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219章 大结局

秦时颂乔松 第219章 大结局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8:29 来源:书海阁

朝堂之上,历经一连串惊心动魄的风波之后,宛如一场疾风骤雨洗礼过一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批相对年轻、朝气蓬勃的官员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替换掉了那些曾经位高权重的老臣们。其中,备受瞩目的萧何更是平步青云,从原先掌管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之位一跃而起,荣升为中书省中书令这一核心要职;与此同时,陈平也顺利踏入朝堂,担任起户部侍郎一职,展现其卓越的理财才能;就连远在南疆镇守一方的曹参也被紧急召回京城,委以重任,出任吏部尚书,负责管理天下官吏的任免与考核。

此外,李崇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过人的智慧成功进入礼部,而善于工程营造的公输越则担任工部尚书之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次朝廷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犹如一次汹涌澎湃的潮水冲击,导致朝中要职绝大多数都被东宫一系的官员所掌控。即便剩下的一些职位,其任职者也或多或少与东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拿那位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李昙来说吧,他那才华出众的儿子便是东宫之人;再瞧瞧尚书右仆射李斯,想当初他能够有机会踏入大秦官场,全赖太子大力举荐之功。

这些迹象如此显着,仿佛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清晰可见,足以让满朝文武洞悉始皇帝的真正意图所在。

于是乎,剩余的百官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开始选择自己的阵营,以期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站稳脚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众人已然看穿了始皇帝的心思,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竟然会采取如此决绝的行动——就在始皇九年十月初六这一天,一道震撼人心的圣旨从天而降:自明年伊始,大秦将迁都长安,更令人震惊的是,始皇帝表明了自己退位之意。

此消息一经传出,朝野上下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始皇帝这石破天惊的决定惊呆了。

然而,当这一消息如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民间时,百姓们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平静。毕竟,在过去的数年里,始皇帝逐渐减少了对朝政事务的直接管理,百姓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而且,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朝堂之上还有着一位深得民心的太子。这位太子对待百姓关爱有加,时常倾听民声、为民解忧,因此深受民众的拥戴和喜爱。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冬去春来,四季更迭,转眼间便来到了始皇十年。此时的朝廷上下,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今年注定将成为大秦帝国掀开崭新篇章的重要一年。而每年一度的大朝会,依旧由那位备受瞩目的太子来主持。令人惊讶的是,始皇帝竟然自始至终都未曾露面,仿佛有意将这舞台让给了自己的接班人。

太子端坐于朝堂之上,处理起朝政来依旧是那般老练沉稳,游刃有余。他的决策果断而明智,每一项政令的下达都经过深思熟虑。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今年朝廷中新晋了众多朝气蓬勃的年轻官员,整个朝廷的氛围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年轻人充满激情和活力,做事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使得朝廷的行事风格比从前更为果敢凌厉。

那些有幸得以留任的老臣们,亲身感受着这种全新的变化,不禁在心中暗暗慨叹:“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虽然太子尚未正式登基称帝,但他对于朝廷的影响已然悄然显现,并且正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推动着这个庞大帝国不断向前迈进。

始皇于去年就已然表明了欲传位之意,此消息一出,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随后,朝廷上下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太子的登基大典来,人人皆不敢有丝毫懈怠。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始皇十年二月初二,这一天正值民间所谓的“龙抬头”吉日,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日便是始皇帝传位之时!就在前一日,始皇帝终于结束巡游,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咸阳宫。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唯有咸阳宫内灯火通明。此时,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寝殿之中,只见乔松正恭恭敬敬地站立在始皇帝身后,目光专注地望着前方。在那里,始皇帝端坐在一张精美的雕花大椅之上,而他的身旁,则坐着乔松的母亲——芈华夫人。

此刻,芈华夫人正手持一把精致的木梳,轻柔地梳理着始皇帝长发。梳子一下又一下地从发间滑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但始皇帝却宛如雕塑一般,动也不动,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那面纤毫毕现的银镜,久久不语。

当芈华夫人细心地为始皇帝将头发束成发髻,并小心翼翼地为其戴上象征无上权力与威严的通天冠后,始皇帝这才缓缓抬起头,望向镜子中的自己。然而,就在他看到自己眼角那几道深深浅浅的皱纹时,不禁微微一怔,口中喃喃自语道:“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间,朕已年近五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呐,竟也渐渐老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听到始皇帝这番感慨之言,一旁的乔松连忙宽慰道:“父皇您正值春秋鼎盛、年富力强之龄,本无需如此着急传位于儿臣的。”说罢,他向前一步,躬身施礼。

始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地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没好气地狠狠瞪了眼前之人一眼,怒声喝道:“怎么?难道你还真打算让朕一直替你看守着这份偌大的家业不成?究竟要等到何时才肯接手啊!”

“儿臣……儿臣实在是舍不得您啊!”

始皇帝闻言,眉头紧皱,满脸嫌弃之色,大声斥责道:“哼!朕不过是将皇位传给你罢了,又并非驾鹤西去。男子汉大丈夫,怎可如此扭扭捏捏?一点都不干脆利落!”

说罢,始皇帝气呼呼地转过身去,不再看他。

稍作停顿之后,始皇帝缓缓开口说道:“过了今天,这帝国就正式交予你手中了。”

站在下方的乔松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回过神来,赶忙恭敬地躬身施礼,郑重其事地道:“儿臣定当以天下苍生为重,时刻铭记先皇之志,不敢有丝毫懈怠!”

