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410章 惊天大订单,祖国不能让功臣受委屈

陈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中科院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吗?”

他要先了解国内掌握的这项维生素提炼技术,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

“我派人去了解了,确实是有这个项目,而且已经到了落地的阶段。”

赵克东指着身边一名穿着中山装的老学究说道:“这位是陶志光院士,他是二步发酵法的研究人员之一,中科院特地派他过来给我们说明情况。”

“哦?”听见这话,陈公立刻侧目看来,询问道:“陶院士,你能详细说说这个维生素C的研发项目吗?”

陶志光点点头道:“这个项目其实是我们和燕京制药厂一起合作的院地合作课题。”

经过陶志光的讲述,在场几人终于明白了国内这个“二步发酵法”的来历。

原来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因为燕京制药厂,最开始采用的是莱氏生产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某个工艺阶段经常感染噬菌体,影响维生素产量。

于是求助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学家们。

在双方紧密的联系中,科学家了解到燕京制药厂维生素C老工艺流程中存在污染严重、工人操作极端困难等问题。

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决定以生物制药代替化学制药进行尝试探索。

当时微生物所的人,全部下厂进行实践,与燕京制药厂在1969年2月6日正式成立协作组,共同研究。

这个课题定名为“二步发酵”。

顾名思义,是指是相对老工艺一步发酵而言,生产VC经两步发酵。

这是一次十分典型的院地合作,历时三年。

取得一定成果之后,便立即在维生素全国大会上,将二步发酵工艺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初步确定了工艺路线。

这次会议后,很多工厂既了解了方法和流程,又拿到菌种,在各地接连开展了二步发酵试验。

至今,微生物所仍然在解决各大厂的菌种鉴定,以及生产不稳定的问题。

不过他们相信,在工厂投产过程中,只要不断改进和发展,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加,产量比之十年前,至少能增加十倍以上。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竟然听说港岛那边,竟然就已经推出了成熟的产品。

而且已经上市了,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震惊。

陈公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邵先生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真知灼见啊!”

“一个专利,一项发明,就能解决国家这么重大的需求。”

“难得,太难得了。”

陈公转头看向赵克东道:

“小赵,一定要给我们这些做出贡献的同志足够的奖励,今年的国家发明奖过了颁布的时间,明年......”

他看向陶志光诚挚道:“明年一定要给陶院士他们团队,颁发国家发明一等奖,不能亏待了国家的功臣。”

陶志光听见这话,难得的激动了起来,仿佛有一种十多年来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一般。

“陈公,我替所里的同事,感谢您。您不知道多少年了,我们一直都在盼望着这个奖!”

他的眼眶通红:“不是为了国家的奖金,我们住的是所里分配的房子,拿的是国家的工资,不缺钱。我们只是希望得到国家的认可,认可我们的努力和付出!”

陈公听了,心中复杂,他知道这些科研人士这些年心里有委屈。

拍了拍陶志光的肩膀,没有说什么。

等到他的情绪稳定之后。

陈公问道:“陶院士,你觉得我们国内现在有多少像‘二步发酵法’这样的专利技术?”

“这个,很难判断。”陶志光收拾了一下情绪,沉声道:“光是我们中科院,这些年在推进的项目,中途中止的项目,得到了成果的项目,都不计其数。”

“地方上,比如尚海、山城、东北等各个地方,都有研究所,有些国企大厂厉害的工程师,搞出来的发明创造,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要算清楚的话,可能需要国家进行内部审核统计。”

陈公眉头蹙起,“邵先生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中国迟早要进入全球化生产体系当中。”

“而要进入全球化生产,就必然要与世界接轨。”

“要与世界接轨,就必须遵循西方制定的规则。”

“但是有规则,我们才能运用规则。”

“西方不是有什么专利法,版权法吗?”

陈公看向两人道:“赵部长,你和陶院士成立一个调研小组,对我国的发明专利,进行一个彻彻底底的大摸底,我相信咱们国内有很多技术,都不会落后国际多少,你们全都统计上来。”

“然后让邵先生,对比一下海外专利,帮我们在海外申请国际专利。”

“另外,咱们国内的版权法、专利法也要跟上进度,赵部长这一点你要上心。”

赵克东和陶志光齐声应是。

陈公雷厉风行,他们也是充满着干劲。

看着他们的样子,陈公欣慰道:“国家不能让有功之人失望,也不能让邵维鼎先生这样的爱国华人失望。”“赵部长,你之前问我,上面的决议如何?”

“我现在就告诉你。”

“邵先生想要建立的维生素世界工厂,已经得到了通过。”

“往后,这将会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的企业。”

赵克东惊得目瞪口呆。

个人独资企业?

这可是开了一个天大的先例了。

而且港岛还没有回归,邵维鼎还只是华人身份。

这个“特事特办”也太“特事特办”了。

可这还没完。

陈公大手一挥道:“另外,关于广东的家电生产基地,咱们也不死守这个50%的控股权了。”

“再让出10%,由且只能由邵维鼎及其相关控股企业持有。”

赵克东更加惊讶了:“陈公,这会不会太过危险啊?”

“有什么危险的?咱们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陈公淡淡道:“上面决定将这个家电生产基地的绝对主导权,交到他的手上。”

“他不是说乡镇企业存在政企不分的风险吗?”

“那我们就全权交给他做主,避免这些风险波及到这个生产基地。”

“其他乡镇企业,也可以以邵先生投资的工厂作为范本,进行改革。”

“这是上面讨论之后得出的决定。”

赵克东此时才恍然大悟。

相比于全国这一大盘棋局来说,广东这一隅之地,而且还是与家电相关的工厂,作为一个试验田,也算不得什么。

孰重孰轻,这一点他还是能分清的。

果然啊,上面还是上面,看的就是远,格局就是大。

“另外,咱们也不能让外媒说什么,祖国在占港资的便宜。”

“所以,中央决定。”

陈公看向赵克东,并不避讳一旁的陶志光道:“向屈臣氏家电下一批订单,这是清单,你转交给邵先生。”

赵克东接过,只看了一眼,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一百万台电视机、一百万台冰箱、一百万台洗衣机,两百万台电风扇】

“陈公,这......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陈公波澜不惊:“一点都不夸张,难道你觉得咱们国内的市场,吃不下这一批订单?”

吃不下?

怎么可能!

八十年代,城市人口足足两亿。

因为产能的缘故,这些贵重家电,在城市都是凭票供给,而且还一票难求。

别说是别人,就是他堂堂商业部副部长,也得先有冰箱票,才能买冰箱。

这种状况下,一百万台冰箱砸到全国市场上,水花都冒不出一个。

(喜欢看,就发点免费的电吧)

喜欢重生港岛,家大业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