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 第118章 高粱酒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第118章 高粱酒

作者:cc不优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3:15:20 来源:书海阁

转眼间,就到了冬日最冷的时候。顾亮还以为这地方不会下雪,没想到一下就是一天,一天下来雪竟到了到了膝盖这么深。

古代过冬那是一个煎熬,门整日闭着,窗户也用草纸糊的密不透风。可是这冷风,无论你堵的多严实,总能发现吹进来的路子。

屋里点的火根本没停过,人只要远离一点,双腿双手立马冻的是血液不循环。躲在被窝里也是一样,根本睡不暖,一动不敢动,动一下,立马有冷风从你脚底吹进来,带走你唯一的一丝暖意。

顾亮暗下决心,明年一定要盘个北方的炕,不然就古代这御寒技术,实在是太难熬了。火堆旁虽然暖和,但是烟大,熏人眼睛,鼻孔里一会儿就黑了。就连大熊,整日的也蜷缩在火堆旁,一动不动。

厨房也很少开火,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在冬日这个火塘里解决了。上午起床煮一窝杂粮粥,扔几片咸腊肉进去调味再加一点冬葵菜就对付了一顿。这个年代连大白菜都没有,大白菜还是还是明朝才开始有的。

下午再烤几个年糕,烤几个芋头,又对付了一顿。一天两顿,吃完天差不多黑了,就早早的上床睡觉了,顾亮一个人睡,被窝里都觉得有点冷,都开始想念三叔了。

顾亮有时候在家里待不住,会带着大熊一起出去玩。大熊在顾家待了好几个月,顾老太也从不缺它吃的,此时体型已经和成年差不多了,黑色的毛油光锃亮。大熊不愧有猎犬的基因,雪地里总是看见什么都会拼命的去追,有时候是黄鼠狼,有时候是兔子。甚至有时候在雪地里刨,能发现一窝冻僵的野鸽子。

大熊带回来的这些猎物,也给这平淡的冬日增添一份不一样的惊喜。

而腊月二十四,也就是过小年这一天,顾伯喜从灵宝观中回来了。

顾伯喜的归来也让过年更有了团聚的氛围,每个人都很开心。不过顾老太倒是有些责怪,说他这么早回来,会不会惹恼灵虚道长,会让他觉得你学医不用心。

顾伯喜则解释了一下,说灵虚道长早就催他下山回家了,自己留到现在才回的,他还陪灵虚道长过了二十三日的小年。

顾老太见顾伯喜这样子说,连忙说顾伯喜不懂人情世故。灵虚道长对你这么好,你咋不知道把带回家一起过年,反正他一个人在观里孤苦伶仃的…………

而李氏见顾伯喜回来了,悄悄的把他拉到一边问:“小叔子,那灵虚道长医术怎么样?”

“回嫂嫂,灵虚道长医术可好得很啊!你看,我身上受伤的疤痕都消散了。”

“那我问你,你学了这么久可学到什么东西了?”

“目前还只知道一些基础的医术,基础的药材这些。”

“知道就好,那你知道有什么药,一吃下去就可以让人怀上吗,我这肚子好几年没动静了。”

“啊,这………”

转眼一年,寒冬匆匆而过,初春新芽忽起。融化的雪浸湿了过年的鞭炮纸屑,似是落了一地红。

虽然乍暖还寒,但是春日已经到来,顾家也进入了新的一年。

泥土混入稻草节,加入水搅拌,一块又一块的垒在那里,阳光使其干燥。

隔壁吴老太一家年前就已经搬走,剩下一个空荡荡房屋。顾家花了四两银子将其买下,不算贵,虽然破屋值万贯,但是那也只相对于自己而言。

不出半月,围墙便有一人多高了,差不多超过两米。这个高度不算太高,但是外人是别想看到里面的情况的。

桃花冲村的酒曲,顾亮已经提前制好。用糯米饭、面粉混合,再加上麦麸一起上锅蒸熟。这些东西是作为培养基,蒸熟是为了消除里面的杂菌。

然后将蒸熟的这些东西冷却,再混入选好的原酒曲,再拍成一个个脸一样大的大饼。做好这些‘大饼’后,将这些大饼放在提前准备好的黄蒿或茅草稻草这些东西中,一层‘大饼’一层草盖上去,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原本制曲是夏天比较合适,但是顾亮也等不了那么久,就在原吴老太家,也就是现在的顾家副院里进行了。用火盆升温,一天三次观察‘大饼’里面的温度。

其实这种方法不用原曲也可以制曲的,只需要加入辣蓼草就行。

经过一月,‘大饼’上面由一开始的黄霜霜,变成了泛白,这曲也就算做成了。

至于做酒的原料,顾亮想了很多种。其实只要是富含淀粉或糖分的东西都可以做,顾家光是可供选择的便有大米、高粱、豌豆、蚕豆、小麦、荞麦等等。

最终顾亮还是选择用高粱来酿酒。一是高粱酒是后世酿酒主流,自然有它的道理。二是高粱籽中的单宁等物质形成的酚类物质较多,是酒类香味的来源。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粱这东西是粗粮,比较难吃。但是耐旱产量高,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

要不去年开荒时,顾家也不会第一次就种它。去年开荒的那一片地,最后高粱也产出了三百多斤,刚好适合用来酿酒。

晒干的高粱籽用风车吹去杂质,然后过水洗去灰尘。洗净后的高粱籽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泡浮囊后高粱捞出,再放入大锅中煮熟熬烂。

这口锅是顾亮找人特制的,比正常的铁锅大了一圈,价格自然也贵上不少,足足花费了一两多。(参考了明朝万历物价《宛署杂记》和《工部厂库须知》,但是背景再往前推了一些,根据宋朝来的。)

这大铁锅放在原吴老太家厨房的灶上,高出了不少,但是也不妨碍煮东西。至于这厨房原来的锅,自然是被吴老太搬走了,要是这灶能搬走的话,估计也能被她拆走。人家说背井离乡,其实更多是背锅离家。

煮透后的高粱静静的等待它凉下来,凉下来便可以放曲了。提前做好的酒曲被顾亮掰碎后用水化开,然后均匀的和高粱混合在一起,接下来便可以装坛发酵了。

喜欢屯满粮,灾荒我不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