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三十九章 旗开得胜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三十九章 旗开得胜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53:15 来源:书海阁

外姑婆王氏次日与钟会王沈同行,要返回长安。

王氏临别时,声称这次回到长安之后、便不好再来武功县了,叮嘱秦亮照顾好自己。

但秦亮无法确定、外姑婆还会不会来,因为之前她已经来过三次,每次都是这么说的。然而过不了多久,她又能找到理由、前来看望秦亮。不过每次都只敢呆一两天,她还是担心别人怀疑。

待到王金虎抵达关中时,已是六月间。

三叔王金虎有酗酒的习惯,但这次秦亮不用担心自己的酒量。宴席就是为了给王金虎接风洗尘,好几个属官、武将都算地主,可以陪他喝个痛快。

到第二天早上,大伙再次到邸阁前厅见面,才终于谈起了正事。

刚到的人、心情往往比在关中呆了几个月的秦亮更急,王金虎问道:“仲明打算何时攻打汉中?”

秦亮回顾左右,除了卫将军掾属、两个参军,便是军中大将。有王金虎、杨威、熊寿等,秦亮便道:“暂定下个月上旬。屯田种的麦子差不多熟了,收了麦子再去。”

春小麦比冬小麦的收割时间要迟一些,但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要提前不少。

王金虎愣了一下:“关中有囤粮罢?”

秦亮道:“当然有,伐蜀的难处一向不是粮草,而是粮草运输。”这时他解释道,“最近秦川那边常下雨,雨后山路湿滑,不利行军,等一个月出发更好。”

王金虎这才点头道:“有道理。”

过了片刻,王金虎又不禁沉吟道:“据说姜维已把兴势山敞开了,但拖得太久的话,他会不会再派兵修筑营寨工事、把我们堵在傥谷?”

秦亮想了一会,简单地说道:“不会。”

但这种事其实说不定,姜维的脑袋长在他自己脖子上,秦亮没法替他做决定。

不过秦亮又想起了在芍陂之役前的心情。他曾当众推测吴兵要来,所以很期待吴军真的要来进攻、以验证自己的先见之明。

如同此番姜维主动敞开兴势、费劲修缮城池,他的看法自然是魏军会趁势去攻;如果秦亮不去,说不定姜维反而会感到失落。

人们都有一种希望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姜维大概也不例外罢?

当然如果姜维反悔了,又重新修复了兴势防线;那时秦亮劳师动众,可能要白跑一趟。在秦川的关键地势上、只要蜀军死守,确实很难被突破。

到时候想骂娘的人,应该就是秦亮了!

秦亮沉默了一阵,好像是说给自己听似的,“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太执着,心急容易被人算计。”

他环视左右道:“先叫各部将士安心收麦罢。”

杨威等人抱拳道:“喏!”

武功县城外那块麦地,秦亮已经很久没去管了,最后一次去拔草,还是陆凝带来成都消息那天。当时的麦苗绿油油一片,高度刚到膝盖;不过后来是有人去照料的,侍卫们会干施肥、浇水、锄草之类的活。

秦亮估摸着这会麦子该成熟了,方才临时起意,打算亲自去看看。

本来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不过当初流了那么多汗,秦亮还是想去瞧一下成果。

今日去地里的阵容依旧不俗,几个将军,还有钟会、辛敞、王沈等士族子弟。不过只要有兴致,人们做事、也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用处。

好比曹爽喜欢带着朝廷重臣出去狩猎,那点猎物对于大将军又有多大的用呢?无法是图个心情而已。

天气晴朗,艳阳高照,田地里非常炎热。秦亮依旧沿着田垄,朝麦田中间走去。果然侍卫们照料得不错,田间的杂草不多,麦穗已经变得金黄。

没一会,远处的大路上有数骑过来了。周围警戒的甲士观望了几眼,没有什么反应,估计是认识的人。

果然等两个人下马、步行到南边的小路上时,秦亮也看清了来人,原来是邓艾和陈泰。

只见邓艾戴着一顶草帽,秦亮便转头对身边的人笑道:“士载更像是来侍候庄稼的人。”

几个人转头看向邓艾的草帽,立刻明白了秦亮的揶揄,一行人发出了几声“嘿嘿”的讪笑。

两个刺史沿着田垄走到麦地中间,站定了见礼。大伙便又相互揖拜。

邓艾与王金虎见礼时,话也多说了几句,大概是因为王金虎刚来西线的缘故。

邓艾道:“我听说、说骁骑将军……在路上了,便先赶到、到长安。今日果然得见,幸会。”

王金虎拱手道:“幸会邓使君。”

