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50章 蓝田浓烟冲宵上

秦时颂乔松 第50章 蓝田浓烟冲宵上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1:15:38 来源:书海阁

韩非……

乔松脑海中灵光乍现,闪过这么一个名字。

五蠹出自《韩非子》一书,乃是韩国九公子非的着作。

正史上对这位韩国公子评价极高,称之为战国末期最后一位法家的集大成者,学究天人。

春秋战国时期有过数次变法,其中涉及到法家的有商君,慎到,以及申不害。

商君用法,终使大秦成就霸业;慎道用势,对齐国影响深远;申不害用术,成就劲韩之名;

而韩非集法术势三者于一身,堪称最后的法家宗师。

在上一世观看秦时这部动漫的时候,其剧情更多集中在韩非的聪慧与机智上,在其法家成就上却少有关注。唯一能够体现的,便是秦王远赴韩国与其相见。此事虽是杜撰,但也从侧面印证了韩非的才情,以及他的法家思想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

而此时的韩非……

想起五日前星宿阁和罗网双双传来的情报,说韩国出现了鬼兵劫饷一事,乔松便意识到这位韩国九公子就要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了。

“韩公子非的学说吗?”乔松扫了眼手中的书籍,一点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很自然的回答道:“孩儿手下的商会,曾为孩儿收集天下典籍,因此孩儿倒也拜读过这位韩国公子的着作。”

看这卷竹简之间的麻绳磨损痕迹,父王应该翻了很多遍了。

果然,嬴政立刻就来了兴趣:“哦?如此说来,你对此人倒有些了解?”

乔松将竹简重新合了起来,很是遗憾的摇头叹息了起来:“韩非此人,确有大才。可惜……”

“你是顾忌他的出身?”嬴政略带不满的教育起了他:“身为君王,当有容人之心。韩国公子又如何,如能为我所用,便是我秦人,何必在乎区区身份。若只是一味地用秦人,我大秦如何会有今日之盛况!”

“父王误会儿臣了。”乔松很委屈,也不敢卖关子:“儿臣的意思是,韩非此人心存韩国,恐怕不会为大秦所用啊。”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秦国以发兵韩国为要挟,使得韩国不得不派遣公子非入秦。然韩非至秦国之后,几次三番上疏存韩之策,最终惹恼了秦王,被关入大狱,以惨死狱中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可怜红颜,终究薄命。

等到秦王后悔之时,斯人已逝,只能手捧韩非书卷为之叹息了。

嬴政皱了皱眉头,一时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向了自己的书案。

“将韩非的书都送过来,寡人要细细研读一番。”

乔松顿感一阵的牙疼,只好道是。

完了,自家父王成了韩非那家伙的迷弟了。

韩非的思想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的确不失为指导帝国一统的一种治国策略,相比起商君有一定的进步性,更适合当下秦国。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思想仍旧具有一定的缺陷。

这是时代所限,并非韩非本身的问题。

比如在五蠹中,韩非将学者,言谈者,宦御者,以及商工之民比喻成五种虫子,劝当权者除掉他们。

这种说法就有失偏颇了。百工百业,自有其存在之理。就拿商工之民来说,其对社会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往往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否则何来的进步之说。

不过虽有缺陷,但韩非此人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

因此,乔松并不反感自家父王对其学说感兴趣,只是在日后或许要向父王谏言,纠正其中的一些看法。

坐下之后,嬴政便询问起了乔松今日来此的原因。毕竟,此时天都有些黑了,着实是有些晚了。

乔松跪坐下来,正色道:“父王,儿臣手下的大秦商会上月发往齐国的六支商队途经韩国时悉数被扣,损失可达数万金,商队之人至今还在韩国大狱。

据查,是韩国大将军姬无夜做下的事。”

嬴政挑了挑眉:“你欲何为?兴兵以讨之?”

“非也,儿臣的意思是,遣使斥责韩王。”

乔松的话中,没有半点儿对韩王的尊重。

嬴政沉吟了一阵,最终点了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这个儿子他最欣赏的地方就是这一点,无论做什么都不会瞒着他这个父亲。

这三年来,乔松手下的商会和大秦朝堂合作非常紧密。

商会每年会给大秦贡献数百万金的税收,这些可都是钱呐。

不止如此,商会还利用各种渠道,从各国收集粮食,食盐,矿产,牲畜,马匹等各种必需品,增强了大秦国力的同时,也变相削弱了六国的力量。

此举与当初齐国国相管仲买缟灭鲁之策略颇为相似。尤其是在去年从各国收购粮食的策略暴露之后,各国无不回想起了管仲的名字,故此商会执掌者巴清也有了秦之女管仲之称,被各国深深忌惮。

