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 第446章 地基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 第446章 地基

作者:cc不优秀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03:57 来源:书海阁

随着二十五根木桩一一打进沮泽地,建设土楼的第一步也就顺利完成。

二十五根,不多不少正好对应了兰溪村到福建落户的二十五户人家。

这二十五根木头早在兰溪村人刚来到鸡爪山下时便已砍下了,为的就是日后建房时拿来当横梁用,谁成想横梁没用上,竟都拿来做成了地基。

横梁拿来打地基,此举确实有些暴殄天物。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想要木头顺利钉进这烂泥地里,就必须选择长且直的木头。但又长又直的木头哪有那么多,百来棵树里才有可能选中一株。更何况拿来做横梁的树种还有要求,香椿木是最好的,杉树、榆木、槐木这些也都不错,质地坚硬有韧性,最适合拿来承重。但像是泡桐、桑木这些就不行了,质地松软易折先不说,光是容易遭虫蛀这一条就不行。要不是鸡爪山上长有一片杉树林,兰溪村这二十五根木头还不一定能凑齐。

这整整二十五根木头在正式被打进地面之前,无一例外都经历了一场独特的“洗礼”——通通都被熊熊烈火燎过一遍!火势凶猛,火苗舔舐着每一根木头的表面,直至它们被烧成一片漆黑,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黑炭。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看似不起眼的一层黑炭,对于木材而言它起到了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木材的优点不用多说,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易腐、易裂、易变形。但有了这层黑炭,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能得到质的飞跃,所以这一步是有必要的。

在打桩的这些天里,塞班师傅一直待在现场,为的就是亲自把关。建房子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好地基,可偏偏兰溪村要建的房子偏偏选在了一片最不能拿来当地基的烂泥地上,虽说兰溪村人想的稳固地基的法子确实不错,但想法归想法,实操归实操,法子能不能行的通还得现场验证一番才行。

对于打地基这件事,饶是赛班这种有了多年建房经验的老都料心里都没底。在打桩之前,他还特地来了趟兰溪村实地考察了一番。在踩到软绵绵如同棉花一样的地面时,赛师傅的心都凉了半截,心中很是后悔接下了这个工程,觉得自己老都老了,何必要因为对建筑的热枕来膛这趟浑水呢,这一不小心还容易将自己在业内的口碑给砸了。

但答应了人家也没得反悔的余地,不然自己在通判大人面前也不好说,所以赛班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看到木桩在被村民扶起来的一瞬间竟由于自身重量直接陷入地面接近两尺时,塞班师傅差点两眼一黑去见了阎王爷。

不过这也不怪赛师傅胆子小,因为用木桩打基地有一个预制条件,就是这木桩在完全打入地下前,这木桩是要接触到烂泥地底下较为坚固的土地的,不然再多木桩钉下去也无意义,到时候在这种地基上的房子就像水面上的浮萍,根系扎不进泥里,风一吹就散了。

看着木桩周围滋哇乱窜出的水时,塞师傅几近崩溃,不过还好,赛师傅稳住了心情开始了一场豪赌,命令兰溪村的村民一锤一锤的往下砸,他就不信了接近三丈的木桩,碰不到这烂泥地的底。

现实告诉赛师傅,他赌赢了,在木桩钉入底地下快两丈深时,再往下砸就显得异常的吃力,甚至砸了半响,木桩也不下去分毫。而这便意味着兰溪村这片烂泥地差不多有两丈厚,他们打入地下的木桩只要比两丈长便能达到效果。

随着第一根木桩顺利探底,赛师傅立马有了信心,随之第二根、第三根……直至二十五根‘横梁’被兰溪村人集全村之力同时打入地下,至此建设土楼的第一步就此完成。

但这只是建设土楼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九十九步要等着兰溪村人去干。这二十五木桩只是地基的主地基,接下来兰溪村的人还得继续往要建土楼的位置钉入更多的木桩,然后再通过在上面铺盖一层横木来搭建平台,至此土楼的地基这才堪堪完成。

光是打地基这件事,兰溪村人和全村一百多人之力,用时快两个月才完成,这要是换成盖普通的屋子,两个月,估计上梁都上完了,哪像现在这样子,吭哧吭哧累死累活干两个月,才为房子打好基础。

不过建土楼虽然所花费的时间长、干的也辛苦,但兰溪村的村民却精神头十足,嘴里从来不喊一个累字。

对于兰溪村村民来说,顾家出银子,他们出工,建完土楼他们一家能得一列房子,这就相当于是顾家免费出银子帮他们建房,这种好事天底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喊累。更何况,建成的土楼有好几层楼高,以前住楼房都是大户人家才住的玩意,现如今他们也要住上了,大家更是干劲十足,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时辰,早日建完这土楼。

全村男女老少齐上建土楼这件事顾家是除在外的,毕竟他们是出钱的主,更何况他们还有更要紧的事。

在兰溪村人全力打地基的两个月里,顾家人也是马力全开,全家人齐上阵,就是为了白酒产量再高一点,能赚更多的钱。

如今他们家所酿造的药酒已然在福州城打出了名气,成为了城中那些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们相互往来时不可或缺的珍贵礼品。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宴请宾朋,又或是自我犒赏,甚至是用于疏通关系、上下打点之时,这同济堂的药酒都成了首选之物。倘若哪户富贵人家未曾备有两瓶同济堂的药酒,恐怕都不好意思对外宣称自家乃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如此一来,顾家的白酒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恰好顾家此时需要挣更多的银子来盖土楼,这白酒产量更是要提上来。

而且顾亮的长期规划里,日后的他家的药酒还要走平民路线的,回归他作为药酒的本质,将其往治疗跌打损伤、风湿肿痛上靠的,就是为了防止哪一天那些富贵人家清醒,意识到药酒起作用的在于药,而不是酒,药酒作为补阳补肾的热度散去,自家的药酒也不至于落个无人问津的地步。而现如今要想实现这项远大计划,这白酒也得有富裕才行。

喜欢屯满粮,灾荒我不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屯满粮,灾荒我不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