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 第247章 开仓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第247章 开仓

作者:cc不优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3:15:20 来源:书海阁

陈氏的娘家人不是不想早点来,而是他们那边太乱了,路上有些不安全,因此才这么晚来。

陈氏娘家也就是顾亮的外婆家,人口很是简单,除了外公外婆外,就剩下一个一个大他两岁的表哥。而这位表哥的父亲早些年上山捡茶籽被蛇咬了,回来没几天人就走了,而母亲也在她娘家人的掺和下早已改嫁,只留下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所以他们一家三口平时过的也挺拮据,这两年有陈氏的接济,也算是过的还行。不过终归家底不行,这次过来,他们只带了一只母鸡来看女儿。

陈氏一看自己母亲带的是只年轻小母鸡,便知娘家最近日子也不好过。下蛋的母鸡乡里人都当宝,送人的一般都是小公鸡或者下不出什么蛋的老母鸡。母亲带过来的母**冠正艳,最多养了不到两年,正是下蛋的好时候,这都拿出来了,说明家里实在没什么好东西拿出来了。

陈氏出于关心,问了一下爹娘说她不是年前回娘家不是带了不少的东西,足够他们三人吃上小半年的,咋家里还这么困难。

陈氏的爹娘便和她讲述了最近他们那里的事,原来自从去年交完粮税后,她家剩的粮食再加之前陈氏回娘家给的,足以支撑到今年下半年。可谁料他们那里来了一窝土匪,占山称王,将他们家的粮食搜刮去了一半,这日子也就难过了起来。要不是最近县里派人来巡视过,山上的土匪不敢出来,路上太平了,他们这才算着日子过来看望一下。

陈氏的娘家人住了不到两天,便准备回去了。陈氏心疼娘家遭了抢,日子不好过,便委托顾亮赶车送点粮食给娘家,顺便将娘家人送回去。

路上,闲着无事的顾亮便和自己外祖母聊起了她们那边的情况。得知了他们那边的土匪只是本地的几个小混混外加一些流民凑成的,抢过一次他们村后就再也没来骚扰过后,顾亮也就放心了。原本顾亮想着若真的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干脆让外婆一家搬到他们这边算了,反正外婆家人少。

由于顾亮一行人是坐骡车的,所以不能走小路,必须走大路。而走大路不可避免的要绕行,这一绕也就绕到了县城。

到了县城,顾亮便打算买点吃食,然后再赶路。多月不来县城,县城对比之前萧条了许多,就连卖烧饼、汤饼之类的小吃摊都少了不少,店铺也关了许多。相反,路上的乞丐是多了许多,在顾亮买烧饼时,眼睛齐刷刷的盯着。顾亮买完烧饼,老板还特意提醒顾亮捂好,别半路被乞丐抢走了,最近他们这边经常出这种事,一堆乞丐聚在卖吃的店铺前,一有机会就上前抢夺。他们也曾驱赶过,不过乞丐数量太多,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提醒顾客揣好东西。

顾亮买完东西,路过县衙所在的一条街,发现有不少人在那里将县衙堵了个水泄不通。顾亮随手拉了一个人问是在干什么,那人回答说他们家里没有粮食,正在乞求县令大人开仓救济。

顾亮听完就觉得这事肯定行不通,在他的印象里,这县令可不是一个好官,从他县衙里这些衙役对报案人的态度便可知。顾亮来这里这么多年,也没见过他为百姓做过什么事情,别说新修水利,盖桥修路这些造福百姓的事,就连百姓遇到冤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来报官而是自己私下解决便可想而知。就连顾家酿酒这件事,顾亮就不止一次的送过银子,可见他们县的县令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硬要说他的好,那么只有一点,那就是只要你给了钱,他就不会再找你的麻烦,这也是顾亮卖酒这么长时间来,一直没什么大事发生的原因。

顾亮只当听了个笑话,他从来不觉得官府能把平民记心里,对于上位者来说,平民就如地里的野草,无论你刀砍火烧,只要还有根在,没两年又将是一片郁郁葱葱。反正这个时代,男人是牛,女人是猪,干不完的活,生不完的娃。真要度过灾荒,还是得靠自己。

在顾亮对这些人乞求官府放粮不以为然,继续赶路时,县衙里的县令却有些惊慌失措。原因无它,全是因为县衙外请求放粮的人越来越多。

这现象从去年年底便开始了,刚开始时还只有几户人家这样做。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更多人家家中缺粮断粮,这县衙外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几百人围堵在县衙,弄的他都不敢出门。

可这放粮的事不是他说了算,最起码还得上面的英王发话才行,若是他私自开仓赈灾,别说头顶的乌纱帽,就是项上人头也不用想了。不过,就算是英王同意开仓放粮,他们县的粮仓也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拿出来。不,应该说整个江州府所有的县,粮仓里面都没有什么粮食了。

至于为什么,那自然得问他们头上的英王殿下了。他们江州府无矿无钱,除了能种地产粮外,再没有一点吸引人的地方。关键是这地也并不肥沃,对比江浙与两河地区,产的粮也远远不及。而英王骄奢惯了,来到他们这种地方,没少从底下这层官员手里搞钱,虽然明面上都是他们‘孝敬’的。一次两次还好,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孝敬的钱从哪里来?于是这粮仓也就成了一个香饽饽。前两年风调雨顺,粮仓还能剩不少粮食,可去年一干旱,这粮仓里面的粮早就只剩下最上面浅浅一层,拿来唬人的粮食,根本不可能拿来救济百姓。

此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仅限于他们这群县令知晓。那便是去年英王殿下曾向圣上呈报过江州旱情,圣上体恤民情,亦心疼英王初至封地便遭遇此旱情,故而减免了不少赋税。不过这事也只有他们自己人知道,因为江州府的百姓还是按照往年足额交的,这多出来的赋税钱自然是………

就在吴县令焦躁不安,胡思乱想时,门外一声呼喊振奋了他。

“大人,大人,英王殿下那边来信了。”师爷攒着一封书信,着急忙慌的喊着。县令大人等英王的消息已经等了几日,所以师爷作为县令大人的狗腿子,在收到信的第一时间,还未见到县令大人的面,便用尽了吃奶的劲喊,生怕县令大人晚一秒知道。

吴县令接过信,并不背人,急忙拆开信封开始看起来。吴县令看着信,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张开了,后面更是是越读越高兴,越看越兴奋,嘴角都要咧到眼角了。同时,嘴里忍不住的说着“妙啊、妙啊”。

刚看完信,吴县令大手一挥,吩咐道:“师爷,你去通知一下,就说本官心系民间疾苦,体恤百姓,特下令三日以后,开仓放粮…………”

喜欢屯满粮,灾荒我不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