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354章 好人做到底

霸魏 第354章 好人做到底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钟会却再次起身,表示支持曹羲的意见。

规矩是人定的,以前没有两个字的谥号,不代表以后就没有。就像人的名字,前汉有很多双名的,后来王莽定了规矩,才变成单名,延续至今。

难道王莽说的就对?

就谥号而言,虽为周公所制,但秦始皇曾一度禁止了谥法,前汉才恢复。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有所调整也是应该的。

具体到王凌,王凌身为大魏太尉,难道不比偏安蜀地的蜀国丞相尊贵?

谥号相同怎么了。诸葛亮久战无功,劳民伤财,还不如王凌的功绩显赫呢。

不得不说,钟会这张嘴是真能说,卫瓘等人虽然表示反对,却无法辩倒钟会。

无奈之下,曹芳只能暂时搁置此事,稍后再议,以免浪费时间。

会议结束,曹芳将钟会留了下来。

钟会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必有用意。至于这个用意究竟是什么,不宜公开询问,只能私下里说。

面对曹芳,钟会说出了他的真实用意。

一是王凌本人实在当不起忠字,武字更合适。

但王昶等人肯定不同意。单独一个字,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字的负面含义,导致王氏兄弟心怀不满,将来留下隐患。

忠武并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二是天子推崇诸葛亮不合时宜。

诸葛亮毕竟是敌方大将。司马懿推崇诸葛亮可以,陛下你不行。

陛下学习诸葛亮的用兵方法、施政经验,都可以,但不能做得太明显。

王凌好大喜功,因人成事,这是公认的事实。

诸葛亮虽然擅长用兵,但他最后也是劳而无功。

定谥王凌为忠武,也就意味着这两人差不多,都不完美。

你只是欣赏他,就像欣赏王凌一样,取其长,弃其短,并没有特别推崇,甚至甘为弟子的意思。

一举两得。

听了钟会的解释,曹芳这才明白这谥法背后的弯弯绕,也明白了钟会的良苦用心。

不得不说,在去除后世对诸葛亮的滤镜后,钟会的观点其实很公允。

一是诸葛亮的功劳其实有限,名过于实,北伐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二是作为天子,他不宜太推崇诸葛亮,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尤其是即将展开对蜀汉的政治攻势之时。

为了避免被钟会忽悠,曹芳稍后又分别咨询了张华、虞松,甚至还问了一下傅嘏。

他们三人的意见也类似。

傅嘏说,曹羲的提议就是他建议的,用意和钟会一样,就是想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只是这样的观点不能公开说,大家心里明白就行。

曹芳放了心,随即宣布定王凌的谥号为忠武。

紧接着,他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拜王昶为太尉,赶去祁县,代表朝廷吊唁王凌。

消息一出,众臣哗然,议论纷纷。

知道曹芳真实用意的人寥寥无几,但他们都闭口不言,坐视不明真相的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口吐白沫。

对太原人而言,意见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天子器重太原人。先是为王凌定谥,既忠且武,相当认可王凌。又不计前嫌,让王昶接任王凌为太尉,充分体现了对太原人的信任依旧,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波折心生嫌隙。

一类是王昶用乡党的鲜血来为赎罪,不仅对不起他谦逊好道的名声,更对不起晋阳王氏的家风,是厚颜无耻的伪君子、真小人。

这样的人以后不会有好结果的。

很快,就有人将王机诬陷曹植的故事翻了出来,以此证明王昶兄弟道德沦丧,好利忘义。

面对不同意见的争论,当事人曹芳和王昶都保持沉默,不作任何解释。

王昶很快就起程,赶往祁县。

曹芳则开始着手处理匈奴人的遗留问题。

他先纳刘豹之女刘招弟入宫,封为昭仪。

上次大量遣散宫中女子后,曹芳就对后宫的制度进行了调整。在武皇帝旧制的基础上,保留了文皇帝所置的贵嫔,以明皇帝所置的昭华代替了武皇帝所置的容华,使得后宫由之前的皇后以下十二等变成了六等,大大缩减了规模,也减少了开支。

昭仪是第三等,在贵嫔、夫人之后,不高不低,既能让刘豹满意,又尽可能减少对百官的刺激。

纳胡女为妃,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身份搞得太高了,他们会炸。

区区昭仪,不至于影响太大。

刘豹显然也能理解,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他随即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天子能巡幸他的驻牧地:兹氏县。

兹氏也是钟会生母张菖蒲的家乡,钟会生怕天子反感,没敢主动提议,只是在曹芳询问他的意见时,表示可以接受,并建议曹芳先巡幸匈奴中部,然后再顺道去匈奴左部。

匈奴中部驻牧地在大陵,正好顺道。

然后回朝的时候取道河东,再巡幸一下南部匈奴的驻牧地蒲子,以示雨露均沾。

曹芳同意了,随即又问了钟会一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你打算什么时候娶呼延药?

呼延彪属匈奴中部,驻牧地在九泽西岸的平陶县附近,与匈奴左部接壤。既然要先去大陵,后去兹氏,必然要经过平陶。

你要是现在就娶了呼延药,不仅能让呼延彪放心,也能让整个匈奴中部与有荣焉。

钟会有些为难。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仓促?我是打算回了洛阳,禀明了母亲和长兄再办的。

曹芳挥挥手,这还不简单,朕发一道诏书,召你兄长到行在来。你写一份家书,让你母亲回家省亲。这不就都妥了?

钟会无可奈何,只得躬身领命。

反正胡女是肯定要娶的,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事。

能让天子下诏,给母亲衣锦还乡的机会,也算值了。

至于兄长钟毓,只怕来了行在,魏郡就回不去了。

天子看他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将他从魏郡这么重要的地方调开几乎是必然的事。

曹芳很快就命人下诏,召魏郡太守钟毓赶赴行在。

钟会也写了家书,请在洛阳的母亲张菖蒲返乡省亲。

当然,回兹氏之前,先要到行在来一趟,拜见天子,并参加他迎娶呼延药的婚礼。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曹芳很快又下了一道诏书,让刚上任的太原太守荀顗负责操办这场婚事,邀请客人,不仅太原有头有脸的世家都要来,远在洛阳的官员子弟也要一一招呼到,请他们赴会,尤其是汝颍人。

这是朝廷化胡为汉的重要举措,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来与不来,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他们对朝廷的态度,也体现了钟荀的号召力。

接到这道诏书,荀顗几乎咬碎了牙,把钟会叫过来一顿臭骂。

看你干的好事。

你一个人沾了腥膻之气不够,非要将整个颍川士林拖下水吗?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