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说到此,又伸手擦了擦眼角。
可逍遥王妃和段青黛看得清楚,她眼角根本就没有眼泪。
二人对视一眼,越发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而这时,杨氏又提起了姜姒君:“多谢太子妃娘娘和王妃娘娘来看我家婆母了,若我家婆母知道你们来过,肯定很高兴。
就是姒君那丫头,她怎么没有回来?若她能回来一趟的话,兴许我婆母的病就好了。”
逍遥王妃哪能不知道杨氏的意思?
无非就是暗指姜姒君不孝顺。
于是,想了想道:“逍遥王府的下人都守规矩,从不乱嚼舌根,不该说的话那是一句都不会说。
姒君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姜将军已经出事儿了,更不知道姜老夫人病重。”
说完,逍遥王妃又道:“这是我的主意,还望将军夫人莫怪。
姒君的性子你是清楚的,若让她知道自己的爹爹和祖母都不好,指不定还得闹出多大的麻烦。
况且,姜将军的事情不是还没有定论吗?兴许过两日就有好消息传来了。
而姜老夫人这边,待会儿让青黛去看看,说不定还有转机呢?”
姜姒君跑去边境找姜将军的事情,逍遥王府瞒下来了。
就怕杨氏知道了以后,会在暗中做点什么手脚,毁了姜姒君的名声。
不管怎么说,姜姒君今年也有十一岁了。
若让外人知道她偷偷离家,还不知得把她说成什么样子。
姜姒君有孝心,自然是好事儿。
但最终这个孝心是会受人赞誉还是诟病,还得分情况。
如果姜将军平安归来,那么姜姒君千里寻父的事情,就会成为京都城的佳话。
因为那时候,姜将军在京都城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人人都想着巴结姜将军,哪里还敢乱说话?只会把姜姒君高高捧着。
反之,若姜将军没有平安归来,那么姜家就要走下坡路了。
不管老将军和姜将军为蜀国做过多少贡献,付出过多少血泪,也不管皇上如何补偿姜家,姜家的势力都会大不如前。
这时候,没了亲生父亲当靠山的姜姒君,自然就会被人挑毛病。
即便一开始,没人想去诟病一个孩子,也架不住杨氏暗中引导。
逍遥王和逍遥王妃虽然会护着姜姒君,可他们到底不是姜姒君的亲生父母,难免会有纰漏。
逍遥王妃是个细心的人,任何细小的事情,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她都会考虑到。
段青黛听出了杨氏话中的意思,也听出自家姑姑在维护姜姒君。
于是,缓缓开口:“不让姒君知晓这些事情是对的,她年纪还小,知道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平添忧伤。
姜老夫人的身体好与不好,在于她能不能想通,够不够坚强,而不是孙女回不回来看她。”
说罢,段青黛又看了杨氏的儿子一眼,继续道:“本宫听说,姜老夫人最疼的就是姜公子了。
若见了孙女就能让病情好转, 那有孙子在身边陪着, 岂不是很快就能痊愈?”
杨氏虽不聪明,但也不是极其蠢笨的人。
逍遥王妃和段青黛话里有话,让她感到尴尬不已。
她这边说姜老夫人是听了下人带回的消息才昏倒的,逍遥王妃那边就说王府的下人懂规矩,不乱嚼舌根。
这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说她治家不严,将军府的下人没规矩吗?
她前头刚说,如果姜姒君能回来的话,姜老夫人的病情就会好转。
结果,段青黛就来了句,姜老夫人的好坏与孙女无关。
这是想告诉她,休想把姜老夫人身体不好的原因赖到姜姒君身上!
杨氏心里有些恼。
她真想不明白,姜姒君那个丫头究竟有什么魔力?竟能让皇室的人都护着疼着!
“唉,太子妃娘娘,王妃娘娘,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啊!”
杨氏知道今日这眼药是上不成了,只能唉声叹气,转移话题:“听到我家将军出事儿的消息时,我都险些撑不下去了。
可我婆母已经倒下了,我和将军的儿子又这般小,若我再倒下的话,将军府恐怕要乱套啊。
我知道,王爷一直深得皇上信任,太子殿下也最得皇上重用。
今日王妃娘娘和太子妃娘娘就算不来,我也得厚着脸皮求上门去。
你们知道的消息肯定比我多,我想问一问,我家将军他……他能平安回来的吧?”
说罢,不等逍遥王妃和段青黛回答,杨氏又道:“还有……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家将军回不来了……
你们别误会,我没有诅咒我家将军的意思,他是我丈夫,我自然是希望他能平安归来的。
但……但是凡事儿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我身为将军府的夫人,得提早做打算啊。
如果说将军回不来了,皇上能不能做主,下一道圣旨,让我和将军的儿子继承将军府?”
言毕,杨氏摇了摇嘴唇,叹气道:“唉,你们知道的,老将军妻妾成群,儿子不少。
虽然在老将军走后,他们都已分家,平时也鲜少跟将军府往来。
可现在将军才出事儿几日,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不仅是将军的兄弟们出来闹,就连将军的几个叔叔都要来分些东西。
婆母病倒了,我一个弱女子带着一个稚子,实在是……”
“你的意思我明白。”
逍遥王妃点点头,打断了杨氏:“独子继承家业,这是亘古不变的事情,哪轮得到别人来?
若真到了那一天,莫说皇上会护着你们母子,就连老百姓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看你们被欺负。
只是你也别太担心了,姜将军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会平安回来的。”
说罢,逍遥王妃便缓缓起身:“当下之急,还是先把姜老夫人的病给治好吧。
姜老夫人是个有主意的,素来又疼爱你这个儿媳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