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六十章 同休等戚

大魏芳华 第七百六十章 同休等戚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53:15 来源:书海阁

昨天下午的雨下得好大,一夜过后、天气忽然放晴了!

阅门里屋的窗户比较小,但一缕阳光照射进古朴的房屋,此间亦是一片明净亮堂。陈设间摆放着竹简、帛书,还有成叠的纸张,些许墨汁的气味飘散在阳光里,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

此情此景,并非阴雨天气可以比拟。正如羊徽瑜的心境,全然不同于以往那种苦闷烦躁、但又不想被人关注的感受。诸如在宴会上,有些人找不到话说,一来就问、叛洮的司马师有没有和她联络,甚至还有人窥欲她的美色、找人从中引荐!反正都不是什么光彩之事,连她也没想到、自己已变得那么不堪了?有时候她都觉得在羊家是多余的人,反而会拖累羊家的名声!

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秦亮竟能十分缜密地慢慢安排好,把两人的纠缠私情、变成公诸于众的明确关系!即便那种情意、始于隐秘屈辱的战利品,他也给了一个交代和结果。羊徽瑜最近真的有一种重新开始人生的感受,恍若重获新生!

几乎没有人知道、她与秦亮早有私情,事情仿佛只是皇室与羊家大族的联姻!皇室为了拉拢大族,羊家为了巩固在大晋的地位而已。

世事就是这样,谈情义、反而难以启齿,尤其羊徽瑜嫁过人,本是有夫之妇的身份。讲联姻、利弊,一切反倒正大光明起来,并受人理解和尊重!

阅门西厅里面,之前那种在大殿上受到一大群人尊崇膜拜、在华林园被许多人簇拥恭维的紧张亢奋,业已不复存在。周围明亮而宁静,但是羊徽瑜仍然有一种莫名憿动、飘飘然的感觉。

不远处的仲明端起了她亲手泡的花茶碗,饮了一口,眼睛仍盯着手里的奏书,眉头微微皱着,好像在沉思着什么。这里每一个决定,都左右着天下诸州的命运!羊徽瑜即便只是做一些琐事,也是在近旁辅佐天子治国,自然地变得重要起来。

毕竟天子出行的时候,身边的侍卫是车骑将军、车夫是九卿大臣,公卿都能做仆从车夫,徽瑜端茶送水有何不妥呢?况且她也明白,里外的人虽然不多、看似清静,但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在关注,因为与人们的荣辱利弊息息相关!

就在这时,一个宦官走到了门口,躬身道:“陛下,尚书右仆射辛敞、侍中荀勖求见。”

秦亮放下手里的奏书,抬头道:“叫他们进来。”

没一会,只穿着袜子的两个朝廷重臣、便趋步进来揖见。秦亮叫他们过去坐,两人遂跪坐到了木案前、又顿首谢恩,秦亮也不再坐在那条胡绳床上,跪坐于筵席间以空首还礼。

辛敞是羊徽瑜的亲戚,如是养母的叔母辛宪英之亲弟,彼此当然见过面、还很熟悉。辛敞立刻发现了羊徽瑜,颍川士族出身的荀勖也随之侧目。

不过羊徽瑜此时离得很远,见状已经到炉子边、把水壶提了下来,依旧凉一会,准备碗和茶叶。辛敞等人便在皇帝面前,开始谈论正事。羊徽瑜不时听到两句,大概在说州中正的话题。

做了一些琐事,羊徽瑜便凭借一只木盘、把两碗茶都拿了过去。

辛敞的年纪比羊徽瑜还稍小,但羊徽瑜仍应叫他一声舅!徽瑜走近木案,辛敞与荀勖当即顿首道:“见过羊夫人。”

徽瑜手里拿着东西,只得颔首道:“不必多礼了。”随即跪坐在侧,把两碗茶端到二人面前,两人再次客气地道谢。

秦亮转头对徽瑜道:“当年司马氏设立州中正,具体操作过程中、其实利于士族。泰雍、公曾也是士族出身,却对此制有异议,毕竟是自己人阿。”

徽瑜微笑着点头应了一声,并不对大征方略多嘴,免得传出去、有什么妇人干政的说辞。

不过她脸上的笑意并无勉强,心里确有一种欣慰和高兴!

因为秦亮在谈国家大事之时与她说话,她能感觉到一种尊重。尤其是当着今天这两个大臣的面!一个辛敞是亲戚,徽瑜还是在乎自己在家族亲戚眼里的形象,一个荀勖是颍川大族、钟会也是颍川人,她可不想泰山羊氏被颍川人看不起!

这时荀勖说道:“臣等深受皇恩厚封,譬犹一体,自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辛敞也算是皇亲国戚了、言语更直接一些:“既有尚书台与吏曹典选举,或不该再保留州中正。”

徽瑜常在家里听到叔父、弟弟、舅等人谈军政,自然也明白泰雍的意思。士族并非铁板一块,有些事利于士族整体,但不见得正好利于羊家、辛家这样的士族!

