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霸魏 > 第464章 尾声

霸魏 第464章 尾声

作者:老周不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5:58 来源:书海阁

正始十二年春,正月,中山国,毋极县。

滋水旁的官道上,站着数百衣着整齐、神情肃穆的人,分作四处。

一处以将作大匠甄毅为首,是毋极第一大族甄氏的族人。男女老少上百口,静静地站在路边,不时看一眼远处的官道。就算是平时最调皮的孩子,此刻也规规矩矩地站在人群中,不敢惹事。

一道帷幕,将几个娇俏的身影围在其中,也挡住了外人觊觎的目光。

虽然看不清楚,但随行的中山国官属及本国豪强、名士却知道,那里应该是甄氏适龄女子中的佼佼者。

皇后甄瑜难产早夭,甄氏在宫里没人了。如果能趁着天子巡幸中山的机会,再送一两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入宫,将来的富贵就有了希望。

天子虽然没有毁诺的意思,但天子年少,又注意养生,三四十年内,皇嫡长子继位的可能性不大。甄氏的荣辱全在天子一言,他们不能不小心谨慎。

仅仅一年时间,原本还有些桀骜不驯的甄毅就服软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连颍川荀氏、钟氏,以及太原王氏都向天子低了头,中山甄氏又有什么理由不低头。他们的荣华富贵更依赖天子,之前表现得有骨气,只是以为天子降服不了世家而已。

中山王曹孚坐在车中,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情有些复杂。

天子强势,威行天下,对他这个中山王来说当然是好事。大魏的江山稳固,他的爵位也可能传承得更久。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有些不安。

他继位十八年,虽然秉承先父遗教,老实做人,没做什么恶事。可是作为宗室,他也没有任何功绩,哪怕是天子在并州与鲜卑人血战的时候。

就连先父的学问,他也没继承下来。

待会儿见到天子,如果天子问起,他该如何回答?

或许,他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既对朝廷没什么帮助,也没什么威胁,所以才能一直留在自己的封国里,毋须去邺城或者洛阳。

征北将军刘靖和镇北将军王广站在一起。

刘靖有些疲惫,闭目养神。随行的官员都屏着呼吸,连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打扰了他。

王广虽然不累,却也没什么精神。

不久前的北疆大战,他虽然花了不少心思,出飞狐道设伏,准备趁鲜卑人出兵雁门之际大破之。但是很可惜,他没能抓住机会,让拓跋沙漠汗全身而退。

此战,曹羲、邓艾立下大功,增邑的增邑,封侯的封侯,受到封爵重赏的将领就有二十余人,财物赏赐的更是不计其数。但他这个新上任的镇北将军却劳师无功,待会儿见到昔日同僚,有些甚至还是他的学生,该如何自处?

太尉王昶说,天子没给他诏书,是不希望给他太大压力。

当时他很高兴,觉得这是天子对他的信任和爱护。

现在看来,恐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天子不做指示,就是看他自己能不能抓住战机。而他的表现只证明了一件事,他没有他以为的那么高明。

熟读兵书,并不代表他就真能在战场上取胜。

终究还是书生。

还是天子说得对,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成为真正的士。

只会坐而论道的人,不配为士。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站着一群鲜卑人。

被围在中央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鲜卑。白晳的面皮上满是皱纹,原本淡黄的须发已经全部雪白,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只是眉眼之间却忧心忡忡。

他就是不久前在弹汗山称王的拓跋力微。

拓跋沙漠汗撤回弹汗山后,他们父子反复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向大魏称臣,并由他亲自带队,到中原来拜见大魏天子。

拓跋沙漠汗则留在弹汗山,以备不测。

如果大魏天子不肯接受他的称臣,甚至要杀他,那拓跋沙漠汗就立刻继位,统领鲜卑人准备迎战,或者撤离。

他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先后拜访了征北将军刘靖、镇北将军王广,多次恳请,才得到了随他们一起见驾的机会。

天子的车队一会儿就要来了,他心跳很快,有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

在草原上活了七十多年,他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来了,来了。”有人轻呼。

拓跋力微转头看去,只见官道上烟尘滚滚,一些骑兵正快速接近。

他清咳了两声,挺起了身体。

一会儿功夫,十余名鲜衣怒马的骑士来到跟前,向正在等候的刘靖等人宣布消息,天子将至,请他们做好接驾的准备。

拓跋力微听不懂汉话,正伸长脖子看,一名骑士来到他的跟前,勒住坐骑。

“阿爸。”

拓跋力微抬头一看,又惊又喜。“儿啊,你……还活着?”

