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魏芳华 > 第六百一十五章 别有蹊径

大魏芳华 第六百一十五章 别有蹊径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53:15 来源:书海阁

钟会坐在木案对面,主动选择了话题,「大将军认为,姜伯约丢掉了蜀汉的汉中三郡、还能否复起带兵?」

站在地图前面的秦亮侧对着钟会,他听到钟会的声音,便把目光从图上挪开,先坐回了椅子上。

秦亮寻思片刻,说道:「有可能。这么大的责任,如果蜀汉君臣已不信任姜维、想拿他平息众怒,姜维应该活不成了。」

但现在还没听说姜维被杀,什么官职、秦亮倒还不知道。据报陈泰劝服了一个汉中人、已前往成都,消息却尚未报回洛阳。

看见秦亮坐到椅子上,钟会的坐姿也变得端正了些:「姜维虽败于汉中,但回想起来,其用兵还是挺让人佩服的。他在战场上没出什么错,只是遇见了大将军这样坚毅果决之人,实属他的不幸!」

秦亮不好说姜维是否厉害,反正不如诸葛恪那么痛快!

秦亮不禁看了一眼满脸络腮胡的钟会,钟会之言是在恭维秦亮,不过听得出来、他对姜维也有欣赏之意。

这时钟会话锋一转,「汉中之战,姜维麾下的主力损失不大,蜀军兵力仍旧充足。如若蜀汉君臣启用姜维,因蜀军有地形之利、又是防守,大将军欲再次击败姜维、攻灭蜀国,更为不易阿。」

秦亮脱口问道:「士季为何认定,我欲攻灭蜀国?」

钟会想了想道:「仆之愚见,战事耗费巨大,又有冒险,所以用兵总是需要收回本钱,达到某种目的。」

秦亮顿时与钟会对视了一眼。他之前并没有仔细思索过内因,待钟会这么一说,好像还挺有道理。

无论如何,钟会起码在目前靠向了大将军府;况且随着军事部署展开,人们也会渐渐猜到情况。因此秦亮没有否定钟会的言论,也未强辩、迷惑钟会。

秦亮便道:「益州着实易守难攻。」

钟会的目光不时打量一下秦亮,沉吟道:「如果是仆去西线,自问没有什么好办法。故此好奇,大将军将用什么方略攻破蜀汉?」

秦亮靠在椅背上,不动声色道:「正如士季之前所言,吴国更没有机会!不如先叫陈玄伯、邓士载试探一番蜀军。」

钟会点头道:「大将军言之有理。」

秦亮道:「待我们进一步摸清蜀汉的虚实,再议详细策略不迟。」

钟会听到这里,起身拜道:「仆不耽搁大将军了,请先告退。」

秦亮还礼道:「我已有几天没去军营巡视,卿这两日去各营看看。」钟会拱手道:「喏。」

钟会也是能青史留名之人,让秦亮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他的言论、对秦亮的心态多少还是有点影响。毕竟钟会十几岁的时候、就曾与秦亮讨论战术了,至少颇懂兵法;而且钟会应该相信秦亮的能耐、且有钦佩之心。

益州那地方,四面山脉环绕,仅从兵法角度看、确实不好打,故而时机很重要!不过目前的时机,好像还不太成熟。

秦亮从椅子上起身,继续看着挂在墙上的图。片刻后他便换了个方向,又看西墙上的吴国图纸。

孙权从病倒在榻、到去世之后的这一段时间,其实也算是一个时机!不是攻灭吴国的战机,因为魏国各方面的准备都还不足;却是避免两线作战的机会、吴蜀两国此时很难东西联动。

如果秦亮错过了吴国内部出问题的时间、再去攻打蜀国,那么吴军在东线便极可能发起反击,让魏军被迫于东西两线开战!

原因很简单,现在吴国对于反击收复失地,愿望比汉中之战时更加强烈!

吴国人出于自保的需要,尤其想收复东关,以预防魏军在巢湖聚集训练水军。魏军水师若能从巢湖出发,对吴国建业的威胁,可比荆州更加直接。

东吴多年拿不下合肥,但伺机拿回东关并没那么难。另外吴军想收复徐州中渎水水口的城寨工事,也有可行性,因为那边是无人区,魏军的力量同样十分薄弱。所以一旦东吴恢复稳定,魏军不去打东吴、吴军自己也会在东线蠢蠢欲动。

除了战机,秦亮还有另一些考虑。

当年曹爽伐蜀大败,沦为天下笑柄、间接导致了司马氏等家族的兵変决心,那次伐蜀最大的问题就在朝廷内部,太多人拖后腿了。

但攻灭蜀国、其实在魏国内部的阻力最小!因为蜀汉的存在、直接影响魏国朝廷的合法性,从曹家到大臣士族,都想看到蜀汉灭亡,谁愿意被人称为贼子呢?

