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114章 公子动身游天下

秦时颂乔松 第114章 公子动身游天下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1:15:38 来源:书海阁

咸阳宫……

李斯的话让嬴政陷入了沉思,这封信件之中,并未说明乔松自己的想法,但是嬴政也差不多能猜出来。

“无妨,大体上百家入秦已成定局。儒家所作所为,也可理解。”嬴政开口道,为儒家之请求定下了基调。

李斯拱手行礼,表示自己明白了。

此时的李斯虽然主张法家,但他毕竟出自荀子门下。且和韩非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深,因此还是对儒家念着一份情。不,准确的说,是对小圣贤庄念着一份情。

至于儒家其余诸脉?

呵呵,那是什么玩意儿!

老师一卷非十二子骂的可不只是其他门派,还有儒家自己。甚至,还隐隐包含儒家上一位堪称圣人的孟夫子。

“王上,臣以为公子所提刊印司一事颇为高妙!”王绾插嘴称赞道。

“哦?妙在何处?”

群臣纷纷看向了王绾,想听听他的看法。

王绾回答道:“臣认为高妙之处有三:

其一,以此为由,将游离于大秦之外的诸子百家纳入秦法管理,让百家遵守我大秦的法律;

其二,妙在我大秦以刊印司置身事外,不参与百家之间的学术斗争,却能够执掌规则,以刊印之权挟制百家;

其三,妙在接纳百家为我大秦之用。”

王绾的一番话让李斯心中一动,想到吕相公布白帛大书之举,顿时明白了王上的意思。看来,王上是想要引百家对付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的确煌煌着作,可正因如此,百家才不会放过抨击其的机会。文人相轻吗,贬低对方就可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之前不过是因为百家无意入秦,故此来观看者都只是百家学子,真正的重量级大贤尚未出现。

可纸张一事一旦公布,诸子百家定然闻风而动。届时,哪怕秦国不引导百家攻讦吕氏春秋,这部着作带来的影响,也将会被百家入秦的风向所压制,国人将不再关注吕氏春秋。

好一招借刀杀人之策!

看来,二公子这封信来的,正是时候啊!

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什么蠢材,陆陆续续意识到了二公子这封信所带来的影响。当然,他们也明白,二公子不远千里以纸张为拜帖邀请儒家入秦,所图谋者肯定不只如此。只不过,限于所知有限,他们暂时也只能推测出这些罢了。

但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让吕相撤除白帛大书。毕竟,百家入秦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内,咸阳不能乱!

于是,众人商讨了一番之后,嬴政心里有了计较,便命王绾以门人身份,向吕不韦去一封信。

……

相国府,来自王绾的信件很快就送到了吕不韦府邸。

自从秦王雍城加冠之后,这位相国大人的府邸就好像一夜之间,变得冷清了许多。仿佛大家都嗅到了某些危机,作鸟兽散。唯有相国养的门客,依旧还聚集在吕不韦的门下。

但,门客的数量也少了很多。

让家老将王绾的信件送来,拆开平摊在案几上,吕不韦阅读了起来。但很快,他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王绾,也要离本相而去了吗?”

王绾,可以说是吕不韦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如今,却已经和他分道扬镳。

王绾的信件中说的很清楚:贵公去私为士之节操根基,事秦王为公,事文信侯为私,而贵公去私正是吕氏春秋之大义。

信件的最后,王绾再次劝告吕不韦,收回吕氏春秋白帛大书。

吕不韦了解王绾这个人,因此他很清楚,以王绾的聪慧定然能看懂他此举的用意。然而,王绾如此回信,也向他释放了一个信号:秦王不喜吕氏春秋。

“家主,长史所派信使,还有一番话要转告家主。”家老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吕不韦抬起了头:“什么话?”

“长史说,尊侯为秦国辛苦操劳十数载,倾注了一生的心血。然,何故行此高悬大书,挟民意威逼王上之举?

此时收回大书,尚能弥补与王上之间的裂隙。若尊侯一意孤行,恐难保万全!”

哼!

吕不韦面露怒色,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之上。

王绾什么意思,威胁吗?