也正因这样的原因,大秦商会在大秦的一切经营活动受到了秦国上下的一致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这其中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商会中的很多成员,背后都是当朝权贵,其中不乏渭阳君,昌平君等朝堂巨头。便是相国吕不韦,也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力量。

巴清用利益把各方绑在了一起,谁挡商会的路,就是挡整个秦国权贵的路,自然一路畅通无阻。

……

次日一大早,又是和盖聂一起艰苦的训练。等到完成训练已经过了晌午,向其他人交代了一声,乔松便带着护卫乘车出了咸阳宫。

三年的时间,这座咸阳更加的繁华了,由于商会的出现,带动了咸阳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连沿街两侧都出现了许多挑着担子的货郎,他们走街串巷,将一些东西直接送到门口,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

流连于这繁华帝都,让乔松久居宫中产生的疏离感快速消退。

宫里就好似另一个世界,只有这红尘万丈,柴米油盐,才是人世间。

马车晃晃悠悠的出了咸阳城,紧跟着便在车夫的驾驶下一路疾驰,直奔蓝田。

如今的蓝田大营主将乃是蒙武。

秦王政七年,上将军蒙骜病故,与世长辞,但蒙氏的恩宠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其子蒙武晋升蓝田大营主将,主管大秦军士训练;

其孙蒙恬,因在秦王政八年参与剿灭成娇叛军有功,升任平阳,哦不,现在也许应该叫百战穿甲兵前将军;

次孙蒙毅也备受秦王信赖,已经升到了郎的位置上。

不过,乔松此行的目的地并非蓝田大营。没有父王的诏书,他也进不去蓝田大营。他此行,是去位于蓝田的加工作坊。

蕞城虽然距离咸阳不远,可到底地方太小,所以有了商会的支持之后,公输越就在蓝田那个地方设立了一片加工作坊,也是乔松版图之中大秦未来的第一个工业摇篮。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公输越弄出来的东西关系太大。

首先是琉璃,自从无色透明的琉璃能够代替水玉制造千里镜之后,如今市面上外销的琉璃便都是有颜色,且气泡多杂的残次品了,真正的无色纯净的琉璃都被朝廷采购了去,并严令禁止离开秦国。

后来,公输越手中拿出的各种改良之后的农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大秦重视;不仅如此,还有不少秘密新型武器,能大幅度提高秦军作战能力。

由于涉及的机密太多,最后这作坊选址在乔松亲自禀报父王之后,被定在了这蓝田大营附近。

如此重要的事情,乔松自然要找一个放心的地方。而大秦,除了咸阳宫之外,还有哪里比大军常年驻扎的蓝田更加让人安心的呢?

……

马车距离蓝田还有三十里左右的时候,突然拐上了一条灰扑扑的路面。刚刚还颠簸的马车好似突然间来到了光滑的冰面上,再也没有任何颠簸。

放眼望去,脚下这条路宽可达十丈,长一眼看不到头。地面坚硬如石,混如一体。

这却是用水泥铺就的路面。

不用说,这便又是公输越的杰作了。

很快,遥远的天际几道黑烟冲天而起。随着距离的接近,便看到几座二十多米高的高塔耸立在大山脚下,滚滚浓烟从中冒出。

那玩意儿在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怪异,仿佛格格不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它们的出现应该至少要推到两千多年后。因为,它们叫——土高炉。

感谢秦时本身就是一个架空世界,本身就有很多超越常人理解的黑科技,否则这种规模的土高炉还修建不起来。

土高炉的出现已经能够说明这片作坊目前最主要的任务了——炼铁。

很快,马车抵达一片高大的木质高墙之前,这高墙从形制上看与不远处的蓝田大营一般无二,甚至两片营区的防御墙都是连成一体的,只是内部做了区分。

离得老远,了望塔上的弓箭手便瞄准了马车,直到车马停下来,和守卫这里的士兵确认了身份,才解除警戒。

整片作坊区依山而建,从门口到冶炼的地方还有两三里地。

马车一路疾驰,可以看到营区内非常繁忙,到处都是来往的工匠和役夫。他们推着独轮车,将一车一车的材料运送到指定位置,然后由专人点收之后,再送到各个加工车间。

大秦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一支箭矢都能分成几个部分锻造,并在上面镌刻上制造者以及监工的名字,以防出了问题便于追溯。

故此,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从来不用操心。将繁杂的生产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工序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这样一般的工匠都能胜任。

这座大营生产的东西主要是军需品,包括千里镜,神臂弩,连弩,八牛弩等在后世赫赫有名的恐怖大杀器。

穿过锻造区,乔松的马车总算是来到了位于营区最内部的冶炼区。

在小厮的引领下,在此见到了已经升爵升到了公乘的公输越……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