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761章 时代影响力,邵维鼎的分量

第761章 时代影响力,邵维鼎的分量(二合一)

鼎峰娱乐虽然才刚刚组建,但是其组织运转能力十分强悍。

这主要建立在,双头制度的存在。

不管是MCA经纪事业群,还是环球影视又或者是鼎峰音乐。

这三家,都存在着两个话事人。

MCA经纪事业群,一人是原主管单位负责人,另外一个负责人是玛格丽特。

她现在除了作为邵维鼎的助理秘书之外。

已经负担起了鼎峰在北美的所有人事调动。

MCA兼顾之下,还主要负责将鼎峰在北美、欧洲、亚洲这三地的影视资源、工作人员、各个分支机构逐步融入到鼎峰娱乐这个大家庭当中。

并购一家集团,往往只是事业的开始。

如何将这家集团彻底融入进自己的体系内,将各大公司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才最为关键。

不然盲目的兼并,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流失。

目前在邵维鼎身边,除了玛格丽特没人能担起这个担子。

而在环球影视,负责人除了原环球负责人之外,卡森伯格直接空降为行政副总裁,在原环球的架构下,负责探照灯影业,以及搭起动画工作室的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挖人,从迪士尼那边挖原画师,从工业光魔挖数字特效班底。

至于鼎峰音乐。

如今体系下主要有两大厂牌,分别是哥伦比亚唱片和环球音乐下的迪卡唱片。

这两大厂牌之下,又有多个小厂牌。

主要负责人,就是两大厂牌的主管人员。

他们两个一个负责北美业务拓展,一个负责全球业务拓展。

分工明确。

至于CD工厂的建设,版权授权管理。

则由迈克尔·艾斯纳这个集团CEO直接负责。

在原有黑胶唱片以及磁带工厂的渠道、生产管理经验下。

除了厂房,以及生产设施需要重新搭建,其他都是现成的。

所以,有了方向,进展都会很快。

对于外界来说,相比于卡尔伊坎入主迪士尼之后的大规模并购,新成立的巨头——鼎峰娱乐。

似乎显得格外的平静。

但这并不意味着,业内也囊括在内。

作为北美唯一有资格威胁到鼎峰音乐的公司。

华纳音乐此刻是完全懵逼的状态。

这一系列的收购合并,进展太快了。

快的让他们都反应不过来。

原本哥伦比亚唱片就是业界第一的唱片公司。

这一合并,再度扩大,升级为寡头级产业。

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个行业第一的最新动向,让整个唱片界都有些糊涂了。

“CD唱片,选用新的介质标准,还准备大规模建厂投产?”

华纳音乐内部杂乱声四起,有人甚至不敢置信:“第一期的投资总额,你确定有3500万美元?”

“确定,我手下就有人是从哥伦比亚唱片出来的,现在整个鼎峰音乐下了死命令要在十月底之前,生产出第一批CD产品,而且这第一张CD专辑还是迈克尔杰克逊阔别市场三年的首专。”

这话落下,整个办公室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迈克尔杰克逊可不是三年前的无名小卒。

这三年虽然没发专辑,但知名度一直在提升。

前往港岛参加《亚洲好声音》最终盛典,是第一炸。

代言非常可乐,新歌MV登上全新电视网MTV,成为全美青少年偶像,这是第二爆。

当选《美国好声音》发起人兼导师,并且因为拍摄非常可乐广告,而被镁光灯炸伤,将所有赔偿金捐献给烧伤患者,成立救助基金,是第三爆。

广告曲,新专歌曲逐一面世。

不仅是听众对于这张专辑抱有极大期待,就是他们这些唱片公司都极为看好这张专辑。

认定会大爆。

然而,就是这样一张专家,竟然要被鼎峰音乐作为首张cd专辑的试验田。

“这是烟雾弹,还是疯了?”

有人难以置信。

华纳音乐的起家和哥伦比亚唱片类似,但不完全相同。

华纳音乐一开始是这华纳几兄弟为了在电影中使用音乐、贩售廉价音乐版权,而为电影公司设立的唱片部门。

从1930年收购摩城唱片开始进军唱片业。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华纳融资之后换了老板,靠着收购大西洋、埃莱克特拉等唱片公司扩大规模,但主要市场还是在发行电影的原声带。

不过凭借着手上的签约艺人还有庞大的版权库。

常年占据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的地位。

仅仅在哥伦比亚唱片之下。如今哥伦比亚唱片又和环球唱片、迪卡唱片这些大中型唱片合作,体量得到了巨幅扩张。

谁都能料得到,下一步这家新组建的鼎峰音乐会有大动作。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大动作竟然会是押注在一个陌生的介质标准上。

“现在索尼和飞利浦那边已经开足马力,摆明了是要推行这个CD标准。宝丽金作为欧洲第二大唱片公司,也明确站队了CD标准,和飞利浦同进同出。”

华纳音乐的CEO分析着局势:“之前哥伦比亚唱片也是为索尼站台,支持CD。”

“但站台是站台,可现在真金白银的掏出了三千五百万美元,这个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市场部总监沉重点头:“没错,这代表鼎峰下场了,他们在押注这个CD标准。”

旁边立刻有人问:“那我们应该跟进吗?”

