损比太漂亮了,陆抗很快就放弃了进攻。在尝试偷袭皖城不成后,吴军主力退守建业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

十万大军需要的钱粮太惊人,他们支撑不住。

既然无法主动击退毋丘俭,不如撤走主力,留下足够的兵力固守濡须坞。

攻守易势,消耗相差悬殊。仅是伤亡比而言,就有十多倍的差距。

通常来说,防守方的损失只有进攻方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

按常理计,有濡须坞为倚仗,两万人坚守濡须坞,毋丘俭就很难攻克。

就算考虑到魏军的抛石机和连弩杀伤力更强,也无法完全弥补攻守双方的差距,只能减少一些伤亡而已。

有这样的基本认识,吴军选择撤兵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

那方寸已乱,崩溃在即,又是怎么回事?

管辂真用他的相术看出了什么问题?

“茂先,在收到管辂的消息之前,你觉得吴国君臣有可能崩溃吗?”

张华也是天天参与御前会议的人,几乎了解所有的争论和不同的观点。在这方面,他没有钟会那么乐观,一直觉得吴国进攻不足,退守有余,不太可能出现全面崩溃的现象。

张华笑笑,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书信。

“陛下,臣之前的确没想到形势会发展得这么快。这管辂不愧是精通易经术数的名家,能见微知着。中护军如此笃定,恐怕也与他精通易经分不开。”

曹芳一愣。

这和易经有什么关系?你搞错重点了吧。

“陛下,易为六经之首,自有玄妙之处。臣虽自诩好学,也曾研究易经,只是未得明师指点,至少未窥堂奥。”张华感慨地叹息道:“这次等管辂回来,臣一定要厚颜请教才行。要不然,终止一生,也不过是一个不谙大道的文士。”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