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400章 以煤代赋

霸魏 第400章 以煤代赋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夏侯玄再次求见,准备返回关中,着手筹划改制的事。

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辞去征西将军的职务。

一是他自认为不能胜任,应该让贤,以免耽误国事。

二是他想全力投入改制,争取做到最好。

曹芳听完之后,同意夏侯玄返回关中,却否决了他辞去征西将军的请求。

“没有军权在手,如何改制?”

“臣……”

曹芳摆摆手,示意夏侯玄不必急着解释。

他不同意夏侯玄辞去征西将军,自有他的考虑。

夏侯玄的确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征西将军,他的优势在施政,而不是军事。

但蜀中已乱,可以预见的未来,蜀汉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就算姜维没有被排挤出局,他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夏侯霸、羊祜足以应付。

夏侯玄可以安心在关中推行改制,不必花太多心思关注军事。

保留他的军权,不是让他迎战蜀汉,而是让他对付关中豪强的。

你要动人家利益,怎么能指望人家俯颈就戮?

这未免太天真了。

所以,改制的第一步,其实是强军。

只有手握一支精锐,才能震慑关中大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一旦有人冒头,也能迅速扑灭,不给他们蔓延的机会。

这样的力量,掌握在别人手里,曹芳不放心。

夏侯霸倒是可以,但夏侯霸要维持陇右的稳定,为夏侯玄保驾护航,脱不开身。

只有留在夏侯玄的手中,才是最佳选择。

听完曹芳的解释,夏侯玄又感激,又惭愧。

即使出了那样的事,天子一如既往的信任他,甚至比他自己考虑的还要周到。

他没有再说什么,躬身告退。

——

曹兴率部赶到九泽东岸的祁县。

王广兄弟收到消息,赶来迎接。他丧期已满三月,即将赶往行在复命。

曹兴知道他将接替镇北将军,不久的将来还会接替征北将军,倒也不敢怠慢。

两人在路边设席,把酒言欢。

王广问了一些行在的情况,曹兴挑一些答了,更多的却不肯透露。只说你到行在自然明白,天子对你兄弟期望甚厚,你们不必担心。

虽然没有得到的确的消息,可是从曹兴的态度也能得知,祁县王氏的麻烦大概率已经随着父亲王凌的去世大部分解决了,王广兄弟自然也很满意。

得知曹兴想纳兹氏张氏嫡女为妾而未能如愿,王广提出,从王氏子弟中挑一个适龄女子,赠与曹兴,侍奉其起居。

曹兴自然求之不得,却不敢擅自作主,表示要先请示天子,然后再决定可否。

夏侯玄的事,让他不敢放肆。

他虽然自负,却还没到自以为比夏侯玄更受天子器重的地步。宗室中能统兵的人很多,他并非不可替代。

五天后,天子的回复到了。

曹兴可以纳王氏女为妾,但人选必须合适,不能只选美色,不问德行。

如果这个女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将来曹兴犯了错,王氏难辞其咎,当同罪处理。

因此,为了自家的前程考虑,希望王广能够慎重考虑,不要一味的迎合曹兴。

看到诏书后,王广倒不敢轻举妄动了。

他摸不清天子的真实意图,生怕弄巧成拙。

他先与曹兴商量,我先把人选带到行在,请天子过目。如果天子同意了,那当然再好不过。如果天子不同意,这事还得再商量。

曹兴也无可奈何,只得点头答应。

有了天子那一关,选人的时候他们就谨慎了许多。

首先长相虽美,气质不够端重的不能要。

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颜,但美而不庄的肯定得不到天子首肯。

再者,真要是个绝色,王广也不肯给曹兴,送给天子不好么?

精挑细选了一对姊妹,得到了曹兴的认可,王广带着她们赶往行在。

——

曹芳在兹氏住了三个月,正在考虑要不要去一趟祁县的时候,接到了刘宽的消息。

刘宽已经完成了接驾的准备,即将亲自赶到行在来迎接天子。

此外,使者刘宣还汇报了一件事。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和寻访,蒲子的汉匈百姓基本都赞成天子的诏书,以当地特产代替钱粮赋税,尤其是田租。

蒲子耕地太少,田租的压力太大。如果能以其他物资抵充,将会大大减轻百姓负担。

蒲子有大片山地,种满了各种果树,可以提供不少山货。可是最多的资源还是煤,储量丰富,开采也方便。因此,他们希望能以煤作为主要物资,抵充赋税。

曹芳仔细询问了刘宣,又看了卫瓘主持的调查报告,最后与王昶商量,看看是否可行。

王昶说,可行倒是可行,就怕会引起其他县的效仿。

并州在山里的县可不是一个两个,甚至可以说,并州大半县都在山里。如果允许蒲子以煤代粮,那其县也会跟进。

如此一来,必然会出现煤过剩,而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人毕竟还是要吃粮食的,没有足够的粮食,守边就是一句空话。

归根到底,粮食的问题必须解决,区别只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反复讨论后,羊耽提出了一个方案。

既然并州煤多,不如重点开发煤矿,不仅用来抵充赋税,更用于致富。

煤是重要的能源,可以用来取暖、做饭,是百姓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在并州可能体现不出来——并州到处都是山林,薪材易得,人口却少——到太原、安邑这样的大邑就不同了,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如果能运到洛阳,那就更值钱了。

洛阳人口多,能用上木炭的毕竟是少数有钱人,大部分人还是要去城外伐薪。洛阳城外是有大片的森林,但离城远了,终究还是要耗费时间。

有了煤,就方便多了。

更别说城南的太学、灵台等地,那些读书人可不会砍柴,只能买木炭或者请人伐薪,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能将并州的煤运过去,并保证价格不会太高,肯定受欢迎。

曹芳觉得可行。

山西是煤炭大省,这是一个大生意。

他决定,先在蒲子试行,其他的县稍微等一等,看看蒲子试行的结果再说。

一拥而上,运输的问题难以解决。

从并州运到河东好说,运到关中也好说,都有水路可通,想运到洛阳,可就有些难了。

砥柱那一带水流湍急,船只极易倾覆。

如果靠陆运,翻越中条山,成本又会迅速增加。

总而言之,这不是拍拍脑袋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

曹芳让张华走一趟。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