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404章 那年燕京,还是灰蒙蒙的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04章 那年燕京,还是灰蒙蒙的

作者:此间人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2 08:37:29 来源:书海阁

从广东直飞燕京,只需要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邵维鼎一行人上午出发,中午之前就已经赶到了燕京机场。

来接他们的并不是什么港澳接待办官员。

也不是什么国务院招商引资办主任。

而是中信投资的总经理荣继增,以及华润驻燕京分公司经理的宋裕民。

他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时髦的简直和周边其他人处在两个时代一样。

“邵先生,好久不见。”

宋裕民一上来,就握住了邵维鼎的手,表现的很热情。

如今他不但负责华润在内地的贸易业务,而且还负责非常可乐在全国的总经销。

此前为了给非常可乐生产让路,上面直接将北冰洋饮料厂划分到了华润旗下。

宋裕民也没有浪费这个民族品牌,在推广非常可乐的同时,借非常可乐的影响力,将北冰洋的销路扩展到了大半个中国。

目前,就饮料市场来说,华润牢牢占据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邵先生,何总,刘社长。”宋裕民和三人见过之后,将身后的荣继曾让了出来:“这位就是被上位评价为‘红色资本家’的荣继曾荣先生。”

“他现在是中信投资的总经理,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

荣继曾这个名字,邵维鼎纵然是在前世都有所耳闻。

不但缔造了央属四大财团之一的中信集团。

而且还以商人之身,登上了国家权力中心。

纵然虚职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却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

是国家对他过去几十年付出的认可。

所以面对眼前的老人,邵维鼎还是尊敬的。

“我听我父亲说起过,之前港岛代表团北上燕京之时,就是您接待的。”

荣继曾听后笑道:“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多一人投资,就是对国家多一分的建设,我不敢怠慢。”

几人寒暄了一会儿,除了刘建华乘坐专车前往新华社总部外。

其他几人,全都跟随荣继曾前往了燕京饭店。

邵维鼎坐在车上,一路上都在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与他在前世中看到的年代影像资料差不多。

又是十一月份,灰蒙蒙的。

许是赶上了下班。

路边上的行人,一人背一个同样款式的绿军挎,或提着一个印有“燕京”或者“尚海”字眼的黑色人造革提包。

叉着一双腿,骑在一辆祖传的破二八自行车上,慢慢悠悠顺着大马路溜达,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着装和表情都差不多的人,是在同一个单位上班的表兄弟表姐妹。

但是,这就是这个年代的风格。

与南边的热火朝天不同,燕京还很悠闲。

路上行人穿的衣服还很单调,不是警察蓝,就是解放绿的两个兜或者四个兜的制服。

宽宽大大,无论男女都看不出体型。

几个一闪而过的孩子穿的还算鲜艳,但款式很单一,不是夹克就是褂子,夹克是下摆和袖口有松紧缩口,褂子就是和大人的干部服差不多的缩小版。

和大人的区别就是颜色更丰富一些,女孩的衣服有点花边、小动物、植物图案什么的,再套上家里编织的大毛衣。

活脱脱像个小圆球,脸蛋也是红彤彤的。

让邵维鼎意外的是,竟然在街边胡同口,没看到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的“待业青年”。

1981年,知青早就回城了。

但是还是有大把的人没有安排到工作。

几百万人返城,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工作岗位空出来。

所以,剩下的。

毫无疑问,就有大把的时间和说不完的废话。

他们整日游手好闲,蹲在胡同口马路边,一边抽着最劣质的烟草,吮吸着铁钉,一边侃着大山,官方给这帮人定义为“待业青年”。

待业两个字,比失业好听,失业显得很绝望,而待业就充满了希望。

邵维鼎前世虽然是个孤儿,但是他那死去的爸妈就是知青出身。

在下乡的时候认识结婚的。

所以,为了更多的了解他那对未曾谋面的父母。

对于这段历史却了解的很清楚。

这些待业青年的命运,运气好的,等个三五年能在街道混个学徒工、临时工。

一个月虽然只能赚十五六块,但总比在家吃闲饭遭白眼好的多。

运气不好,则需要在绝望中等待着期望的工作。

这类人,才是大多数人。

而闲散的人多了,乱子也就多了。

这也就是83严打的由来。

“还是要开放,还是要拿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才可能,让更多人改变命运。”

邵维鼎在心中如此说着,却不自觉说了出来。

本来还有一些声音的车上,因为这句话,直接沉寂了下来。

不管是荣继曾,还是何汉昌、宋裕民脸上都挂满了震惊。

他们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是出自一个土生土长的港岛人口中。

中国需要改革开放吗?

当然需要,只有开放,才能拥有更多的生产力,才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中华民族,这个在历史上遭遇了无数磨难的民族。

不可能,也不应该,一直贫穷下去。

他们理应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荣继曾酝酿了几分钟,才张开了嘴巴:“邵先生,你说的没错,中国还要继续开放,继续发展。”

邵维鼎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心里所想的话,竟然说出来了。

“荣先生,不好意思,刚刚看外面看入迷了。”

荣继曾坚定地摇了摇头:“是我抱歉了。”

“我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你在广东投资三个亿,会没有任何犹豫了。”

“你很不一样,和我接待的任何海外华人都不一样。”

邵维鼎点点头道,“咱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也能做到。只要坚持搞开放,就一定能做出成绩。”

“至于广东的投资。”他笑了笑:“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是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既然已经决定北上,他就做好了戴上爱国资本家的帽子。

而且,他在港岛的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得依托于内地。

毕竟他从事的行业,全都是和实业相关。

而实业,是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以及辽阔的市场作为支撑的。

当然,他也可以晚几年表态。

但是,1981年的港岛和1985年的港岛,可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港岛。

上一世,1985年英国早就完成了布局。

李家城成为了英国人最大的白手套,收下了一系列的英资遗产。

港岛的经济,彻底与房地产绑定在了一起。

再拖下去,难不成他来取代李家城的位置,当那个白手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来了!

(写的比较久,发晚了)

喜欢重生港岛,家大业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