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273章 天道与人道

霸魏 第273章 天道与人道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古今中外,但凡对学术有一点追求的人,都对终极理论充满渴望,希望能找到一以贯之的真理、大道,以证明世界是和谐的,可以理解的。

王广、钟会也不例外。

别看他们对才性的离合持不同观点,本质上,他们都是追求更深层的理论。

只是就事论事,永远也论不出结果。

所以曹芳另辟蹊径,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以天道演人道。

人的社会是怎么来的?国家因何而存在?

一言以蔽之,自然演化。人越多,国力越强,生存的机会越多。

以颍川而论,战国时属韩,天生的百战之地。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赵,东有魏,几乎没有几年太平的时候。等秦统一天下,汉以继之,颍川才成为天下名郡。

正如星尘会聚在一起,成为星辰,甚至会成为发光的太阳一样,人为了生存,也会自发的聚在一起,互相磨砺,生热发光,照亮世界。

“就像士季父子一样。”曹芳随口夸了钟会一句。

钟会正听得入神,忽然被曹芳夸,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刚准备谦虚几句,随即又意识到不对,连忙说道:“臣就是陛下身边的星尘,自己发不了光,只能借陛下的光芒自炫。”

“哈哈哈……”曹芳哈哈大笑,伸手指指钟会,没有再说什么。

钟会却吓出一身冷汗,险些说错了话,落下把柄。

王广沉吟道:“华夏之中在京师,颍川居京师之腋,所以多出人才,倒也和近日之星更为明亮有些相似。陛下由天道而人道,自出机杼,视角新奇,有独到之处。”

“这只是一些粗略的想法,能不能成立,还要看能否解释更多的现象,是否经得起观测的考验。”曹芳浅浅的呷了一口酒,看向呼呼大睡的管辂。“你们觉得他去太史署如何?”

“管辂精通易数,又擅长术数、推演,到太史署任职自然合适。只是太史掌历法、星象,若有吉凶,为人主示警。突然引入新说,只怕莫衷一是,人心混乱。”

曹芳举手轻摇。

“天也好,人也罢,都是遵道而行。只要你我君臣以道治国,就算天有异象,又有何惧?我说过,有问题未必是坏事,或许正是突破既有藩篱的机会。”

王广顺势问了一个早就想问的问题。“陛下以为天人之间有感应否?”

“当然有。”曹芳不假思索,随即又道:“但我觉得,不太可能是董仲舒说的那样。”

“陛下以为是什么样?”

曹芳想了想,再次看向钟会。“或许就像星尘虽然也有可能成为太阳,却未必一定会成为太阳一样。人人皆可为圣贤,但又有几个成为圣贤?天道远,人道近,天与人之间的感应想必不如人与人之间的感应更强烈。”

不等王广回答,曹芳开了个玩笑。“你在此,父母妻儿在洛阳,你能感应到吗?”

王广顿时语塞。

曹芳思索片刻,又道:“凡事不仅要定性,还要定量。天人感应自然是有的,可是对人道的影响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治学当谨慎,岂能大而化之,似是而非。”

钟会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正如管君演算一般,如果不能精确测算,仅以一句日月经行相对,如何能知日心、地心高下。”

王广看了钟会一眼,怅然若失。

论思维之敏捷,身段之灵活,他的确不如钟会。

他还在维护旧学说,钟会已经接受了新说,并且举一反三,应用到别处了。

至少在天子面前如此。

——

韩建等了两天,等得心烦意乱,再也按捺不住,不得不再次求见王广。

王广来得很快,一见面就连声道歉。

“这两天诸事繁杂,未能及时为韩君通报,还请见谅。请跟我来,这次带你去见驾。”

韩建跟着王广向里走,不时转头打量王广,见王广脸色憔悴,眼窝深陷,眼睛里还有血丝,一看就知道睡眠严重不足,忍不住问了一句。

“是因为濡须还是羡溪?”

王广微怔,转头看了韩建一眼,哈哈一笑。“都不是,濡须、羡溪暂时都不会有什么事。”

“那……”

王广放慢了脚步,似乎有些犹豫。

韩建识趣的没有再问。

王广想了想,最后说道:“管公明已经回来了,你见完驾后,我带你去见他,他会告诉你一切。”

听到管辂的名字,韩建有点紧张起来,更不敢多问了。

两人来到曹芳面前,王广告退,自去处理公务。韩建静静地坐在指定的席上,等待曹芳垂询。

曹芳处理完一份公文,转手交给张华,然后才用布擦了擦手,抬起眼皮,打量了韩建一眼。

“听王公渊说,足下是广陵人?”

“是。”

“与张子纲同乡?”

“是。”

“你如何看待张子纲去汉归吴?”

韩建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曹芳会问起张纮。张纮去世很早,而且后期在吴国的仕途也算不上顺利,名声、官爵都很一般,现在就连他这样的广陵人也很少提及张纮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为了回答曹芳的问题,他不得不从记忆中将有关张纮的部分重新翻出来。

不想不知道,一想就有些伤感。

以张纮的才华和能力,他当时如果没有归吴,而是留在许县,至少不会比陈琳差吧。

可惜他一腔热血地回到江东,辅佐孙权,却没有得到孙权的信任。奔波十余年后,病死时官止于正议校尉,孙权称帝后也没有任何追赠。

“丈夫行事,合义而已,不必多论。且前贤已逝,臣后生晚辈,不敢妄议。”

曹芳笑了。

王广说得对,韩建虽然没什么突出的才能,但背井离乡,能以客居的身份在吴国官至大鸿胪,说明他接人待物还是有点门道的。至少通晓礼仪,不会闹出笑话。脾气也好,不会一点就炸。

这样的人进大鸿胪寺迎来送往,肯定没什么问题。

至于他能不能做到大鸿胪卿,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老实讲,他是不看好的。

韩建这样的人在江东也许算个人才,到中原就排不上号了。

可是作为有象征意义的招降纳叛,他又不能不妥善安排,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曹芳随即又问了诸葛恪等人的情况。

韩建一一说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最后,曹芳问了一个问题。“诸葛恪会投降吗?”

韩建说,诸葛恪虽然是诸葛瑾的儿子,却非常景仰他的叔叔诸葛亮,处处以诸葛亮为榜样。眼下情形,也与当年刘备托孤有几分相似,所以诸葛恪有报效孙权之心,劝降可能有点难度。

曹芳明白了。

简而言之,诸葛恪志大才疏,期望太高,他满足不了诸葛恪的要求。

劝降不是不可以,但现在肯定不行。

曹芳随即让韩建去见大鸿胪孔乂,由孔乂安排他的具体工作,并特地说明,这是王广的推荐之功。

韩建心满意足,再拜而退。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