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 第436章 码头修建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第436章 码头修建

作者:cc不优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03:57 来源:书海阁

说是要修码头,但顾亮并没有急于开工,古人讲究日子,正月前几天是没人愿意破土动工的,最起码也等过了初十或者月半。 这段时间各家是要忙着休息、拜年走亲戚的。

说到走亲戚,现在的兰溪村各家是没有亲戚可走的,更不要说留宿亲戚家了。大家都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睡醒一睁眼便能瞧见其余几个本家,实在不用太客气,各家相互之间拜一拜也就完事,一天时间便走完了往年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走完的流程。

和村里其他家一样,顾家在福州也没有亲戚要走,唯一需要拜访的许家,顾亮在回山上前就已经将年礼给曹氏和许灵均各送过去了。

许家是做官的,年后前去拜年的不用想便能猜到会有多少人会去。毕竟,有权有势的人家门口少不了巴结的人。

再说了,这顾家与许家之间,既不存在姻亲关系,彼此间也算不上是什么旧相识。尤其是如今许家当家作主的那位许通判,对顾家以及他们这些老乡一直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如此情形之下,顾亮又何必眼巴巴地凑上去拜年呢?即便当真硬着头皮去了,也只能混迹于那一众妄图攀附关系、谋求好处之事的人群当中罢了。这样一来,不仅不会让对方高看一眼,反倒显得自己过于谄媚巴结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好好在山里过个好年,好好的休息一下,反正山下的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在年前,医馆停业前顾亮就去了趟许府,将年礼以及与曹氏的分成给她了,并提前说明了自己不会登门拜访的事。曹氏知道丈夫对于顾家以及同乡的态度,所以很爽快的表示让顾亮回家好好休息,不必登门拜访,过年人多事杂,即使顾家来人了她也不一定招呼的过来,与其到时候冷落了他们,不如直接不来,反正他们双方知道彼此的心意就行。

而医馆,顾亮也让蔡云州帮忙守着了。他家人就在福州城里,年夜饭随时可以回去吃,让他守着店再合适不过了。再加上对他家知根知底,又有他堂叔蔡管家在,顾家的人也很放心让他守店。这几个月里蔡云州在医馆的所作所为顾亮与三叔二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叔侄二人十分认可他的能力,便给他加了月钱,让他来年好好干。

不得不说,福州在冬日真是个好地方,对于穷人来说比在江州舒服多了,因为温度高一些,不仅不用被冻手脚皆生疮,就连在吃饭上面都能剩下不少粮食,

原本顾亮是准备过了月半元宵节后再开始建码头的。因为今年是第一年,刚开荒出来的地也没有打整好,再加上等天热了村里人还要忙着盖房子没多少空闲,所以大家决定第一年还是先只种一季稻子,等明年再按照当地种两季。如此一来,村里人也只有刚过完年这段时间才有空闲,抽出人力建码头。只不过令顾亮没想到的是,建码头这件事村里人比他都积极,年关刚过没几天就在不停的问什么开工。

村民急着开工建码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顾亮说了,村民帮忙建码头是会给工钱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又不像在江州天气冷到不愿意出门,还不如找个活路干弄点钱,到时候建房子手头也会宽裕点。

关于建房子这件事,兰溪村各家已经选好了宅基地,还是按照老样子,将自家宅基地选在了山脚下或山腰上,这样不仅方便排水,而且还不会侵占田地,一举多得。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山脚、山腰地方不够大,只能这里建两家,那里建三户,比较分散。不过这也没办法的事,山里人建房子就是这样,平坦的好地大家都想着拿来种田种地,毕竟什么时候填饱肚子都是头等大事。

建房子是件大事,即使土砖、木材这些材料都能自行准备,但是所需的花销依旧不少。现在的兰溪村除了顾家,其余人家现在可谓是兜比脸还要干净。别说是盖房子这种大工程了,就算是每日简单的一日三餐,也都全靠着曹氏好心的接济以及顾家不时的出借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对,顾家是借不是接济,尽管顾家现在又酿起了酒,酿酒剩下的酒糟重量非常可观,能拿来养活不少人,但顾家并没有免费提供给村里人,即使村里人现在亲如一家。原本顾老汉是想拿着酒糟免费给村里人,毕竟这么多的酒糟他家又吃不完,酿酒剩下的人酒糟也都是粮食,拿来喂猪养鸡又太过于暴食天物。

然而,顾老汉这一善举竟然遭到了顾亮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在顾亮心中,始终铭记着一句古训:“升米恩,斗米仇”。顾家的人向来心地善良,尤其是顾老汉,对村里的人们施以援手已不是一次两次,但如果连吃饭这样的基本生计都要大包大揽下来,不仅对于顾家来说多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对于村民来说也绝非好事。

若是这样做,村民们极有可能滋生出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的不良心态。更糟糕的是,如果哪天顾家不再免费赠送酿酒剩下的酒糟,那些曾经受惠于顾家的人或许会心生怨恨,觉得自己受到了亏待。毕竟,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复杂多变。不过顾亮不同意白送,并不代表他不愿意帮助村民,村民现在不是没粮又没钱嘛,那他家可以赊啊!通过低价将酒糟赊给村民,一来可以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让他们能挺过今年;二来他们身上有了债务,能激励他们,让他们种田干活更加勤快,就和后世背着房贷的牛马一样。三则是让顾家不会太吃亏,村民们自力更生,不会产生依赖心理,也不会让顾家陷入无休止的施舍与被埋怨的困境之中。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顾亮是有良心的,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榨干同村人,而是选择了一种对双方都好的模式。毕竟与其处心积虑的榨取底层百姓的骨血,不如去赚富人的钱,这也是他做白酒生意的原因。所以,顾家卖给村民的酒糟价格极低,价格不足市面上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他还没收任何利息,只需要在免税的五年内还清便可。顾亮将这个办法不仅用在了解决粮食问题上,还用在了盖房问题上,村民不是没钱盖房嘛,他们顾家可以借钱给村民,同样的,也还是无利息,在五年之内还清。

虽说有了顾家解决了村民盖房用钱问题,但村民对自己还是有分寸的,每家都不敢多借怕自家还不起,没有一家超过十两,二十多家加起来也才刚过一百两,这点银子对于顾家来说还是能够负担起的。

但借来的银子终归是要还的,所以在顾家提出要修码头提供工钱时,村民一个个的恨不得大年初一就开工,哪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规矩那都是吃饱了活下去才有的东西。

抵不过村民的热情,原本准备过了元宵节在开工的顾亮,在正月初八便开始了修建码头,而在开工的第三天,顾亮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喜欢屯满粮,灾荒我不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