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368章 碾压

霸魏 第368章 碾压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曹芳听了,也是目瞪口呆。

听钟会这意思,圣人孔子与阳货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么劲爆吗?

别说李熹这个正宗的儒家门徒不能接受,他这个伪儒家门徒也不能接受啊。

曹芳转着眼珠,考虑要不要打个岔,让钟会收敛一点。

他自己的名声坏了也就罢了,连累我就不好了。

这李熹虽然没什么用,终究还是并州名士,影响舆论的能力还是有的。

李熹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费了好大力气,才控制住了情绪。他转身看向曹芳,深施一礼。

“臣学疏才浅,不敢误人误己,更不敢误君误国,敢请陛下恩准返乡,苟全性命。”

说完,不等曹芳说话,转身而去。

钟会面带冷笑,不屑一顾。

曹芳看向钟会,有些不高兴。“士季,你这玩笑开得有些大了,怕是会成为儒林之敌啊。”

钟会收起不屑,起身施礼。“陛下,当初叔孙通为汉家制礼,为山东腐儒所笑,董仲舒进天人之策,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若能移风易俗,一振儒门衰气,于世事有所匡救,臣就算成为儒林之敌也无所顾忌。”

曹芳眉头微皱。“你的一片至诚,朕是知道的,只是这手段……”

钟会难得的打断了曹芳。“陛下以为臣是故作惊人之语吗?”

“难道……不是?”

钟会笑笑。“陛下面前,臣岂敢妄言,更别说是诽谤圣贤。圣人与阳货之间,既有敌意,又有相惜。只是读书人为尊者讳,不肯明言罢了。当然,更多的人是死读书,读死书,不知其中未尽之意。”

他扬扬手。“并州名士,不过如此,臣今天算是见识过了。”

曹芳说道:“先不说李熹,你先说说阳货是怎么回事。”

钟会摇头道:“阳货的事,随时都可以说。可若是李熹走了,陛下再派人去追,就不合适了。”

曹芳愣住了。“你的意思,朕应该用他?”

“当然。”钟会一本正经的说道:“只不过李熹不堪大用,只能教教蒙童。臣若不嘲弄他一番,他必不肯就范。”

曹芳这才反应过来,认真的打量了钟会一眼,点点头,让尹大目安排郎官去传命。

钟会又道:“陛下,还是由何晏出面吧,他能解李熹之惑。”

曹芳想了想,觉得有理。

李熹正在气头上,想让他恢复理智,必须把阳货这件事理清楚。何晏虽然男生女相,学问却着实是好,尤其是对论语的研究。他不仅能给李熹解惑,还能给李熹打个榜样。

曹芳吩咐了尹大目一声,让他去找何晏。

尹大目领命去了。

钟会又解释了一下建议录用李熹的原因。

朝廷想化胡为汉有一个难点,就是并州的人口有限,并不比匈奴人多多少,而且汉人百姓中不识字的很多。如果不加以调整,谁影响谁还真说不准,并州可能变成一个不胡不汉,亦胡亦汉的地方。

要避免这个麻烦,就要先加强汉人的教化。

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学堂。

这种面向普通人的学堂不需要太高的学问,培养的目的也不是入仕,不会形成所谓的门生关系,对担任教授的人利益不大,未必有人愿意来,需要朝廷给予一定的优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朝廷可以将李熹作为榜样。只要李熹答应了,并州本地的读书人就不会太排斥,各县的县学也就能建起来了,说不定还会有中原人赶来。

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办好了,并州不仅能恢复旧境,成为朝廷的屏障,更能成为一个标杆。

曹芳觉得钟会说得有理,一时竟忘了阳货的事。

——

李熹背起行囊,正准备起程,返回故乡,刚出门,就迎来了一个客人。

何晏。

何晏一身单衣,没有戴冠,只戴了一方青色头巾,脸上也没涂脂抹粉,却依旧白净如玉,唇红齿白,艳若桃李。往院子中央一站,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想看不到都难。

李熹见状,知道此人不俗,连忙上前问候

何晏抬起手,挡在眉上,看了一眼灿烂得有些刺眼的阳光,淡淡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李熹知道他是读书人,可能还是名士,却没想到会是何晏,顿时吃了一惊,不知道该如何应付。

何晏的名声很大,但人品不佳,李熹之前听说他的名字时,还有些不屑。

可是亲眼看到何晏,他还是被何晏的风度迷住了。

“晏奉诏前来问候。”何晏拱拱手,一脸被迫营业的无奈。“就在这里说吗?”

李熹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请何晏登堂入室,又命人上酒。

一会儿功夫,围墙上就出现了不少吃瓜群众的身影。

李熹是并州名士,他的到来本就吸引了不少人。何晏来访,将热度又推高了一层。只是觉得自己学问有资格参与他们讨论的人不多,只能隔着院墙围观。听一言半语,将来当作谈资。

“天子有诏给我?”李熹有些不太确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何晏点点头。“天子有口谕,想请李君出任兹氏县学祭酒,教化汉胡子弟。”

李熹顿时没了兴趣。

他还以为天子会任命他为近臣呢。

“观足下神色,似乎有些不屑?”何晏抚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

李熹露出矜持的笑容。“熹才疏学浅,怕是难荷重任。还请何君代为回复天子。”

何晏笑笑。“听说你和护军将军在驾前有所争论,不知我能否听听?”

李熹不快的瞅了何晏一眼,怒气上涌。

他自谦才疏学浅,按理说何晏应该客气一下。何晏却只字不提,反而说起了他和钟会争论的事,这是认同他才疏学浅的意思吗?

“常闻中原多才俊,今天还真是开了眼界。”李熹冷笑道:“何君撰《论语集解》,也是大家,熹正好请教一番,还望何晏启我茅塞。”

“不敢,共赏析。”

李熹越看越来气,便将钟会说孔子和阳货是同父异母兄弟的事说了一遍。他的声音很大,不仅堂上的何晏能听到,趴在院墙上围观的人也听得清清楚楚。

李熹还没说话,吃瓜群众们就炸了,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准备去教训钟会一顿。

真是岂有此理,竟敢污蔑圣人,简直是大逆不道。

一时间,无数双眼睛看向了何晏。

何晏白晳面皮上的无奈更浓,他打量着李熹。“敢问足下,都读过哪些书?”

李熹沉声道:“五经皆有涉猎,只是不如中原才俊精通罢了。”

何晏点点头,又道:“能背么?”

李熹顿时哑口无言,半晌才道:“不能背,就不足以评论么?”

“不能背,就要准备书,稍后要查证,以免有向壁虚造之嫌。”

李熹很尴尬。“这里可没有现成的书。”

何晏叹了一口气。“那《礼》、《论语》、《太史公书》中的《孔子世家》还熟吧?”

李熹很郁闷,却又无可奈何。“《礼》、《论语》能背,《孔子世家》也算熟。”

何晏点了点头。“那行,我尽量不引其他书。”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