来人正是拓跋悉鹿,只不过此刻的他穿着一身骑士服,头上又戴着头盔,遮住了髡头,不注意看,根本不知道他是鲜卑人。

“是,我活得好好的。”拓跋悉鹿回头看了一下官道上的动静,匆匆说道:“阿哥怎么没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拓跋力微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他知道拓跋悉鹿心里会有怨恨,恨拓跋沙漠汗没有救他。他也知道拓跋悉鹿不希望拓跋沙漠汗继位,更希望拓跋沙漠汗出现在这里,和他一样,被大魏天子留下,做个普通的郎官。

但是,出于部落的生死,他不能这么做,只能让拓跋沙漠汗留在弹汗山。

“待会儿见到天子,一定要恭敬。”拓跋悉鹿没有再说什么,拨转马头。“天子是仁君,他不会为难你的。可是你也不能护着阿哥,惹怒了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完,拓跋悉鹿踢马赶上同伴,又向来路去了。

拓跋力微看着拓跋悉鹿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看到拓跋悉鹿活着,他自然高兴。

可是眼前这个温顺得像狗一样的少年,真是自己的儿子吗?

一会儿功夫,前导的骑士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拓跋悉鹿赫在列。

他们没有停,排着整齐的队形,缓缓从众人面前经过。

拓跋力微一眼看出,这些骑士胯下的坐骑都是鲜卑人的战马,是不久之前被魏军缴获的。

两次大战,魏军都是围歼,逃脱的鲜卑人非常有限,他们的武器、装备太低劣,不入魏军的眼,只有战马是魏军看重的,除去受伤被宰杀充饥的战马,魏军至少缴获了上万匹真正的战马,骑兵的实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边境被推回长城一线之后,魏国有了上好的牧场,以后就不会再为战马资源犯愁了。

鲜卑人的优势又被削弱了一成。

再想到那架弩车,拓跋力微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引导的骑兵过去,进入众人眼帘的是武卫营。

武卫营虽然是步卒,却人人乘马,同样是上好的战马,威风凛凛。

许仪、典震下马,指挥虎士警戒,安排好天子车驾停留的空间。

准备迎驾的所有人都不敢再交谈,规规矩矩的站在指定的位置上。

又过了一会儿,天子乘坐的大车缓缓驶了过来,后面是一辆略小一些,但同样宽敞华丽的大车。

甄毅看到这辆车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后悔。

他知道,那是皇后的车驾,里面坐的应该是新册封为皇后的张云英。

如果不是甄瑜难产而死,坐在里面的应该是她才对。

如果自己能早一些相信天子,再送几个女子入宫,或许也不会是现在这样。

大车缓缓停下,中山王曹孚先上前行礼。

武士上前,放下搭步,然后向曹孚行礼。“天子召见中山王。”

曹孚再拜,提起衣摆,上了车,站在车门外,再次行礼。

“中山王,臣孚,拜见陛下。”

“皇叔请进。”

曹孚愣了一下,立刻进了门,紧挨着门跪下,行了大礼,然后才抬头迅速看了天子一眼,又立刻低下头。

“陛下远来,臣迎接来迟,请陛下恕罪。”

曹芳摆摆手。“皇叔不必客气。数年不见,皇叔身体还好吗?”

“谢陛下关心,臣衣食无忧,无思无虑,未能为国尽丝帛之力,唯有身体无恙。”

看着曹孚诚惶诚恐的模样,曹芳忍不住笑了起来。

文皇帝曹丕没给他留下什么好的遗产,但是对宗室的强力钳制可以算一个。被严格监管了几十年后,眼下不管他做什么,哪怕只是给个好脸色,也是天大的仁慈。

当然,前提是他有赫赫战功,能镇得住场面。

否则连甄毅都未必看得上他。

曹芳和曹孚说了几句,表现了一下血脉情深,便让曹孚告退,随后依次招见刘靖、王广。

刘靖打起精神,汇报了北疆的情况。

总的来说,北疆形势比较严峻,既然是在并州大捷的情况下。大量鲜卑人、乌桓人入塞,与汉人杂居,又不像匈奴人那样有明确的首领指挥,想找人负责都难。

所以,还是不能急,要慢慢来。

曹芳听懂了刘靖的意思。不要想着一步到位,逼得鲜卑人、乌桓人造反。他们可不是匈奴人,已经被汉人驯服多年。他们野性未除,逼得紧了,只会适得其反。

换句话说,接受拓跋力微的称臣,争取休养生息的机会,才是上策。

曹芳未置可否,随即又召见了王广。

刘靖老了,身体又不好,指望他有什么积极的政策不太现实,还是要靠王广这些少壮派。

王广见驾之后,先伏地请罪。

他本来有机会伏击拓跋沙漠汗,却因为能力不足,错过了。

曹芳没有深究此事,反过来安慰了王广几句。

错过这次机会,对王广来说是个重大损失。对朝廷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既然拓跋力微已经出现这里,区别就不大了。

曹芳对王广说,错失机会并不可怕,抓错了机会才可怕。你就任不久,能够维持局面,不被鲜卑人所趁,就是成功。等熟悉了情况,机会还会有的。

中原的优势,本来就不在一时得失,而在持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少犯错,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会,就能大胜。

你还年轻,怕什么?活着就有机会。

王广松了一口气,感激涕零。

曹芳随即对王广说,我就不在这儿见拓跋力微了,你先带他回去,和他谈谈称臣的条件。

称臣不是带一些礼物来,说几句好话就行。

既然要称臣,就要讲清楚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讲好如何相处,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违背诺言。如果只是一个名义,没有任何拘束,称臣也没什么意思,不如保持当前形势,谁有机会灭了对方就直接动手,也不用背上违约的负担。

