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杞人忧天

大魏芳华 第四百六十六章 杞人忧天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53:15 来源:书海阁

汉中的奏章,不到十日就送达了洛阳。

此时已经入冬了,一早太阳照射在人们身上、仍是十分暖和。太极殿的气氛也比平常热烈,大臣们议论纷纷、对汉中形势各有说法,但大多都很乐观。

皇太后殿下在东堂亲口吩咐,要派人去汉中,传诏嘉奖前线的有功将士。

九卿之一的宗正秦朗并不管兵事,但今日亦颇受人关注。因为许多人都知道,秦朗以前是洛阳中军的将军、是懂兵事的人,同僚们谈论时专门叫上他,就是想听听知兵者的见解。连三公之一的高柔,也与秦朗谈论了几句。

直到离开殿中,秦朗高涨的情绪仍然久久不能平复。宫门外的景色一片亮堂,火红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他甚至觉得穿着裘衣有点燥热。

秦朗想起之前曾与妹妹金乡公主商量过事情,遂径直去了金乡公主的府上。

如同往常一样,妹妹在厅堂里与秦朗见面、还叫上了儿子儿媳,并不会单独会客。秦朗倒也习以为常。

见礼之后,秦朗看到木案上摆着茶壶茶碗,便自己提起茶壶倒茶水。他伸手稍微拉开裘衣领子,仰头灌了两大口茶水,用手擦拭了一下浓黑胡须上的水渍,然后不禁呼出一口气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金乡公主静静地看着兄长,今日秦朗的举止着实有点异样。她大概已从秦朗的神情间发现了端倪,这时便主动问道:“兄长遇到了什么好事吗?”

秦朗故作镇定地说道:“刚在殿中听到了消息,仲明率大魏军已攻下褒中!”

“好事阿,难怪长兄这么高兴。”金乡公主微笑看着秦朗,但她的神情看起来、似乎还没真正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

秦朗意识到妹妹毕竟是个妇人,对战事确实了解不多,遂又换了一种说法道:“仲明快要攻下汉中、武都、阴平三郡之地了!”

这么一说,果然金乡公主的眼睛睁大了几分,整个人愣了一下。连何骏、卢氏也一起侧目,向秦朗看了过来。

秦朗感慨道:“仲明出兵之前,我们还专门送信去关中,提醒他慎重行事,生怕他吃大亏。”他摇头笑了笑,“果然只是杞人忧天,仲明是打大仗的人阿。其用兵之才,绝非常人可比!”

何骏的脸色变幻不定,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何骏应该看到了秦朗的脸是红扑扑的,所以不好说太扫兴的话。

但过了一会,何骏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仆记得汉中郡治是南郑,汉乐二城也是大城。为何攻占一个褒中,舅便说快要攻下三郡之地了?”

金乡公主也回过神来,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秦朗,似乎也很想听兄长的说法。

秦朗转头道:“正如伯云所言,汉中有几座大城,沿着沔水、镇守各处要地。之前仲明率军顺利进入汉中平原,经过了南乡之役,但只是在汉中立住了脚。

随后仲明径直从东到西摆开兵力,前军直达褒水、并进围褒中,大魏军几乎涌到了整个汉中平原上。不过此时几座重镇仍在蜀军之手。”

何骏插嘴道:“汉中的要害,在阳平关罢?”

秦朗顿时看了何骏一眼,心说这外甥虽然大多时间不务正业、更不懂兵法,但总算是进过太学的读书人,多少还是有些见识。

秦朗点头道:“伯云这句话没错。只要攻下汉城、阳平关,汉中平原上的所有蜀军就被断了退路粮道;西北面的武都、阴平二郡对外的联系,也极易被切断。可称咽喉之地!”

他稍作停顿道,“但是大魏军从东边进入汉中,粮道在傥骆谷,不能直接攻打汉城。否则侧翼的沔水上还有几座蜀军大城,粮道必然出事,难以维持前方大军长久攻城。其实我觉得仲明径直围攻褒中,也算比较激进冒险的方略。

而今攻下了褒中,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大魏军粮道可以改走故道(褒斜道),沿褒水顺流而下,径直送到褒中城。此时大魏军便有了攻打汉城、阳平关的条件。”

何骏语气复杂道:“那也得先拿下阳平关才行。”

秦朗却笑道:“褒中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城池,况姜维率举国之兵在汉中,必定不愿轻易放弃褒中。可仲明攻下褒中用了多少时日?从奏章公文上看,仲明九月上旬才开始攻城,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褒中!

