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 > 第162章 【EDA的国产化之路】

彭万华朝最里边望去,只见一张小而逼仄的办公桌上堆了满满几摞资料,资料后面露出一个脑袋来。

那个小董头发好像很长时间没有洗过,整的像鸡窝头,头发横七竖八的显得乱而油腻。

一张长长马脸上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可能因为课题进展不顺,脸上眉头皱成了川字。

人不高,不到一米七,很瘦,却很有精神。

让人一看就感觉这个人是个苦心钻研,不修边幅的科研工作者。

听到有人来帮忙,董朋眼里瞬间迸发出一股光芒。

待抬头看到高大的彭万华时,他顿时喜上眉梢,走上前握手道:“哎呀,终于来了壮丁了!我叫董朋,欢迎欢迎!”

彭万华被他的热情弄得有些不自在,不知为何,他心中有种掉进匪窝的感觉。

“万华,你今天就算正式报到了。课题任务你和小董协商分解下,有不懂的可以过来找我。”

老徐拍了拍桌子上一摞资料,对他笑着吩咐道。

彭万华一脸懵逼,我都还没答应呢,怎么就成报道了?

“课题经费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给你申请一笔补贴,让你安心做科研。”

老徐见他不说话,便以为他同意了,还很贴心说要给他一笔补贴。

“行了,就这样吧,我还有点事,你俩先沟通下。”

说完,老徐不等彭万华回复,便溜了。

彭万华真是无语了。

谁看上那点补贴了?

是不是瞧不起我?

正当他在心中吐槽时,董师兄很热情地把彭万华拉到自己办公桌前,抱起一摞一尺高的材料往彭万华面前一推:

“你叫万华师弟是吧?来,这些材料你先熟悉下,待会儿我整完了手头上的材料,我再好好跟你讲讲。”

说着,他又埋头伏案继续写材料去了。

彭万华抱着一摞材料,心中无奈,这拉壮丁的手法他很熟,还经常做。

但没想到自己也有被拉壮丁的时候。

一边翻看着资料,彭万华一边一心二用回忆着以前好友给他普及的芯片相关软硬件历史。

一颗的芯片诞生,软件需要EDA的支持,硬件核心则是光刻机。

先说EDA。

彭万华记得他那好友曾经提到过。

历史上,1986年,EDA国产化项目正式启动,单位包含十所高校、四所研究所、两家产业研究所,甚至电子工业部都拉进来,多达17家单位,数百名高级学者和技术人员。

历经四年才最终研制出熊猫系统,并通过验收推向了EDA市场。

即便如此,这个系统也是仅仅实现部分集成电路开发能力,还没有实现开发全流程的覆盖。

凭老徐课题组这两三只小猫就想解决EDA国产化的问题,那根本不可能,也揽不了这个活。

EDA的国产化之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他随即又想起了光刻机。

我国光刻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

那年,109厂和沪市光学仪器厂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65型接触式光刻机。到了1977年,中科院半导体所开始研制JK-1型接近式光刻机,并在前年完成第二阶段工艺试验。

去年,109厂,哈市量刃具厂、阿城继电器厂共同研制了KHA75-1型半自动接近接触式光刻机,并获得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工作一等奖。

该型号具有适应性强、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特点,在某些指标已达到CanonPLA500-F型水平。

按照历史进展,两年后的1985年机电部45所将成功研制BG-101分步光刻机,主要性能指标接近甚至达到米国GCA公司的4800DSW系统水平。

同样在该年,中科院沪市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扫描式投影光刻机。

总体来看,我国八十年代中期的光刻机水平即便和顶尖水平差一两代,但差距不算太大,可以存在赶追的可能性。

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开始盛行,贸工技妖风四起。

许多国企纷纷转型转产,大项目纷纷落马,没有了支持,项目全部停滞,包括大飞机运十同样如此。

导致我国自研的EDA和光刻机技术被弃之一旁,集成电路产业渐渐与国外脱节,芯片成为卡脖子技术。

到后来A**L已经开始生产3纳米光刻机,我国才刚刚突破28纳米工艺,技术水平差了将近六、七代。

后来国家发现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才开始花大力气奋起直追。

中间甚至出现几十亿汉芯诈骗、上千亿投资的宏芯烂尾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可以说都是在为当初的错误决定买单。

放弃芯片制造光刻机是错,放弃源头EDA软件更是错上加错。

最后被人卡脖子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但即便面临这种被各种卡脖子要你命的时候,竟然还有某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个要命问题!还在叫喊着科学无国界,甚至把国人的基因图谱发布到国外的杂志期刊上?

这人到底是坏还是蠢?

光刻机、EDA国产化,彭万华默默念叨了两句。

忽然觉得以他超前的视野和眼光,完全可以让这个国家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行业少走点弯路。

甚至,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

想到这,彭万华突然觉得资料也不枯燥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设计EDA软件需要三大块基础能力,首先是项目管理能力,毕竟这么大项目,没有项目管理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二是编程能力,再好的设想和架构都需要编程才能实现。

三是业务能力,EDA应用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个流程中,和IC设计、IC制造、封测产业相辅相成。

如果不能理解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业务流,那设计出的EDA软件肯定水土不服。

当然,老徐的课题和这三个能力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强相关。

课题组并不是直接设计EDA,甚至连EDA架构也算不上。

现在更多的是梳理产业现状,国内外发展趋势,行业面临的相关问题,以及EDA软件的技术可行性。

除了这些,课题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软件并进行必要的试用,试用是为了体会业务的逻辑,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甚至为了和相关部门和工厂加强关系,还得亲自手撸代码,帮忙解决一些小问题。

至于具体EDA软件国产化怎么实现,并验证,那就非这个小小的课题组所能解决的了。

所以这个课题的输出物,即彭万华等人要输出的显而易见是一份材料和总结。

“走,去微机房练练手去。”

正当彭万华看材料时,董师兄上前喊他一起去微机房。

喜欢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