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448章 你可以做得更好

霸魏 第448章 你可以做得更好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平心而论,这场战事已经将太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如果不是有驱逐鲜卑、恢复旧边的这个宏大愿景支撑,有晋阳成为北疆战略支撑点的利益诱惑,太原世家早就不干了。

光明正大的造反或许不敢,但指使人闹点事,他们还是有这个胆子,并且有足够的手段的。

他们可不是关东士大夫,只会坐而论道,忽悠别人拼命。

太原世家是有实力的,背后有大量有匈奴、乌桓、羌人组成的部曲,战斗力很强。加之太原尚武,出名将的概率极高,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个半神,带着一群人闹事,四处打游击,让你焦头烂额,威风扫地。

这也是曹芳一直不愿意逼得太紧的原因。

只有拥有共同的目标,双方才有可能搁置争议,共同奋斗。

现在来看,这个策略是对的。

事到如今,沉没成本已经足够大,不仅曹芳不愿意中途而废,太原世家也不愿意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他们的子弟还在前线作战,他们不能不全力以赴,以免丧失一代精英。

王昶的提议虽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咒骂,但最终还是能够实现的。

为了补偿王昶,将他与蒋济并列,称为国宝,也是值得的。

在某种意味上,这也是暗示王昶不要再为王凌鸣不平了。

他不配,你可以做得比他更好。

响鼓不用重锤,王昶这种人精自然心领神会,知道自己的身后名可以保住了,精神抖擞的投入了新战斗,四处游说太原世家,让他们为前线将士紧急加工箭矢。

正如曹芳所料,太原世家虽然怨声载道,甚至当着王昶的面抱怨、咒骂,却还是不得不配合行动,出人出料,加工箭矢,并将家中所藏的箭矢先拿出来,供前线将士使用。

王昶坐镇晋阳,指挥协调,将从河东、上党、关中等地运来的原料分发到各家作坊,加工成箭矢或者半成品,再送往句注关。

整个晋阳都成了兵工厂,只要能抽调得出的人手,都投入了相关的工作。或是上山伐木做箭杆,或是捕鸟做箭羽,或是打磨箭头,装配箭矢,或是推着大车小车运送物资。

与此同时,句注塞也忙得不亦乐乎,全员出动。

为了鼓励士气,荀顗不仅将带回来的牛羊宰了一部分,供民夫们补充体力,还表示将请示朝廷,为参与运输的民夫记功,减免租赋。将来击退鲜卑人后,还可以分享战利品。

一切可用的手段都被利用起来,以保证前线将士的军械供应。

短短五六天后,一百万支各式箭矢准备完毕,由曹兴派军队护送,运往武州。

在荀顗的再三劝说下,钟毓咬咬牙,随曹兴一起踏上了征程。

——

曹羲看着一箱箱的箭矢,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宣称要一百万支箭,是预留了折扣的。按照他的预期,天子能再给他五十万支箭,他就心满意足了。

万万没想到,天子居然真的给了他一百万支箭。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还能再供应一百万支。

对曹羲的惊愕,钟毓无比欣慰。

虽说直接由句注塞组装的箭矢数量并不多,也就是五万多支,在这一百万支箭中不值一提,但主意是他出的,王昶集中晋阳的私人作坊加工、组装箭矢的建议也是受他启发,这个功劳肯定要分他一部分。

他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旗开得胜,做了一个能让上至天子,下至将士都满意的实事,也间接证实了荀顗的那句话。

他不是不能做事,只是不想做。

兴奋之余,曹羲领着曹兴、钟毓到参加战场。

拓跋悉鹿已经被困在山里,无处可逃。不仅带来的干粮吃完了,连战马都杀了大半。饿疯的鲜卑人甚至不煮不烤,直接生吃马肉,喝马血,场景很是血腥。

即使是站在山坡上远远地看一眼,浓烈的腥臭味也让人反胃。

钟毓就险些吐了,曹兴也好不到哪儿去,脸色发白。

“也就是鲜卑人在草原上苦熬惯了,换作我们,肯定无法忍受。”曹羲淡淡地说道:“所以将来出塞作战的事,我就不敢想了,只能留给后来人。”

钟毓强忍心中难受,用衣袖捂住了鼻子。“那些苦寒之地得之无益,何必费心,使中原衣冠与禽兽同伍?”

曹羲瞅瞅钟毓,忍不住笑了一声。“你不肯与他们同伍,他们却会与逼你与他们同伍。当初于扶罗杀入洛阳时,洛阳人又何尝愿意如此。”他叹了一口气。“待会儿领钟君去营里走走,看看将士们的辛苦,你也许能知道当初太傅坐镇关中是如何不易。”

钟毓不快的瞪了曹羲一眼,没有再说话。

他可以被荀顗批评,却不愿意被曹羲说三道四。一介武夫而已,有什么资格批评我,就凭你带兵作战,立了些功功?

如果你不是曹真的儿子,哪有资格统兵,还是统领禁军的中领军。

如果不是天子亲自坐镇太原,为你筹措粮草,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文官为你奔走,你能有这么充足的军械作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么大的优势,换了谁,都能打败鲜卑人。

见钟毓神情不悦,曹羲没有再说,只是派人给傅嘏送信。

当天晚上,傅嘏从前沿赶了回来,参加宴会,为曹兴、钟毓接风。

对钟毓出现在这里,傅嘏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对钟毓说,就应该如此。不亲历战场,你们很难理解将士的辛苦,也很难理解天子的良苦用心。如果山东士大夫都能像你和荀景倩一样,不辞辛苦,勇于实践,将来出几个名将也是可以想象的。

以前都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是不对的。山西人多读书,也可以为相。山东人多经历战场,也可以为将。当初汉高祖入关时,麾下将士可都是山东人。光武帝中兴大汉时,云台二十八将也大半是关东人。

山东人现在不出名将,是过得太安逸了,忘了祖先的荣耀是怎么来的,也忘了孟子的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傅嘏一席话,说得钟毓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换作旁人,钟毓可能会不屑一顾。可是面对傅嘏,他没这样的勇气。

傅嘏也是洛阳名士,年龄与他相当,名声却比他响亮。

况且傅嘏拿他的父亲钟繇举例,他也无法反驳。

当然,更让他难以启齿的事,来到了战场,他才明白弟弟钟会为什么能得到天子的欢心。

去年东征,今天北伐,钟会可是一直跟着天子,寸步不离。

如果不想被钟会盖过,就算再苦,他也必须忍着。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