通过灭国之功获得巨大的声威、内部的认可,进而坐实手里得到的大权,这条路虽像赌博一样冒险,一旦成功却是最开阔的道路!

比起直接掀桌杀光内部不服的人,同时不得不向各大世家、出让大量利益与权力,战争的副作用反而小得多。

所以秦亮亟需攻灭蜀汉!否则等到蜀汉自己内部糜烂,不知是猴年马月了。

秦亮转过身,犹自用指关节在墙面上「咚咚」敲了两下,击打在剑阁关的位置,眼睛盯着那里:「剑阁!」

随即秦亮又想到、姜维可能被启用,回忆在汉中的经历,到处追逐,各种强攻工事,秦亮心里竟莫名感觉到、十分抵触和膈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打了几个月的仗,始终没有抓住姜维的主力,若非汉中是要害之地、占的地盘足够重要,不然那一战赢了也极不痛快。踏马的姜维,能让胜负双方都很火大,也是本事阿。

……没过多久就到了五月间,天气越来越热。经过了朝廷诏令同意,从大将军府发出的军令、已然出发。

军令陈泰督军。不过关中、凉州等地的人马离得远,调动的兵力主要还是武都郡的胡奋部、阴平郡马隆部,以及汉中的部分驻军。出兵在初秋,诸将调动兵马也需要时间,等到准备妥当、差不多正好可以出击了。

朝中的大臣们、比如羊耽这样的九卿,很快就能知晓朝廷大事。羊耽回家与妻子辛宪英谈起此事,颇有智谋的辛宪英、对于西线用兵也是十分诧异!

夫妇二人都清楚,小辈羊叔子其实对兵事更有天分。叔子却几乎不出门,也不见客。好在羊耽同是羊家人,便找了个时间去侄子家祭祀,主要还是想听听叔子的见解。

羊徽瑜与叔子自然接待了叔父叔母。一行人到灵堂祭祀完毕,出门沿着檐台走了一段路,辛宪英便提起:「听闻东吴孙仲谋病重,大将军府不趁机进攻吴国,为何要在西线用兵?」

叔子立刻说道:「大魏准备不足,刚控制东关、巢湖不久,而荆州、徐州前线则数百里寥无人烟。仓促跨江进攻吴国,很难成功。」

辛宪英沉默片刻,直接问道:「大将军是想攻灭蜀国?」

羊徽瑜听到这里,不禁立刻侧目,看了叔母一眼。

不料叔子说道:「若不能占据剑阁,恐怕不太可能。」

宪英察觉到了羊徽瑜的眼神,一边走一边转头,两人的目光偶然交会。但羊徽瑜没有说话,她只是侧耳倾听着叔母、弟弟的言论。

之前秦亮攻打东关,宪英也很不看好,这回她对于自己的判断、终于谨慎了一些。

宪英若有所思道:「蜀汉人怕也知道剑阁关重要,肯定不敢疏漏。可那是秦仲明,不拿下剑阁、便完全没办法?米仓山千里之地,不可能密不透风罢?」

叔子道:「倒不至于。有人走过、确定能走通的路,至少西有阴平道,东有米仓道、间道。」

几个人已走出了屋檐,火辣辣的阳光立刻照射到人们头上。叔子便带引长辈们,走进了不远处

的敞亭乘凉。

辛宪英的注意、仍在刚才的话题上,她接着说道:「叔子言下之意,大将军别有蹊径?」

叔子踱了两步,「除了南中的蛮夷,蜀汉人口主要聚集在西边,山区要害之地则只有兵屯。魏军若不走涪县方向的平原,大军便没有粮道,无法久持。有一个办法……」

宪英等人都转头看向叔子。

不料叔子轻轻摇头之后,才说道:「走别的道路步步为营,沿路修缮道路,建造营垒粮仓、囤积粮草,缓缓向前推进。这样耗费的粮草极多,汉中屯田不够,需要不断从各地调粮。同时战事也会旷日持久。」

果然羊耽沉声道:「拖久了不行阿。只怕朝野都会揣测,大将军不计代价要攻灭蜀汉、所图不小!时日一长,又要各家、各地出粮出人,定会有人设法阻止,甚至从中作梗。而一些人或许会借此要价,可谓夜长梦多。」

叔子点头道:「正是,如此耗费靡大,万一没成功,势必招致许多不满,后果更严重!」

羊徽瑜不禁猜测,羊家会不会借此要价?不过辛敞、叔子都能得到重用,最起码弟弟羊叔子不是那种人!

不管怎样,羊徽瑜心里忽然觉得有点堵。感到人生艰辛的人,何止她自己?看起来已经手握大权的秦仲明、也没那么容易。

喜欢大魏芳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魏芳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