但随即吕不韦便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王绾并非无情无义之人,他对王绾有知遇之恩,是以纵然王绾彻底倒向了王上,也不至于说出威胁之类的话。

想到这里,吕不韦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儿,面色顿时凝重了起来:难道说,王绾此言是在警告本相,秦国发生了什么本相不知道的事情吗?

“家老……”

“老奴在……”

吕不韦沉吟了一阵,说道:“发动门客,去收集一下消息。尤其是咸阳以及六国的消息,本相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他手上的罗网自从惊鲵脱离,玄翦消失,掩日失踪之后,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但是吕不韦也并不是就彻底变成了瞎子,什么都不知道。

他手下的门客可不是白养的,他们仍旧是吕不韦最大的消息来源,这些门客来自于六国,可谓是耳聪目明。吕氏春秋关乎自己的政治诉求,是吕不韦一生的追求,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停下来的。

……

那么,此时被秦国众臣念叨的乔松在哪里呢?

荀夫子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在决定带乔松周游列国之后,便即刻准备了起来。仅仅是第二日,乔松的使节车队便大张旗鼓的离开了桑海城。使节团队送往临淄的国书也同步送出,向齐王告别。

小圣贤庄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恭送荀夫子以及乔松这位秦使的离开。其场面之恢弘,可谓是吸引了整个齐国的目光。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暗探将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向了列国。

然而实际上,当这些人目光集中在秦使车队上的时候,乔松和荀夫子却早已先一步轻车从简,借着使节向齐王递交国书的时候,离开了小圣贤庄。

乔松此行乃是为了游学,来的时候已经途经韩魏两国,那么这次就不需要再去了。

如此一来,返回秦国仍然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北上离开齐国进入赵国,一路穿过赵国再入燕国,沿着燕赵边境抵达秦国雁门郡,最后归国;第二,南下从楚国境内绕一圈子,再从秦之南郡或者黔中郡归国。

荀夫子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了自己的弟子,然而乔松却两条路都想去。

首先,燕赵之地多豪杰,尤其是赵国,可以说是列国之中武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和楚国一起位于第二梯队。

乔松很想看一看,燕赵之地的武风有多兴盛。

其次燕赵之地再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两千年来,大草原始终是中原之地的威胁。每到中原之地兴盛之时,草原往往蛰伏于中原王朝之下。然而,一旦中原陷入战乱,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会大举南下,五胡乱华,东西突厥,辽国契丹,金国女真,蒙元等等都是如此。

一统天下之后的秦国也不例外,蒙恬常年率领长城军团三十万大军驻扎北境,紧守长城,为的就是抵御来自北边胡人的威胁。

来到这个时代,乔松深知自己一旦返回咸阳,以后很难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包括草原也是一样,因此他很想趁此机会了解一番这个时代的北疆。

北疆需要重视,同样地处南疆的楚国也不能忽视。

楚国地大物博,可以说是秦国一统天下道路上最有韧性的对手,也是最终覆灭了秦国之人的故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历史上梦魇一般的诅咒,最终竟成为了事实。不得不说,这是对秦国历代先君努力的一种讽刺。

自从楚王熊渠理直气壮的高呼“我蛮夷也”之后,楚地风俗一向与中原各国不同。辽阔的楚地孕育了别样的风俗,想要治理好天下,就得先了解楚地。否则,楚地动荡,将会成为帝国心腹大患。

乔松可不想老爹再像历史上那样五次东巡,耗时耗力不说,效果还不怎么大。

……

得知自己弟子的想法之后,荀夫子很无语,这小子也太贪心了,但同时老夫子也很欣慰,这个弟子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天下态势。如此一来,想必他未来为君王之时,对于天下也将了若指掌。

最终,荀夫子权衡一番之后决定,既然都想去,那就都去吧。先北上前往燕赵之地,领略胡地风貌之后,然后于塞外合适的地点南下横穿五国,至楚境,游学一圈之后再返回秦国。

只是如此一来,这时间上可就不短了。

好在乔松尚且年幼,没有俗事缠身。

……

决定好了路线,师徒两人就离开了桑海城,一路北上。

这一路上,乔松也就留下了惊鲵,其余人全给打发了回去。尤其是朱家,更是大摇大摆的随着使节车队返回秦国。

荀夫子的意图乔松很清楚,那就是以使节车队大张旗鼓经过各国,实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为乔松吸引一部分火力……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