始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口中轻应一声:“嗯。”

得到始皇帝的首肯,乔松慢慢站起身来,正欲转身离去。然而就在他即将迈出大殿门槛之时,始皇帝忽然再次出声叮嘱道:“记住,这帝国的责任重大无比,日后行事切不可鲁莽冲动,凡事都须深思熟虑再三而后行。要知道,你身为一国之君,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举动,一旦传播出去,于整个天下而言,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乔松停住脚步,回身拱手作揖,恭声道:“儿臣定然牢记父皇的教诲,绝不敢忘!”

“去吧,我跟你母亲,始终会支持着你。”

乔松呆愣在了那里,久久无言。

……

大秦王朝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于历史长河之中,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变革的崭新时代。由于先前的种种原因,皇位传承已然失去了固有的成规旧矩,所有事物都焕然一新、亟待探索。

而乔松,这位登上秦二世宝座之人,恰好在迁都新都之际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时刻。尽管传位于咸阳,但正式的登基大典却定在了新都长安。

当乔松身着华丽龙袍,缓缓坐定于紫宸殿那象征无上权力的皇位之上时,他微微仰头,迎着殿外那轮高悬天际的耀眼大日。此时此刻,殿内文武百官整齐划一地双膝跪地,齐声高呼“万年”之声响彻云霄。

金色的阳光如同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箭矢,透过那座华美威严的紫宸殿,精准无误地照射进来。而在大殿角落处,那些精心布置且巧妙隐藏着的银镜,则恰到好处地将阳光折射开来。于是乎,一道道光芒如同灵动的精灵般跳跃闪烁,最终汇聚于乔松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令人目眩神迷的神圣光晕。

就在这一刻,乔松整个人被万千光华所笼罩,犹如神只降临凡间一般庄严肃穆。伴随着群臣们恭敬地下拜行礼,乔松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透过眼前晃动的冕旒,极目远眺。

他的视线先是越过重重宫阙楼阁,望见了北海那呼啸而过的寒风;又穿越广袤无垠的大地,瞧见了南方茂密葱郁的热带雨林;随后,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浩瀚大海跃入眼帘,紧接着便是高耸入云、终年积雪不化的皑皑雪山;再然后,一望无际、漫天飞舞的漫漫黄沙映入眼底,还有那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劳作的朴实农夫;以及那些风尘仆仆、奔走四方的行商坐贾;更有那些埋首书堆、刻苦攻读的莘莘学子;还有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各抒己见的诸子百家;最后,他看到了戍守边疆、忍受苦寒的英勇将士。

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头。而从今往后,却只有他去面对这些,再也无人给他遮风挡雨了。

父皇,大秦二世而亡的结局,此生再也不会有了!乔松心中喃喃道。

……

始皇十年二月初二,始皇帝于咸阳章台宫退位,传位太子,为太上皇。太子于长安紫宸殿登基,史称秦二世。

二世登基之后,封太子妃吕氏为皇后,芈涟为皇贵妃,雪姬为淑妃,焰灵姬为贤妃,巴清为德妃。

封其长子嬴恒为晋王,次子嬴疆为赵王,三子嬴泽为齐王。

其余群臣皆有赏赐。

二世二年,皇帝开始新一轮改革,重修大秦律。同年,朝廷官员开启任期制,每十年为一期,最多连任两期。

同年,大秦恪物院研发出燧发枪以及滑膛炮,开始猎装全军。

二世三年,皇帝命晋王,赵王,齐王任职地方,以观其才。并规定,凡成年皇子均需任职地方,并在二十三岁隐姓埋名参军五年,期间不得暴露身份。并组建皇家讲学堂,聘请百家宗室授课,并于每年七月,八月两月由百家宗师带领八到十五岁皇家子弟乔装在各地游学,观各地军政。

二世四年,朝廷三十万大军率先完成换装,军中火器占比达到四成。同年,朝廷改制完成。

二世五年,大秦第一辆民用蒸汽机车投产,二世皇帝亲自前往大秦第一座民用机车生产工厂,举行奠基仪式。

同年,大秦第一座民用炼钢厂,第一座民用海船厂,第一座私人冶炼厂等等纷纷成立。

有鉴于此,大秦开放了一大批行业,允许私人豪商进入。

二世九年,帝国五位元帅之一的蒙恬在驻守楼兰期间,遇到了来自罗马帝国五万大军犯边。当年盖聂追查的罗马小队无踪,却是对方退出了西域,不远万里返回罗马。使得罗马得知东方还有一个帝国。

然而,此五万大军遇到了驻守西域都护府的蒙恬大军,在火器优势之下,其大军一触即溃,死伤惨重。蒙恬抓住对方领兵将领逼问主力无果,上报朝廷。

二世皇帝得知此事,大怒,派遣蒙恬,韩信,王贲各率十万大军,兵魔神六座,以及各种机关兽跨越沙海,开启西征;并命帝国海军元帅纪信,率远洋舰队,从海路跨海远征。

此战,乃是二世皇帝登基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直至二世十六年,经七年鏖战,帝国攻破罗马帝都,俘虏其帝国皇帝,王公大臣在内一百六十九人,自此帝国雄霸世界。

二世十九年,六十七岁的始皇帝崩逝于东巡途中。二世大恸,罢朝三月,在此期间组建内阁,辅助处理朝政。

……

二世皇帝在位六十年,乃是大秦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后退位,并传位于三世皇帝嬴恒。其执政期间,大秦从东方强国成长为横霸亚欧非三块大陆的绝世帝国,科技,民生,人口,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凭借一己之力,将大秦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