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除夕夜宴,暖宝等人可谓是收获满满。
回到王府后,照例要守岁。
于是,前厅里便出现了以下画面:
长辈们围着火盆坐一堆,晚辈们则各自分散,坐在超大的地毯上,开始数红封。
几个长辈呢,钟大夫和花婆婆依旧若无旁人地斗嘴,温眉和逍遥王妃二人,则姐姐妹妹好生亲热。
至于上官轩和逍遥王嘛,气氛就有点古怪了,不过眼下这种时候,倒也没人管他们。
众晚辈嘛,托了暖宝的福,今年大家伙儿的红封都是用布袋子装回来的。
这会儿,他们已经将布袋子里的红封倒出来了,一个一个慢慢拆。
久不久的,还会传来一些有意思的对话。
比如……
魏倾华:“我这个是二十两的。”
姜姒君:“我也开了一个二十两的。”
暖宝:“我开了四个,都是二十两的。”
魏唯华:“哇,我这个是五十两,姐姐,我把这个五十两的给你。”
上官子越:“不用,我连开了两个一百两的,都给暖宝。”
上官仲景:“大哥,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有两个弟弟?”
上官清之:“我已经长大了,大哥你把那两个一百两的给暖宝妹妹吧。”
上官仲景:“呵,二哥,就你清高!”
比如……
暖宝:“天啊,我居然开了一个一千两的。”
魏唯华:“天啊,我姐真厉害!”
魏思华:“这有什么的?你二哥还有两万两的红封呢。”
上官仲景:“思华兄,你是指我爹给大家伙儿发的银票吗?你有我们也有啊。”
上官清之:“思华兄,你是不是还欠着暖宝妹妹十几万两银子啊?”
上官子越:“二哥,我建议你先还暖宝两万两,祁婶不会让你和两万两一起过夜的。”
又比如……
魏倾华:“小辣椒?”
姜姒君:“干什么?”
魏倾华:“你一共有多少红封了?”
姜姒君:“我一共有……哎?我一共有多少红封来着?不行,我得重新数一遍!”
魏倾华:“小强啊。”
魏唯华:“三哥,我在。”
魏倾华:“你一共有多少红封?”
魏唯华:“我还在数啊,到目前为止,我一共……我忘了!”
魏倾华:“清之兄,仲景兄,你们一共……”
上官清之:“别问,数完再告诉你,呃,我数到哪里了?”
上官仲景:“完了,重新数一遍吧!”
魏倾华:“子越兄,你……”
上官子越:“闭嘴。”
魏倾华:“暖宝?”
暖宝:“滚!”
……
过年真正热闹的,并不只有除夕。
大年初一这日,是逍遥王府真正派发红封的日子。
为了能有红封派,钟大夫和花婆婆又各自找上官轩跟温眉拿了些银子。
对钟大夫和花婆婆,上官轩夫妻俩是从不小气的。
一给,就给了五十万两。
嗯。
钟大夫五十万两,花婆婆五十万两,足够他们给自己的干儿子干孙子干重孙发红封了。
至于为何这么大方?
这就得说起钟家和花家了。
这两家,世代都为上官家效力。
由于平常都不下山,山庄里又有吃有喝的,每年还会发新衣裳,所以钟大夫和花婆婆也好,他们各自的先辈也好,几乎都是不花钱的。
不花钱就算了,每个月账房那边给山庄里的人发月钱,这两家的人都懒得去领。
基本上,都是需要用钱了才会去找上官轩和温眉拿。
再加上他们为山庄付出了不少,劳苦功高,上官轩和温眉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而他们,拿钱也拿得心安理得。
银票一到手,立马就开始包红封了。
每个孩子都发一万两,出手别提多阔绰。
当然了。
再阔绰,也越不过上官轩和温眉。
这夫妻俩啊,除了除夕夜宴上给孩子们发了两万两银票后,大年初一又单独给王府里的孩子重新发了一次红封。
这一次是真的红封,有红荷包的。
每个红荷包里,都装了五万两的银票!
好家伙。
这可把孩子们都乐坏了。
其中,魏思华最高兴。
除夕夜守岁的时候,幸得上官子越提醒,他连夜就把两万两银票给了暖宝,先还了一部分。
以至于后来逍遥王妃让孩子们上交红封时,他成功躲过了一劫。
两手一拍:“嘿,我没有红封,我都还给暖宝了。”
逍遥王妃见状,也拿他没办法。
只能宠溺道:“你这个大滑头!”
大滑头可不仅只滑头一次啊。
这不?
小的红封他都留下了,打算用来应付自家老娘。
大的红封嘛,刚到手没一会儿,立马就还给了暖宝。
上官轩夫妇给的五万两,还有钟大夫和花婆婆分别给的一万两,一共七万两,全部给暖宝。
还不忘感叹一声:“还债,真是快乐啊!”
不过……
他的快乐并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第二天逍遥王妃问孩子们要红封,他拿出来的数目跟魏倾华等人相差甚大。
一问之下,才知道魏思华又耍滑头了。
于是,逍遥王妃命他写了一张欠条,让他以后记得把账给填上。
这让魏思华郁闷了好几天。
——家人们,谁懂啊?
——我娘让我自己给自己写欠条,自己填自己的账!
除了魏思华这一小插曲,逍遥王和逍遥王妃也挺惶恐的。
得知上官轩夫妇和钟大夫、花婆婆包了这么大的红封后,他们立马就把几个人叫到一起。
夫妻俩那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啊,不断给几个人灌输一种‘红封只是图个吉利’的思想,随便包个几两几十两意思意思就行,不用这么大手笔。
甚至,还想把他们封给孩子们的红封给退回去。
结果,壕无人性的几个人哪里会听啊?
你说归你说,我只管点头,大不了就承诺一句,明年不包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