王广心领神会。

天子将这个任务交给他,是给他立功的机会。

能够逼得鲜卑人承担一定的义务,自然有功。万一鲜卑人不答应,将来对峙甚至出兵的机会也将落在他的肩上。

刘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没有这样的动力的。

王广再拜而退。

最后,甄毅登上了车,拜倒在曹芳面前。

曹芳打量着甄毅,脸上的笑容渐收。

甄毅汗如浆出。

过了好一会儿,曹芳才缓缓说道:“朕今天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先帝对文昭皇后的孝心,也希望你能感念先帝对甄氏的爱护,从此追随朝廷,不要三心二意。”

“唯。”甄毅连连叩头,其他一个字也不敢说。

“朝廷要强干弱枝,避免世家、豪强尾大不掉,重蹈前朝覆辙。你甄氏身为中山首富,带个头吧。这件事做好了,比你送几个女子入宫更有意义。”曹芳停顿了片刻,淡淡的说道:“朕不想将这个难题交到太子手中,你也不希望吧?”

“唯,唯。”甄毅且喜且忧。

喜的是,天子终于同意立甄瑜所生皇嫡长子为太子了。

忧的是,中山甄氏要带着支持朝廷打压世家、豪强的决定,必须分家,这难度可一点也不小。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不同意也得同意。

论名份,身为皇亲国戚,他有责任这么做。

论实力,他不是颍川荀氏、钟氏那样的大族,在朝野有深厚的人脉,暂时不做官也能活得很滋润。中山甄氏的富贵系于天子一身,天子不高兴,甄氏的富贵转眼就会烟消云散。

利害权衡,他除了紧跟天子步伐,没有其他的选择。

曹芳轻拍案几。“朕会在冀州巡幸一段时间,你抓紧时间,不要让朕失望。”

“唯。”甄毅再拜,退了出去。

——

数日后,甄毅率先宣布中山甄氏分家,凡是成年的子侄,皆析屋别居,单立户籍。

曹芳随即驻跸甄毅分得的老宅,接见甄氏子弟,赐官十余人。

正月,曹芳巡幸幽州范阳等郡,登居庸关。

二月,鲜卑大人拓跋力微正式称臣,名列藩属。双方约定开边市,鲜卑每年进贡战马、牛羊等若干,并用多余的牲畜交换必须的生活品。

拓跋力微原本打算承担兵役,以鲜卑骑士配合魏军作战,却被曹芳拒绝。

曹芳下诏,非大魏子民无权服兵役,朝廷将从幽并凉等边州挑选在编的子民担任作战任务,并给予完美的装备和训练,并在其服役期间免除相应的赋税。

立功者,子弟优先入仕。

诏书下,幽州青壮踊跃从军,征北将军府门庭若市。

三月,曹芳幸邺城,祭高陵。

四月,委任钟毓为冀州刺史,开始在冀州推行新政。

钟氏两兄弟一为并州,一为冀州,名扬天下的同时开始了无声的较量。

同月,皇后张云英产下一女,朝野欢喜的同时,不少人松了一口气。

六月,丁谧发明微型石碑印刷术,开始印制缩小版的三体石经,儒家经典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门。

太常王肃上书反对,论战再起。各地学者齐聚洛阳,争论经学、玄学得失,数月不决。

九月,曹芳下诏,在太学新增工学院,以马钧为首任院长,招集天下才智之士,研究、传授百工之技。

太常王肃再次上书反对,反复谏争无效,愤而辞职,数日后病故。

经学、玄学之争无疾而终,百工之学大兴成为朝野不得不面对的大势,虽然有不少人表示反对,但无法抵挡百工之学带来的利益,渐渐接受了现实。

与此同时,谯周的文章经由印刷之术传遍天下,蜀中争论犹烈。

不久,大将军费祎伤病复发,在忧患中去世。

作为费祎遇刺最大的嫌疑人,姜维被迫自免,辞去兵权。

至此,荆襄系实力大减,面对汹涌的蜀中民意,刘禅不得不延揽蜀中名士入朝,以缓解冲突。

但他这么做,并没有解决问题。

以谯周为首的名士、学者进而论证天命,质疑蜀汉是否有传承大汉火德的资格。

刘备当初称汉中王以及称帝时的旧事重提,蜀中一片哗然。

在谯周等人的论证下,魏承天命渐渐成为共识,刘氏在益州的政权摇摇欲坠。

——

正始十五年,吴国党争,丞相朱据与大将军诸葛恪发生冲突,诸葛恪被杀。

魏征东将军毋丘俭抓住机会,以平叛为由,率领水师出濡须坞,顺江而下,先后以优势兵力击破陆抗、朱据,仅十余日,便兵临建业城下。

吴王孙和在惊恐之中暴毙,子孙皓继位,出降,改封归命侯。

吴亡。

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惊恐不安,最终在太子太傅谯周的建议下,上书称臣。

正始十六年夏,曹芳接受刘禅请降,封刘禅为安乐侯。

至此,三国一统,天命归魏。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霸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