华纳音乐的CEO摆摆手:“先不急,索尼和飞利浦是CD标准的主推者也是专利持有者,他们是利益方,看上次发布会,鼎峰就算不是利益方也是合作方。”

“现在还摸不准市场对于这个新的介质标准的接受度,等他们先打开市场,再跟进不迟。”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毫无疑问,华纳音乐的CEO,已经将这个CD记在了心里。

原本在他的想法,高品质有黑胶唱片,低品质靠向平民受众的有磁带。

这两大类介质,已经将上下游的音乐唱片市场都给包圆了。

再来一个价格比磁带高,音质只高一点,高又高不过黑胶的新标准。

听众消费者真的会愿意为了那一丁点的音质提升,花更多的钱吗?

做生意这么多年,他太清楚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

这个想法,不仅仅出现在华纳音乐。

其他唱片公司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首年CD销量,只有区区几百万的现实原因。

别说是华纳音乐了,可能就是索尼、飞利浦都不会料到CD的巨大市场潜力。

可邵维鼎却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其他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全球经济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已经在悄然复苏。

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会逐年提升,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

别说比磁带贵一点价格了,只要CD的音质真的好。

甚至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贵几十倍,都会有人趋之若鹜。

而随着鼎峰娱乐的一连番动作的逐步落实。

受到震动最大的,还不是这些唱片公司。

而是远在日本的索尼,以及远在欧洲的飞利浦。

鼎峰音乐的消息公布当天。

无论是索尼,还是飞利浦的股价,都来了一波大幅度抬升。

资本的目光,正式投注在了CD之上。

“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索尼总部。

盛田昭夫猛拍大贺典雄的肩膀,目光炯炯:“让邵维鼎成为我们的合作方,绝对是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大贺典雄不经意的揉了揉拍红了的肩膀,“社长,我早说过了,邵维鼎这个人格局很大,目光长远,他看得到CD的未来。”

“可笑其他那些唱片公司驻足不前,等着我们为他们趟水过河。”

“但他们忘了,真到了一两年后,市场形成。”

“专利授权费可就不是今天这个价格了。”

“你说的没错。”盛田昭夫情绪稳定了不少,认真道:“关于鼎峰建CD工厂的事情,需要什么设备,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的,你全力配合,我们索尼要协助鼎峰将北美的这家cd工厂建设成模范工厂。”

“另外,你还要联络飞利浦那边,CD播放机要加速准备上市了,这一次我们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内容已经箭在弦上,可最为关键的播放内容的载体,得趁着这波东风,“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鼎峰音乐的全力支持,索尼股价的大幅度上涨,给了他莫大的勇气。

“说到支持,还真有一桩事情,需要集团的点头。”大贺典雄抬起头说着。

盛田昭夫随口问道:“什么事?”

“CD播放机的一些核心专利授权问题。”大贺典雄解释道:“之前我们是只授权给了屈臣氏电器,同意屈臣氏成为标准制定方之一,换取哥伦比亚唱片的内容支持。”

“现在夏普也被鼎峰收购了,邵维鼎有意让夏普也加入到CD播放机的生产当中。”

盛田昭夫了解了:“两家品牌,一同生产。邵维鼎这是打算养蛊?”

“也不叫养蛊,就是双向发展。一个偏向中低端市场,一个专注高端市场,进行全覆盖经营。”

大贺典雄是负责索尼CD这块内容的,简单解释了一句。

盛田昭夫迟疑了片刻。

毫无疑问,夏普如果加入到CD播放机的生产当中来,其底蕴就不是一个建立才一两年的屈臣氏电器可比的。

瞄准的市场,一定会和索尼进行直接竞争。但如今鼎峰音乐是合并了哥伦比亚唱片环球唱片、迪卡唱片等一系列的唱片公司而成立的巨型音乐集团。

这样一家持有全球几乎半数的音乐版权的公司,选择押注他们。

这个情不能不领。

哪怕明知道对方也是冲着利益来的。

“行,技术授权给他们,但是仅限于半年前的技术专利,最新专利目前不对外进行任何授权。”

盛田昭夫嘱咐了一句,又道:“另外,有时间帮我约一次邵维鼎。”

“我想和他见一面。”

这样的人物,不见一见,都是一种遗憾。

.........

