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暴富,从忽悠老爸挖山参开始 > 第237章 老兵回家

重生暴富,从忽悠老爸挖山参开始 第237章 老兵回家

作者:星月齐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2:41 来源:书海阁

一文博爱基金会成立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国范围内的退伍老兵进行摸底。

这是一项极其浩繁而费时的工作,好在通过吕市长的关系,齐文与国家民政部门搭上了线,从他们那里调取到了不少退伍老兵的资料。

从现有的资料看,我们国家大部分的老兵还是能够做到老有所养的,国家在这方面也一直在努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因此,齐文把基金会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那些孤寡老兵以及因各种历史原因得不到国家政策照顾的抗日老兵上。

于文章老人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是当年华夏国抗日远征军中的老兵了。16岁参军入伍,担任华夏国远征军独立工兵营战士,曾参加过缅甸反攻,密支那战役等等。

华夏国远征军是当年二战期间,华夏国民政府出兵缅甸,协助盟军对抗小日子国侵略的一支部队。

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在全面抗战中,云南是华夏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以及中印公路的所在地成为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我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 。

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1941年,小日子的部队切断了除滇缅公路之外的所有补给线,并开始进犯缅甸,打算切断国内全面抗战唯一的路上补给线,掐住华夏国的脖子,打击全国抗战的信心。

为保证反法西斯同盟援华物资顺利运往中国,1942年,国民党政府正式组织华夏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配合英军守卫缅甸保护滇缅大通道畅通。

因为当时这是华夏**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国民政府高层极为重视,由老蒋的嫡系第五军、第六军担纲主力,**唯一机械师第200师担任先锋军,入缅作战。初期,远征军表现非常好,体现了充分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

然而,因为英军的自私投降,导致整个战局急转直下,远征军全线崩溃,不得已开始撤退。

但凶残的日军却不打算放中国远征军回国,他们切断了中国远征军回国的通道。当时一些军队跟着美军前往了印度,而绝大多数远征军的将士,则跟着国民政府的杜将军选择了一条无比凶险的回国之路——穿过一片名为野人山的原始森林回国。

远征军残留的大部撤到了云南,途中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和日军的围追堵截,出现大量伤亡,损失惨重。

10万远征军将士,最终回到国内的不足区区两万人,而这两万人,除了一部分不愿意参加内战而滞留在了中缅边界外,其余的将士又被迫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中,很多人没死于抗战,却死在了内战之中,残留下来的寥寥无几。而且这一小部分人也因为政治原因在改革开放前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相关政策待遇迟迟得不到落实,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才逐渐开始重视起这部分抗战老兵的优待政策来,尽管阵营不同,但当时这批人确实也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贡献。

为此,齐文安排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专程去了云南腾冲,实地调查走访当地的远征军后裔,搜集汇编当年抗战阵亡将士名录,帮助当年流落缅甸的远征军重新回归祖国怀抱,齐文还特意为这次公益行动起了个名字,就叫“老兵回家”行动。

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寻找,一文博爱基金会共找到了98名当年的抗战老兵,他们基本都在当地结婚生子,繁衍生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部分老兵自然老去,还有一部分老兵因为当地生活条件所限,晚年生活比较困苦,但是他们大都选择了默默地自力更生,这其中,生活在腾冲乡下的于文章老人最为典型。

当他的事迹和资料送到齐文手中时,齐文看完后肃然起敬,当即决定,亲自去腾冲一趟,看望这位抗战老兵代表。

资料上显示,于文章老人今年已经92岁了,曾经育有一女后来远嫁,老伴离世后,他独自一人生活。当齐文带着齐亮他们来到他位于腾冲乡下农村的小院时,老人正在院里劈着柴火,佝偻的身影,看起来有些心酸。

看到有人来了,老人直起腰板,眼神疑惑地扫了一圈,很快认出了基金会的李副理事长。他这段时间一直在腾冲,于文章老人家他也来过几次,因此老人很快在这一群陌生人中认出了他。

“于老爷子,我们又来看你了。”李副理事长见状扬了扬手里的保健品,大声开口招呼道。

“小李,你怎么又来了,我的事上次不都跟你讲完了嘛。”于文章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斧子,搓了搓手说道。

“老爷子,这次不一样的。我们基金会的齐总理事长听说了您的事迹后,很受感动,因此专程来看望您老人家。这位就是我们基金会的齐文理事长。”李副理事长介绍道。

“老爷子,你好,我是齐文,是一文博爱基金会的创始人,也是这次老兵回家行动的发起人,我来看你了。”齐文上前两步,双手握住了于老爷子那双粗糙的大手。“嗯,我听小李说起过你。”老爷子有些不太习惯地握着齐文的手,略带腼腆地说道。

“走,我们进屋说吧。”李副理事长看来对老爷子的家比较熟,拎着东西向屋里边走边说道。

“咱们来的人太多了,屋里可能坐不下,这样吧,你们把慰问品放进去,然后找几个小板凳出来,咱们就在院子里坐着唠吧。”齐文看了看四周说道。

“好。”齐亮和李副理事长几人很快进屋,拿了几张小板凳出来,但还是不够坐的,剩下的人只好找了几个木头桩子,大家围坐在于文章老人和齐文身边,听两人唠起了往事。

“老爷子,您老家是哪里人呀?”齐文随意问道。

“湖南邵阳人。”于文章老人看起来记忆十分清晰。

“哦,你们当时那批远征军是不是湖南人比较多呀?”齐文突然想到了前世那部着名的电视剧,里面有个小湖南兵,还有他那句“中华要灭亡,湖南人先死绝”的名言。

“对的,我们当时的长官就是湖南人,所以底下当军官的、当兵的也是湖南人多,也有贵州呀、广西呀其他地方的人。”老人回忆道。

“那您当时参加过什么战役呀,能给我们说说具体情况嘛。”齐文很想具体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因此开口询问道。

提起往昔峥嵘岁月,老人明显精神头好了起来,眼神中带着光彩说道:“参加的战役很多呀,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收复腾冲松山那次,那是44年的9月7号还是14号来着?对了,光复松山是7号,光复腾冲是14号,年纪大了,有些记不清了。那两次战斗打的很惨烈呀,当时我是工兵营的班长......”

随着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一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呈现在了院子里所有的人面前。

抗日战争,可以说是华夏民族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从东北抗联,到中原大地,再到缅甸远征,无数华夏儿女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抵御着外来的侵略者,涌现出了很多像于文章老人这样的英雄人物。

听完老人的讲述,齐文眼角已然泛起了泪花。他猛然起身,整了整衣装,面色庄重地抬手向于文章老人敬了个军礼。

这个时候,没有比敬礼更适合表达齐文的心情了。虽然他身上既没有着警服也没有着军服,但是前世警校训练留下的记忆还在,因此,这个敬礼齐文敬的很标准。

齐亮等人也感同身受,跟着齐文起身一起向老爷子敬礼,虽然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是有样学样,主要大家想表达的心情是一致的。

老爷子见状,也起身回了个军礼,动作熟练的像刻在了骨子里。

齐文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跟周围人说道:“看看,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脊梁,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作为晚辈和后来人,我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还要不忘给予这些老英雄和老兵们关怀,让他们能够度过一个有尊严、有温度的晚年,这是我们的责任。”

喜欢重生暴富,从忽悠老爸挖山参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暴富,从忽悠老爸挖山参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