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344章 赞助

霸魏 第344章 赞助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张华赞同钟会的观点。

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严惩叛徒。

让所有背叛朝廷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远比敲打几个桀骜不驯的老臣更重要。况且敲打也分很多种,杀人固然很重要,诛心更重要。

让太原人意识到朝廷今非昔比,禁军战斗力强大,比多杀几个人有效。

更何况还是借刀杀人,远不如直接惩处来得光明正大。

徐霸、张威等五兵尚书听了,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禁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验证,付出的代价有限,效果却极佳,值得一试。

见这么多人都赞同,曹芳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还是从谏如流,接受了钟会的建议。

如无必要不违众,这是诸葛亮的教训,司马懿曾多次提及。

没有充分的理由,在不能说服众人的前提下,依靠个人权威强行推进某个决策,手下人会有一万种不同的方法让你的计划流产。

他清楚,夏侯绩、曹兴也会赞同这个方案,尤其是曹兴。

他渴求一战。

让他首战,他一定会全力以赴,打出漂亮的战绩。

尽管如此,会议结束之后,曹芳还是将钟会留了下来,开门见山的问他,是不是太原人找你说情了,又给了你什么样的好处。

他可以容忍钟会耍小聪明,但他不能让钟会把朝堂当讲堂,像谈玄论道一样颠倒是非,互为甲乙。

钟会很乖巧,坦言王广、王深找了他,请他出面说和。

但他随即又表示,他之所以接受王广、王深的请求,并非是因为他们给了他什么好处,而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对朝廷更有利。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要平定天下,要驱逐胡虏,山西人必不可少。朝廷敲打山西人是应该的,但不宜过火,以免伤了将士之心。

王凌已逝,王昶也识趣,对他们的敲打已经到位了,没必要逼得太紧。

曹芳笑笑,算是接受了钟会的解释。

钟会随即又提到了王广请托的另一件事,希望天子酌情考虑,纳刘豹之女刘招弟或呼延彪之女呼延药入宫。

曹芳皱起了眉头。“钟士季,你现在连朕的主都敢做了?”

钟会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拜倒在地。“陛下言重了,臣岂敢。臣只是进言,允与不允,全在陛下。”

曹芳也不叫钟会起来,就让他跪着,淡淡地说道:“你既然进言,想必是觉得有理。来,让朕听听你的高论,看看纳两个胡女入宫,对朝廷有何等影响。”

“陛下,高论不敢当,些许非议倒是有的。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臣一言。”

“说吧。”

“陛下以为,武皇帝何以多子?”

曹芳一愣,不悦的眯起了眼睛。

钟会花样多,也知分寸。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他不会轻易提到先帝,尤其是武皇帝曹操。

搬出曹操,往往意味着他势在必得。

“你说呢?”

“多纳人妻。”

“……”曹芳一下子愣住了,瞪大眼睛,看着钟会。

这是人话吗?

这是你钟会该说的话吗?

“陛下,民间有谚,妇人生产如同生死关,能闯过此关的才是贵人。武皇帝多纳人妻,且大多是曾经生育过子女,已经闯过生产关的妇人,为武皇帝生儿育女对她们来说都不是难事,故而武皇帝多有子女,纵有夭折,依然数量众多,足以从中挑选合适的子嗣……”

钟会侃侃而谈,曹芳也算是大开眼界。

这个时代技术水平有限,不孕不育是普遍现象,难产率也极高,生育是一件很依赖人品的事。

皇后甄瑜难产而死绝非孤例,而是正常情况。

贵嫔张云英等人入宫多年,未有生育,也不全是曹芳不努力,很可能就是怀孕难,甚至不孕。

这样的事,在文皇帝曹丕、明皇帝曹睿时已有征兆。

曹丕、曹睿宫里都不缺女人,但子女都不多。算上夭折的,他们依然远远不如武皇帝曹操。

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宫里的女人虽多,人妻却少。

毕竟他们身为皇帝,不能再像武皇帝曹操一样将对手的妻妾收为已有。

曹芳不近女色,从道德角度来说,当然是好的,但是对子嗣来说,却是一个重大隐患。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有两个办法。

一是多纳美人,用数量来保证机率。

二是精挑女子,多选那些子女众多的家族的女子。通常来说,能不能生是有遗传的。兄弟姊妹多的人,通常生育能力都强。

除此之外,有胡虏血统的女子能生,也是民间共识。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琅琊的女子?

因为琅琊有不少中山国遗民,女子不仅身材高挑,皮肤白晳,相貌出众,而且能生养。

武宣卞皇后、江东孙吴的吴夫人都是如此,任城王曹彰的黄须与孙权的紫髯就是证据。

卞皇后生四子,吴夫人生四子一女,都是最佳的婚配人选。

曹芳不好女色,是好事。毕竟女人多了伤身体,不利养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为了子嗣着想,挑选有胡虏血统的女子入宫,就成了最佳选择。

具体到眼前,纳刘招弟、呼延药入宫,还有安抚未叛的三部匈奴,为不久后严惩背叛的两部匈奴做准备的意义。

匈奴人入塞多年,一下子全部赶出去,不太现实。

让他们汉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胡汉杂居,互相影响是必然的事,胡人汉化,汉人胡化,在太原已经是既定事实。朝廷不接受,匈奴人只能和太原人联姻,将来就成了太原人的助力。如果朝廷出面,纳匈奴女子入宫,这些匈奴人将来自然倾心朝廷,而不是成为太原人与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

曹芳听完,认真的打量着钟会。

如果不考虑钟会为了完成王广请托而巧辩的因素,他这番话的确有其道理。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代表了民族融合的正确方向,自有可取之处,让你不得不服。

此人品行虽差,眼界却着实超出同代人一筹不止。

况且,从那两个匈奴女人的名字,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刘豹以长寿着称,史上还有一个儿子叫刘渊,是后来五胡乱华的第一胡。

刘渊的母亲,就是呼延氏。

刘渊此刻还没出生,这呼延药不会就是后来刘豹娶了之后,生下刘渊的呼延氏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有必要截胡,让刘渊那个祸害别出生了。

从刘豹之女名为招弟,还没嫁人来看,刘豹是晚婚晚育的模范,至今还没儿子。如果不娶呼延氏,不生刘渊,刘豹大概率要绝后。

五部匈奴又去一部。

“你见过那两个匈奴女了吗?”

“陛下不允,臣岂敢见。”

“去见见吧。”曹芳露出无声的微笑。“若是还行,就下聘,朕纳一个,你娶一个,如何?”

钟会一愣。“陛下……”

曹芳笑容更盛。“你很快就要单立门户了,却还没娶妻。化胡为汉这样的大事业,只有朕一人哪能行,你身为朕的心腹,理当赞助一下。士季,你不会不肯吧?”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