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秦时颂乔松 > 第99章 三道论题试稷下

秦时颂乔松 第99章 三道论题试稷下

作者:毛豆佐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1:15:38 来源:书海阁

阳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即使看穿了,也没什么用。

哪怕有人看穿了秦国的目的之所在,将其讲清楚,讲的透透的,依旧无法影响齐王建的决定。毕竟,相比起秦国的一心示好,与自家相邻的其余五国更加的不是东西。

所以,毫无疑问的,齐王建最终同意了互市的成立。

此消息以飞鸽传书的形式送回了咸阳,很快就呈递到了秦王嬴政的书案前。

此时的章台宫中,嬴政正和客卿李斯相对而坐,两人面前的案几上,放着的正是乔松关于互市一事的条陈。

“寡人本以为这儿前往齐国,会安分守己。未曾想,竟又闹出了些事情。”嬴政摇着头叹息道,那语气似是无奈,似是骄傲。

李斯淡笑着道:“以公子之智慧,已经将此事解释的很清楚了。只是,王上如何看?”

乔松此举,的确是益处颇多。唯一可虑者,便是关于公子所想要探索的治国之方略。取一地为试点,倒也并非不可。只是,就看王上如何选择了。

再有两个月,王上便要正式加冠亲政了,届时是继续延续商君之法,还是另行考虑,就拖延不得了。

……

齐国临淄……

齐王建号召稷下学宫学者论战的诏命很快就传了出去。半个月的时间,看似很充足,实则根本就不够,在这个时代交通仍旧是个大问题,区区半个月,只够在临淄及周围的各家赶来,远一些的根本就没办法。

但尽管诸子百家的核心人物赶不来,依旧算是一件盛事。

一时间,临淄城内学者云集。

秦国驿馆,朱雀堂齐国分舵的舵主张月鹿正半跪在乔松面前,向他禀报着最近赶来临淄的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在稷下学宫本就有常驻人员,故此接到齐王诏书之后,各家各派多少都有些人出现。

其中,儒家仲良氏,漆雕氏为主;

墨家墨辩一脉;

阴阳家,名家,农家等均有人员参与。”

就好比儒家分为文派和武派,诸子百家内部大致也有类似的分类。一部分人负责传承学问,一部分人负责铲除江湖上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像荀子之类的文武兼修的人存在。

毕竟,这个架空世界单纯的靠嘴皮子,可没办法彻底说服人家。这个世界,但凡是能够名留青史的学者,大多都是武德充沛之辈。

“小圣贤庄没有动作吗?”乔松有些失望的问道。

“回公子,小圣贤庄未有人来。”

张月鹿回答道。

乔松也很无奈,看来齐王建的诏书还没有办法影响到小圣贤庄啊,此次论战是没办法达成自己心中所愿了。等到论战结束,还是要想办法自行前往桑海一趟。

不过,这墨辩一脉,竟然还有人吗?

当初墨辩一脉入齐挑战儒家,结果直接被儒家打的销声匿迹,他还以为墨辩一脉就此没了呢,没想到竟然还有人在。

现在的儒家可不是像后世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相反他们可是武德充沛。毕竟,这个时代可是多得是时不时就敢游学的狠人。在这个战乱时代,但凡有胆子游学的,那身上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否则恐怕还没走多远呢,命都得丢了。

儒家也不例外。而身为显学之一的儒家,在其老窝齐国有如此强势就可以理解了。

凭借着星宿阁在齐国展开的情报网,乔松关注着临淄城的风吹草动,每当有新的百家之人来到临淄,他都会收到消息。可惜的是,他一直期待中的小圣贤庄始终没有动向,仿佛在刻意拒绝这次辩论一样。

事实上,临淄城的确有这样的言论。

毕竟在朝堂上,齐王建已经将这次辩论的目的说明了:就是为秦国二公子挑选一位合适的老师。而秦国与诸子百家的关系,可称不上多好。那些不愿意入秦的百家,没有兴趣赶来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很快便到了半月之期,一切准备就绪,齐王建便遣人来通知乔松,和他一起前往稷下学宫。

乔松欣然应约,于齐王宫同齐王一道出发,他的车架紧随在齐王车架之后,浩浩荡荡的前往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正殿平时是不开放的,但这次齐王驾临显然属于例外情况。