我不知道仲明究竟是怎么攻下了褒中城,但既然他能强攻褒中,那么汉城、阳平关必定也能攻破。姜维要完了!”

金乡公主轻叹一声,幽幽道:“当年我在阁中,常听先父提起阳平关,先父在汉中便吃过大亏,为此抱憾多年。不想如今仲明也到了此地。”

曹操是秦朗的继父,不过一提到继父、秦朗的心情就有点复杂。他沉默了一会才道:“今日不同往昔。若无意外,此番从阳平关被赶走的人,多半是蜀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时卢氏的声音也轻轻道:“秦仲明竟然那般厉害?”

秦朗毫不犹豫道:“以我之见,当今天下,恐怕无人能及!”

卢氏低头想着什么,接着问道:“攻下汉中这么大的功劳,定将闻名天下罢?”

秦朗沉吟片刻,眼睛炯炯有神、不禁沉声道:“以仲明之才,成就远不止于此,我们秦家必将在青史上留下重笔。”

三人都怔怔地看着秦朗,但他们的神态、又各有不同,心情大概也不一样。

……朝臣们离开殿中,王公渊王明山照例去了大将军府。兄弟二人进邸阁拜见阿父王凌时,大将军掾属裴秀、贾充等人也在场。

前线奏章刚刚送到洛阳,朝会上也廷议了此事。今日众人在邸阁厅堂议事,话题仍是谈汉中的情况。

不过大伙的言论,只是站在朝廷国家的角度、议论汉中攻守之势。

在场的人里面,王公渊的心情最是沉重。他当然能很容易想到,一旦秦仲明攻下汉中,其名声之盛、军功之大,恐怕除了大将军、王家其他人都难以匹敌了!

议事之后,众人陆续向大将军辞别,公渊是最后走的。

厅堂里屋的木地板稍高,公渊刚跨下木台,不禁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父亲王凌还站在木案后面,目送着自己。

王凌发现公渊的动作,朝这边轻轻点头示意。公渊转身再次揖拜,犹豫了片刻,重新向门外走去。

刚才公渊本来打算留下、单独与阿父谈谈,但终究还是作罢了。

道理他都明白,攻下汉中对几个辅政家族都有好处,可提升威望、稳定人心云云。

不过对于王家人、尤其是嫡长子王公渊,利弊何如,又岂是三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有些东西除非完全不让人看到机会,否则实难调整心态。

阿父是七十好几的人了,自然与公渊的感受不一样。

公渊走出邸阁,随即乘坐马车回宜寿里。他是倵卫将军,平时并不住大将军府,仍居住于宜寿里的王家宅邸。

回到家里,便见妻子诸葛淑迎了出来。公渊吩咐诸葛淑取来居家衣裳,把身上的官袍换下。

诸葛淑一边忙活,一边高兴地说道:“妾听说仲明又打了胜仗,打败了姜维?”

公渊听到这里眉头微皱,随口道:“汝的消息挺灵通阿。”

诸葛淑道:“阿父不也在殿中做尚书吗?妾今天与姐姐见过面,听姐姐说起了汉中之事。”

公渊默默穿好宽松的袍服,这才道:“魏军的局面不错,不过只要仲明平安无事、把洛阳中军带回来就挺好了。”

诸葛淑兴致勃勃地说道:“听说仲明很可能攻下汉中,获得大功!”

公渊“嗯”地回应一声,转身走出了房门。空中隐约传来了丝竹管弦之声,他又见阳光明媚、天气很好,遂信步去了东侧庭院。

一直待到黄昏时分,公渊才回自己住的庭院。

正当他入席用膳,放松下来,以为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却忽见一个侍女急匆匆地走到了门口。侍女揖拜道:“禀君侯,大将军府出大事了!”

公渊放下筷子,转头看了一眼门外黯淡的光线,脱口问道:“这会能有什么事?”

侍女说不清楚,慌忙道:“大将军府赶来的人,还在前厅门楼。”

公渊立刻从筵席上起身,看向同样一脸诧异的诸葛淑,说了一声:“我去前厅庭院问问。”

喜欢大魏芳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魏芳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