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 > 第591章 【大会堂领奖!当选学部委员!】

二月底的时候,彭万华去了趟京城。

不为别的,因为要去领国家科技进步大奖!

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还有科学院香江分院,还有华光、华信的一帮合作伙伴的努力。

当然说实在话,北斗能这么快上天、这么快完成组网、这么快应用,他在航天飞机、操作系统、用户段应用开发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他作为代表领奖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归。

京城,大会堂里。

大大的红色北斗项目表彰帷幕下。

彭万华接过领导授予的奖章和证书。

领导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去年你没来,今年终于见到你了,你很不错啊!”

彭万华明白他的意思。

去年华东水灾赈灾完成后,京城举办了一场表彰大会。

他作为赈灾功臣,原本也在受邀之列。

因为要处理苏联那边的事,他实在无法分身。

关键不是他不想来,实在是苏联解体那么重大的事,他根本无暇他顾。

因此就没有来京城领奖。

后来京城这边连同国礼,将表彰之物一起送到了香江。

彭万华裂开嘴,“领导,赈灾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哪好意思过来要表彰?”

领导见他诚恳的样子,颇为感慨的赞叹道:“你是个有赤子之心、有高尚情怀的人!”

彭万华点点头,这个他倒是认可。

领导见他毫不推辞的样子,顿时爽朗的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闲聊了片刻。

彭万华拿着证书和写着五百万奖金的牌匾,和领导一起合了个影。

合影完毕。

领导继续给其他人颁奖,彭万华则走下了舞台。

迎面,刘领导、倪洸南和陈芳允老先生三人一起走了过来。

陈芳允老先生作为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和总负责人。

或许是多年夙愿达成,老先生激动的有些热泪盈眶。

此刻,他擦擦眼角,上前一把就抓住了彭万华的胳膊。

“万华,你们香江分院出力很多,有没有打算来京城?”

陈芳允老先生热情邀请道。

彭万华被他的热情感染了。

他很明白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对完成一项世界级项目的执着和坚持。

这种项目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做起项目来基本上都是废寝忘食、奋不顾身的。

不过,彭万华向来在香江逍遥自由自在惯了。

他委婉拒绝道:“感谢您的厚爱,不过现在香江那边更适合我。有机会邀请您一起过去香江那边,给我们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志讲讲您的优秀事迹,让我们好好学习一番。”

彭万华委婉拒绝的同时,还捧了对方几句。

使得拒绝的话听起来如沐春风。

陈老先生呵呵一笑,显然被拒绝了不仅恼怒,反而被吹捧的极为受用。

像他这个级别的人物,对于身外之外没什么追求。

但对于教育后辈、留下口碑和精神传承很感兴趣。

“行啊,你来安排时间,到时候我一定去。”陈芳允老先生痛快答应道。

彭万华一听,赶忙道:“回去我就安排。”

寒暄了几句,陈老先生上台。

刘领导和倪洸南则一左一右夹住了彭万华回到了座位上。

因为获奖的人比较多。

彭万华算是比较靠前的,后面还有一些人继续颁奖。

上面在热闹的颁奖,三人在下面唠嗑。

刘领导道:“好家伙,万华你香江分院现在都三千多号人了,只比京城和沈城少点,真是人才济济啊!”

彭万华笑道:“话说回来,还得感谢领导你的支持,否则我们不可能吸引到那么多的人才。”

当初,彭万华去香江办私事是打算请长假的。

然后刘领导力排众议在香江设了个办事处。

没想到当初小小的办事处,一步步地壮大,成了研究所,再后来成立了分院。

香江分院能成长这么快,离不开刘领导在京城这边运作和支持。

当然,刘领导这边同样因此受益。

他现在已经成为了科学院的二把手,如果不出意外,两三年内成为一把手是板上钉钉的事。

提拔的如此之快,和之前那些大工程以及香江分院做出成绩息息相关。

刘领导笑道:“这跟我关系不大,主要是你的主意正、能力强,我们都看在眼里。”

两人一波商业互吹,相视一笑。

倪洸南做事向来直来直去,他推了推刘领导的胳膊,“老刘,说正事。”

“哦哦,对了。”刘领导一拍大腿。

说出了一件让彭万华惊喜不已的话:

“之前,科学院那边已经确定了今年增选学部委员。我们几个老家伙还有院里一直在讨论,一致决定打算将你列入推荐名单,你觉得怎么样?”

彭万华一愣。

学部委员?

自己竟然要当选学部委员?!

顿时喜从天降!

关键是自己才30岁啊!

要知道眼下科研界最顶级的成就,就是学部委员!

一般只有科学和学术各领域的着名专家,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的人才能当选!

等同于后世的院士!

而且学部委员增选实行的是推荐制,不受理个人申请。

候选人先是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经学部主席团审定成为有效候选人。

再由学部主席团审定终选候选人,并组织具有专家进行投票选举,最终产生新当选学部委员。

彭万华一听刘领导这么说,顿时就明白了刘领导的意思。

估计是他做的项目太过于耀眼,获得的成就太过于闪亮。

像最早的汉卡,到后面的EDA、光刻机、财政电子化、操作系统等等,再到现在的北斗。

哪一个项目拿出去都足够的吹牛比了。

包括后面还获得了诸多荣誉等等。

他记得上辈子评选院士的前提就是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一等奖拿了好几个,特等奖都拿了。

从项目经验和荣誉上来说,他是足够了。

但,关键他才30岁啊!

30岁的院士是什么概念?

喜欢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1981开局救了邻村姐妹花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