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333章 不为天下先

霸魏 第333章 不为天下先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作为天子近臣,王昶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很不是滋味。

同为司马懿的故吏,天子对他和邓艾的态度天差地别,让他无法接受。

可是作为老臣,他也不可能当面与天子争执,请天子给自己一个机会。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了个机会,与钟会看似不经意的聊起了此事。

钟会是聪明人,王昶一出现,甚至不用开口,他就知道王昶的目的。

只不过他没有正面回答王昶的问题,而是说起了那天晚上,天子与身边近臣讨论的问题,而起因则是山涛见驾时的一个话题。

如何对待天下的士,才是朝廷正确的选择?

士为国本,朝廷不可能不用。

当年秦重用商鞅之法,招揽天下之士,而六国则权贵横行,有士而不能用,最后秦以六国之士灭六国,是人所共知的教训。

汉重儒道,扩建太学,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培养了大量的士,但大汉并未因这些事而国祚绵长,反而导致了两次党锢,州郡割据,最后丧失了天命。

殷鉴在前,大魏不能不吸取教训,又该如何对待这些士?

面对钟会的“请教”,王昶沉默了良久,幽幽地一声叹息。

“依士季之言,我太原士族只能认命了?”

钟会微微一笑。“你想多了,天子从来没有弃用太原士族的想法。相反,天子还要重用太原士族。你看他对王公渊兄弟有多器重就知道了,就算是对玄冲(王浑),天子也是用心栽培的。”

王昶松了一口气,拱手致谢。

有了钟会这句话,他最大的担心算是放下了。

他和王凌不同。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不指望复出,只希望子孙不要受影响。

“我老了,有报国之心,无荷戟之力,当让贤后生,且观来者。”

钟会劝道:“也不尽然。老臣有老臣之用,譬如当初蒋公随天子出征,对安定淮南出力不少。这次出征并州,陛下请二位随征,也是想借二位之重。可惜天不假寿,太尉仙逝,将所有的责任都留给了足下。”

王昶心中明镜也似,却没有答应,拱手与钟会告辞。

王昶离开之后,荀勖从堂后走了出来,看着王昶的背影,轻声笑道:“他能明白阿舅的意思吗?”

钟会撇撇嘴。“这等人最是精明,岂能不懂?”他喝了一口水,又道:“他懂也罢,不懂也罢,我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算是尽了力。这往后的路怎么走,全看他自己的,怨不得别人。”

荀勖点点头,又道:“可不是么,我颍川人自己的麻烦还没解决,哪有心思管他们太原人。阿舅,你说天子最后会如何对待我们?”

钟会斜睨了荀勖一眼。“你也多虑了。”

荀勖赔着笑。“这儿也没外人,阿舅就透个风,让我也安安心嘛。”

钟会想了想,放下手里的茶杯。“也罢,今天索性就把话说开,免得你胡思乱想。”

“就是,就是。”荀勖坐直了身体,摆出一副请教的模样。

“先问你一个问题,是宗室危险,还是我颍川世族危险?”

荀勖眨眨眼睛。“当然是宗室。”

“没错,宗室更危险,但没有宗室维护也不行,所以天子关照宗室,富之贵之,却不给他们兵权,而是鼓励他们研究学问,然后再从疏远的支庶中选择可用之人。如此,宗室能出人才,可为朝廷藩辅,却不至于对朝廷产生威胁。”

“天子也要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我颍川人吗?”

“不是所有人。”钟会说道:“但钟荀陈三姓的嫡子想做有实权的高官重将怕是难了。”

荀勖长出一口气。“若是如此,那还好说。”他想了想,突然反应过来。“怪不得天子最近不提陈玄伯(陈泰)了。”

“他是自取其咎。”钟会不屑地哼了一声。“当初在高平陵,天子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他非要自负清高,不肯从俗。如今赋闲,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只能坐吃山空,又怨得了谁?”

荀勖眼珠转了转。“稚叔阿舅会步他后尘吗?”

“应该不至于。”钟会吐了一口气。“我要求分家,他应该明白其中深意。以他那性格,只要天子不逼得太紧,他是不会跳出来的,做个闲散官或许更合乎他的心思。我现在担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他贪恋那些屯田,不肯放手。”

钟会无奈地摇摇头。“别看人人都喜欢谈老论玄,或是真正能领悟老子心法的又有几个?舍得舍得,他们眼中只有得,没有舍。”

荀勖打量了钟会片刻。“依阿舅之意,应该放弃那些屯田?”

钟会白了荀勖一眼。“你想做田舍翁,就能做得了?这是天子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不办成,天子的颜面何存?真逼急了他,找个理由诛你满门,再多的土地也是朝廷的。”

荀勖吓了一跳。“至于么?”

钟会一声叹息。“至不至于,想想当年武皇帝,不就知道了。公曾啊,你永远要记住一句话。臣与君斗,最多两败俱伤,就没有能取胜的时候。就算最后君败臣胜,又有几个记得那些为天下先的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荀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故老子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钟会起身,拍拍大腿。“时辰不早了,我要去天子面前侍候,不和你说了。记住,知道不如行道,知行合一,方为至道。”

荀勖连连点头,起身目送钟会离开。

钟会刚出了门,就看到一个中年儒生从远处走来,风尘仆仆,步履匆匆,衣摆被踢得飞起。

他定睛一看,吃了一惊,连忙迎了过去。

“景倩,你是什么时候到的?”

来人正是荀顗,拱手与钟会见礼。“我一路从邺城赶来,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士季,你这是……要上值?”

钟会连连点头,转身将荀顗让进了门,又招呼荀勖过来相见。

荀勖见到荀顗这副模样,也很意外,赶上前行礼。

他虽然年纪与荀顗相关无几,辈份却晚一辈。

荀顗匆匆与荀勖打了个招呼,随即又对钟会说道:“士季,我刚在北疆游历了大半年,看到一些情况,想面呈天子,还请士季为我引荐。”

钟会略带矜持地笑了。“景倩,你是荀令君之子,要见天子,何必要我引荐?公曾也在天子驾前侍候,一样能为你引荐。”

荀顗早有准备。“此事非士季不可,别人怕是说不清楚。”不等钟会说话,他又道:“这也是尊兄稚叔的意思。”

钟会眉毛一挑,随即恢复了平静。

“喏。”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