等到车队抵达稷下学宫,乔松才发现百家之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人群中老少都有,有身着道袍的道家长老,有身着麻衣的农家子弟,有身着儒服的儒家弟子,有身着黑白二色长袍的墨家,还有身着奇装异服阴阳家……

齐王建的到来,使得诸子百家纷纷行礼。

“诸位大贤免礼!”齐王建用温和的声音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免礼:“寡人的到来,打扰到了诸位大贤论道,实是不该,还望诸位谅解一二。”

到底是被压制的久了,齐王建软弱的性格体现在了各个方面。

众人连道不敢。

然后,齐王建亲自为众人介绍起了乔松:“这位乃是秦使,秦国二公子。想必诸位已经知晓寡人召开此次辩论的缘由,寡人在此便不再赘述了。各位倘若有意为秦国公子之师,还需好好表现才是。”“我等见过公子……”

乔松同样换了副温和的面孔,起身向在场之人一礼:“因乔松一人,劳动诸位贤者,实乃在下的不是,乔松在这里向诸位贤者致歉。”

客套了一番,齐王建继续开口,将此次辩论的出题交给了乔松。

乔松也不客气,当先便抛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第一个论题:治民!

治民一道,各家有各家的方法。

围绕着这治民一事,诸子百家轮番登场,各抒己见。每每一人讲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便会迎来众人的驳斥,以将其辩倒。

在这样激烈的辩论环境下,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有些真知灼见的。

经历了两天一夜的激烈辩论,最终的胜者出人意料的竟然是道家人宗的一位长老。

乔松全程观看了这场辩论,对这样的结果既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毕竟春秋战国七百年乱战,百姓已经疲惫不堪。在这样的环境下,黄老之学中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的确适合当前时代。

但是,有图书馆傍身的乔松却也深知黄老之学的弊端。

一味地休养生息,使社会回归原始,很容易纵容地方势力的膨胀,从而威胁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因此,对于道家的胜出,乔松只是平和的称赞了一番,并未表达自己的立场。但是,在这场辩论中表现亮眼之人,乔松依旧代表秦国向对方抛出了橄榄枝,欢迎各位贤者入秦,为秦国效力。

接下来第二场辩论,乔松再次抛出了一个命题:强国。

这个命题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也是各国所追求的道路。不出意外,这次辩论则以法家的暂时胜利告终。

毕竟,法家对于强国之道已经深谙其理,各国变法以强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再次经历了两天的辩论,乔松终于抛出了自己真正准备好的话题:天下!

……

“此次论题为:天下!”

随着大殿中央木牌上的绸布掉落,巨大的天下二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中。

论题揭晓的一刹那,诸子百家之人无不为之哗然。无他,而是这次的论题实在是有些太过浩大了。

高台之上,乔松双目微阖,老神自在的坐在齐王建身边,仿佛睡着了一般,对下方的议论无动于衷,丝毫没有想要解释的意思。

何为天下?

这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有不同的解释。

“自古以来,天圆地方。苍天之下,大地之上,凡是所见,凡是所闻,凡是所知,皆为天下!”

这是道家给出的解释,偏向于天下的自然属性;

“民者,即为天下。”

这是儒家给出的破题方向;

“国家君王,即为天下。”

这是法家的破题;

“阴阳流转,日月更迭……”

这是阴阳家的破题;

“枯荣生灭,四季流转……”

这是农家的破题;

……

诸子百家一个一个的站了出来,以各家理论为支撑寻找不同的破题方向,进而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随着辩论的深入,乔松合上的双眼也逐渐睁了开来。

尽管一直没有遇到自己心中所期待的答案,但诸子百家的辩论,依旧让他受益匪浅。

其实,乔松想要的很简单,在他看来,天下具备大一统的特性。从后世而来的他,天然就对大一统有着认同,而只有大一统,才有资格谈论天下。可惜的是,因时代所限,在这个诸国分裂的时代,诸子百家所注意的却是列国伐交。

最终,整整八天的辩论,确实称得上精彩,但称不上成功。对乔松来说,始终如隔靴搔痒,无法尽兴。他也只能代表秦国,向稷下学宫抛出橄榄枝,并未表明自己倾向于哪一家……

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时颂乔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