大伙寒暄了一阵。秦亮伸手在麦穗上捏下两粒麦子,放在手里观摩了一番,回头道:“这块地的麦子可以割了。”

杨威附和道:“收割之后,若是天气还像今日这么好,麦子几天便可装仓。”

秦亮忽然想起了曹爽伐蜀时、山谷里坐地大哭的民夫,他立刻把麦粒用力握在了手心里,目光从陈泰和邓艾脸上扫过,说道:“传令各地官员,民壮运粮时损失了骡马,一匹牲口只赔一石麦或粟。除非有确凿证据,有人故意害死了骡马,那便全赔。”陈泰立刻道:“将军仁义。”

钟会笑道:“这个法子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便不愿好生照料。但是一石麦,那也是自己的麦阿。”

钟会确实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秦亮还是不太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秦亮接着说道:“只要我军能拿下汉中,所有参与伐蜀的人,包括民壮、兵屯、中外军,田税全部减半,连续三年。有功将士,则论功行赏。”

诸将纷纷揖拜道:“得令!”

秦亮又道:“诸将可以在各营宣讲,我们攻打蜀国,是为一统天下、早日结束战乱,等战争结束了,大家的日子才能好起来。”

几个人陆续附和了几句。

当然秦亮也知道、这些东西大概没什么用。

此时的兵卒、民壮打仗大多都是被迫的,按照律法、抗命逃亡叛乱都要拿家眷问罪;人们只在乎吃不吃得饱饭,战争的意志主要来源于统桎阶层。

不过宣扬一下战争的正义性,总不会有什么坏处,聊胜于无。毕竟应该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原来是站在邪恶的一方。

大伙顶着大太阳、在麦田里转悠了一圈,周围没有阴凉的地方,实在是很热。于是一行人很快就离开了此地,一起骑马回去了。秦亮也不想再亲自去收割麦子,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那种心境。

邓艾、陈泰到来之后,秦亮身边参与决策的人也差不多齐了。

回到邸阁,秦亮刚翻开自己画的地图来看,陈泰便问道:“将军过兴势山之后,先取何处?”

同是士族出身,相比兴趣广泛的钟会,既懂歌舞音律、又擅长书法、还会谈笑;陈泰的性情便不太一样,他应该是个雷厉风行干实事的人。

秦亮指着地图,也很简洁地说道:“南乡。”

旁边杜预的声音道:“汉中的关键在阳安城(阳平关),但我军的战术不同,需要先运大型投石机去战场。攻下南安,投石机梢杆便可以走沔水、船运至汉中。”

秦亮点头道:“元凯所言极是。”

邓艾道:“司马、马师在蜀国,他知道……我军攻城靠、靠投石机。”

秦亮转头看了一眼邓艾,说道:“士载说得有道理,姜维应该会注意到此事。不过还有一条路,能运投石机过去,便是沿褒水水路、走故道(褒斜道)。”

从关中到汉中,道路一共就四条,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都不太好走,相比之下,陆路走陈仓道最宽敞平坦;但中间那条褒斜道,过斜谷段之后可以沿着褒水走,有水路。最难走的就是傥骆道和子午道。

秦亮接着说道:“在姜维看来,只要我们拿下褒斜道的出口箕谷,大型器械照样可以船运至汉中。而且褒中城、汉中治所南郑都在褒水一线上,有好几处重要目标,姜维不一定敢把主力全部押在南乡(西乡县)。”

邓艾看着地图,也点头道:“有、有道理……”

杜预估计觉得邓艾说话费劲,便帮他说道:“南乡离最近的乐城(城固)也有一百多里远,离赤坂(洋县)百里;到西边的南郑、阳安(阳平关)更远。如果蜀军主力部署在南乡,那其它重要地方便会兵力空虚,且南乡蜀军难以临时前往驰援。姜维那么做的话,与豪赌无疑,应该不敢。”

邓艾点头道:“正是元凯、凯所言。”

陈泰道:“如此一想,姜维大抵能猜到、我们可能攻打南乡,并有所防备,但不会把主力全部放在那里。”

秦亮沉吟道:“正常部署应该是这样。姜维第一阶段的部署,除了防备东路沔水(汉江),主要的防线应该是褒水到沔水一线,箕谷、褒中、南郑。他要等魏军兵马疲惫、粮草不济,想要退兵时,才会防守反击。”

王金虎道:“先奇袭南乡,打通沔水水路,我们便用投石机砸过去!”

王沈也拱手道:“卫将军定可旗开得胜,一举攻下汉中!”

众人遂纷纷拜道:“愿将军旗开得胜。”

喜欢大魏芳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魏芳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