更何况两家各有一人、开国就封了县侯,根本不需要再利用中正官,考虑此消彼长、州中正反而有害;又因辛敞典选举,可能也影响了他履行职责。

辛敞稍作停顿,又沉吟道:“曹昭伯任魏大将军时,曾谋划正始改制,臣当时曾任掾属,如今回头一想,倒觉得有些主张却有道理。”

提到正始改制,徽瑜注意到,仲明的眼睛里掠过了一丝复杂的神情。荀勖则道:“以臣之见,正始改制着实有些操之过急了,削弱州中正、与撤郡是为一体,立刻便引发了上下不满。后来司马懿兵変,以至于朝中鲜有人维护曹昭伯,或与此事有莫大干系。”

秦亮终于开口道:“撤郡之后,各郡府那么多官吏庶族,该如何安置?这才是应该最先放出来的消息,可他们什么都还没准备好、先把撤郡的说法弄得人尽皆知了,凭空造出了无数反对他的人。”

他回顾左右道:“以后我们要商议改变九品官人法,正应吸取教训,总要给予寒门庶族一定比例的位置,以免有真才实学的士人皆遗于野,而引发怨愤不满。”

辛敞与荀勖立刻若有所思地点头。

秦亮又说道:“不过朝中重要位置、目前已经基本安排好,选举制度所及长远,眼下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泰雍在尚书台暂且维持,朝廷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攻灭东吴。”

两人立刻面露惊讶之色,荀勖欲言又止的样子。羊徽瑜也有点紧张起来,这么重要的军机,自己竟第一时间听到、不知是否妥当?

果然秦亮道:“此事尚在筹划阶段,卿等注意保密,别被吴国的奸细早早打听去了……之前便有谶言,当涂者高,魏是高、晋亦是高,古有三家分晋,今有三家归晋。不兼灭东吴,何来三家?”

辛敞等听到这里,便不再想相劝,当即拱手道:“臣等遵诏!”

这时秦亮拿出了一本奏书,递给近处的徽瑜道:“我本来也想找人商议,泰雍公曾来了、正好看看杨伟的奏书。”

她便双手接过奏书,先转递给了辛敞。秦亮又淡定地对徽瑜道:“这个杨伟主要是建议废弃屯田。不过朝廷对吴用兵、后勤还要用到屯户,从屯田校尉的地盘调粮也更简单。因此我才认为,此事也应该搁置再议。”

徽瑜还记得刚才,仲明看着一份奏书皱眉的样子,她直觉到、仲明对废除屯田建议本身就不满!

仲明提到对吴用兵,可能只是临时想到了这个理由。同时事先给大臣看奏书,也为了让他们商议决策时、提前了解皇帝的态度。

不过徽瑜当然不会当着大臣的面、自作聪明地把心里的看法说出来,她只是轻声道:“陛下文韬武略,妾则半知半解,不敢多言,只消尽心照顾陛下起居可矣。”

秦亮道:“总该让夫人知道、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内容,不然卿在这里太无趣了。”

徽瑜听到这里,没忍住笑了出来!立刻用素手遮住小嘴。

这时辛敞有意无意地侧目看了一眼徽瑜,拱手道:“臣以为,将来即便要废除屯田,也该把汉朝的限田法再搬出来。”荀勖看罢奏书,双手将其放到木案上,附和道:“公台言之有理。”

秦亮点了一下头,亦不再多言。刚才他借着与徽瑜说话,已经表明过态度,便是搁置再议。

两个大臣见状,对视了一眼,便一起向仲明俯拜顿首:“臣等请告退。”

待听到仲明的回应,二人便起身稍微后退,然后转身走向木门。

徽瑜也起身,收了木案上的两只茶碗。她返回北侧这边时,秦亮忽然道:“大晋刚立国,目前我们先维持好皇室的地位、稳住形势一段时间,才是重中之重!别的事都不能急躁,保持原状的策略最省事。”

仲明心里的谋划,刚才对亲信大臣都没有明说,这时却对徽瑜说了出来!

她微微惊讶之余,也感受到了仲明的心意。他当然没有把策封徽瑜、当成家族联姻,同样是因为喜欢和亲近她这个人!羊家是羊家,徽瑜是徽瑜。

里屋一时间只剩两个人,徽瑜也不用太过慎言,当即轻声道:“那陛下还准备伐吴呢?”

秦亮道:“公曾(荀勖)提起过一句古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维持皇室威望声势,也需要一些大型活动,相比隆重的礼仪,征伐的声威更加盛大、最受世人关注。何况征讨东吴,不见得只是劳民伤财,说不定所获更多。”

徽瑜柔声道:“陛下深谋远虑,不急不躁,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周全办妥诸事。”

喜欢大魏芳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魏芳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