“我们要和邵维鼎约一期访谈。”

在地球的另一边,时代集团总部大楼,正在发生一场谈话。

时代集团,未来要收购华纳的庞然大物。

旗下有着众多资产。

《时代周刊》《财富》《人物》、《体育画报》、《生活》等知名杂志暂且不说。

有线电视业务领域,时代公司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涉足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领域,投资了HBO和Cinemax等有线电视网。

它毫无疑问是一家在出版电视领域的庞然大物。

在传媒界,拥有着巨大影响力。

如果收购了哪一家影视公司唱片公司。

其所有的产业将在传播、制造上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

这也是九十年代,时代集团要收购华纳的目的所在。

而时代集团最值钱的资产,毫无疑问就是《时代周刊》。

过往五十年,多少国家元首,政治新贵,金融大亨的人物肖像出现在其上。

每个月评选出的《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都能成为世界关注的新闻。

然而此刻看着面前的选题,却犯难了起来。

一边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即将访华,针对港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谈判。

以此解决百年殖民问题。

另一边,是鼎峰娱乐的拔地而起,带给全球传媒娱乐界的巨大震撼。

不管是鼎峰与迪士尼之间的收购战,还是再之后鼎峰放弃迪士尼,转而收购MCA,与哥伦比亚唱片、探照灯影业、以及鼎峰在港岛欧洲的一系列传媒公司、唱片公司的合并。(邵氏不在其中)

整个过程跌宕起伏就不说了,就说最近鼎峰娱乐旗下,最大的子公司鼎峰音乐投资3500万美元建CD厂。

以及浑水证券,积极筹划鼎峰音乐上市,引发了整个华尔街的轰动。

这些事情,都无法让《时代周刊》视而不见。

“访谈是必须要约的。”

《时代周刊》主编罗伊斯·米克手里拿着两份企划案,踌躇道:“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得确定十月份的封面人物。”

“必须是撒切尔。”他的话音落下,一名黄卷发的中年男人立刻接嘴:“今年英国在马岛打的那场仗,重塑了英国的对外形象。这次访华,她多半也是携这场战争的余威,在港岛这块土地上,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这是中英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我不觉得一个商人,能撬动这个影响力。”

副主编旗帜鲜明的表明了态度。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办公室里站在窗口的一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对于世界,对于时代的影响力,并不是以这个人的职位所决定的。”

“我们《时代周刊》叫这个名字,必然考虑的是对于当今时代的影响人物。”

“撒切尔力推改革,战争上也有所收获,固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但这个影响力只局限在大西洋。”

“如今九月底的谈判,战场却来到了亚洲,来到了太平洋。”

“他对于当下时代的影响,有几分?”

说话的人是《时代周刊》的资深编辑,他一步步从访谈记者爬上来,亲自采访过太多的名流政客。

对于每四年换一届的英国首相,早就免疫了。

穿着一身黑衣的他,雷厉风行:“可邵维鼎这个港岛人却不一样了,他今年先后在英国授勋,出访欧洲,拿下大笔通讯订单,间接推进了移动通讯的发展。”

“而后在暹罗等地,大力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布局,带动了全港岛的资本,乃至于全南洋的资本加入到这场建设当中。”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甚至盘活了整个东南亚的经济。”

黑衣男人左右环视,淡淡道:“我想问在座的各位,这是一个商人能做到的吗?”

“这不就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全球化吗?”

众人被他说的哑口无言。

刚刚那名副主编还想开口反驳。

但却被主编罗伊斯给堵了回去。

“亨特,你继续说下去。”

亨特也就是黑衣男人点了点头,向办公室的五人各自分发了一份文件:

“各位,这是我这几天收集到的资料。”

“我发现,他旗下的和记黄埔目前已经在太平洋、大西洋沿岸各大港口积极布局,入股了不少码头,他的生意甚至可以说覆盖了全球一大半的码头,在当今时代,这个影响力不大?”

“更别提,最近几个月,自从他来到美国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几乎每一件事都与他有关。”

“无论是《外星人ET》票房打破影史记录,还是非常可乐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三家爆发的可乐战争,又或者是巨无霸规模的鼎峰娱乐的成立。”

“这都彰显出了他在美国,乃至于全球的巨大影响力。”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个影响力,不是只停留短短几年,几个月的。”

“而是真正会留下时代印记,会让一代人记得的历史事件。”

办公室内沉默了下来,所有人都在默默消化着这番话的分量。

喜欢重生港岛,家大业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