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崇祯的崛起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兵分两路

崇祯的崛起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兵分两路

作者:水金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2:29:56 来源:书海阁

史可法忙道:“微臣不敢。以陛下之圣明,想必已有对策。”

赵君虎很坦白,“对策倒是没有,只是先投石问路,看看谁不听调遣,到时再作打算。”

巩永固道:“接收之事宜早不宜迟,鞑子离山东、河南比我方近,来不及等四镇的反应。”

“驸马说得对,咱们得想个办法,让鞑子顾不上山东、河南。”赵君虎忽然苦笑道:“看来只好先与鞑子议和了。”

史可法差点跳起来,“议和?”

巩永固道:“议和当然是假的,拖延时日。”

史可法这才放心,又有些担忧,“鞑子十分狡猾,不一定会上当。”

赵君虎点头称是,“除此之外,朕再派人去游说李自成攻打河北,让鞑子不敢轻易对山东用兵。”

巩永固道:“陛下有几分把握?”

“死马当活马医,只要一边成了就行。”赵君虎心里也在打鼓,李自成和多尔衮可不是傻子。

史可法道:“这两件事都得秘密进行,不然只怕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赵君虎知道他的意思,一旦让满朝文武知道自己与多尔衮议和恐怕会炸了锅。多尔衮如果知道自己还与李自成勾搭,马上便能猜到自己的目的。

他想想道:“议和不能保密,这个消息还得及早泄露。使者到京城还需要好几天,得让多尔衮尽快得到这个消息。”

史可法一愣,巩永固却道:“我大明从来不和谈,陛下此举难免会担上骂名。”

赵君虎叹了口气,“为了大明,朕担上些骂名在所难免。”

史可法极为震动,巩永固道:“不知圣上打算派谁去?”赵君虎也有些为难,两路使者深入龙潭虎穴,很有可能被杀掉,派忠臣去他有些舍不得。

问题是派奸臣去,告诉他真实意图担心他叛变,不告诉他又担心拖延不了几天,达不到战略目的。另外级别还不能低,并且能言善辩。

赵君虎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反倒是想起历史上弘光王朝也派出过使者出使满清,最后被软禁了。

他记得其中有陈洪范,最后降清,还有一个人姓左,誓死不降,被清廷杀害,其余的人就想不起来了,便道:“朝中是否有个姓左的大臣?官职还比较高。”

史可法一头雾水,“陛下说的莫非是右佥都御史左懋第?”

“就是他。”赵君虎沉吟片刻,下定了决心,“马上传召左懋第,还有李岩,你们赶快发密旨给四镇。”

史可法和巩永固应允,忧心忡忡出了宫。

左懋第和李岩跟着小安子进了暖阁时,赵君虎还在看四镇的地图。

“微臣左懋第(李岩)参见陛下。”

“平身。”赵君虎打量一番,只见左懋第四十左右,中等身材,相貌平平,一双眼睛却目光炯炯,看上去很是沉稳。

待他们起身后,赵君虎说了自己的打算,“朕想派左爱卿为说客,游说李自成攻打河北。”他想既然历史上左懋第出使满清,能力应该是合适的。

“微臣遵旨。”左懋第一口答应。

赵君虎面色一沉,“你可知此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为陛下分忧,微臣责无旁贷。至于生死,就交给上天吧。”左懋第毫无惧色。

看见左懋第没有丝毫犹豫,赵君虎反而不想让他去了,毕竟敢杀身成仁的都是栋梁之才,以后肯定要重用的,只是此事拖不得,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说得好,不过朕不会让你轻易死的,李岩听令,你负责暗中保护左爱卿。”

李岩并不意外,他听了几句便知道皇帝传召自己的用意,“遵旨,不过末将独自一人去游说更为妥当,没有必要多赔上一条人命。”

赵君虎断然拒绝,“李自成和刘宗敏视你为眼中钉,你一露面他们便会杀了你,你还是暗中活动的好。”

“既然如此,李将军不用冒险前往,微臣一人足够了。”左懋第也很够义气。

赵君虎有些感动,“不用争了,李岩对李自成等人十分熟悉,有他在,你的安全才有保障,朕希望你们都能活着回来。”跟着又说了些要注意的事情。

他琢磨着要不要将王德化的秘密告诉他们,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想想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也不是不信任李岩和左懋第,只是世事难料,而王德化实在太重要了,除了王家彦和自己,他暂时不想让第三个人知道。

“多谢陛下牵挂,微臣一定不辱使命。”李岩和左懋第信心满满。

两人没走多久,阮大铖也来了暖阁。

行过礼后,赵君虎给了他一封敕书,“朕派你为使者,去京城与满清议和。”

阮大铖吓得一哆嗦,连敕书都没看,又跪下了,“微臣才学疏浅,恐难胜任,请陛下另择贤臣。”

赵君虎叹了口气,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他冷冷道:“你想抗命?”

“微臣不敢。”阮大铖磕头如捣蒜。

“那就老老实实当好使者,与多尔衮好好谈谈。”阮大铖哭丧着脸,“只是鞑子心狠手辣,微臣怕连多尔衮的面都见不到就掉了脑袋。”

赵君虎厉声喝道:“朕现在就能让你掉脑袋。”

“微臣……遵旨。”阮大铖很快想清楚了,脑袋虽然保不住,但能多活片刻总是好的。

赵君虎马上好言安抚,“不用怕,多尔衮一定会同意议和条件的。”

阮大铖打开敕书,见上面写着议和成功后,明朝每年将给满清十万两黄金和五十万两白银。

这个条件还算不错,他有了一点信心,小心翼翼道:“万一,微臣是说万一,多尔衮还是不同意怎么办?”

“这就看你的本事了,实在不行,朕可以将山东割让给他,这是最后的底线,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说出来。”

“微臣领旨。不过议和之事一旦泄露,微臣只怕性命不保。”阮大铖心里直打鼓,想起了上次兵部尚书陈新甲与鞑子议和,事情泄露被崇祯当替罪羊杀了。

“这个你放心,只有朕和你知道,就算泄露出去,朕也一定保你无事。”

阮大铖诺诺从命,对皇帝的话将信将疑,心里暗暗懊恼不该去做这个该死的礼部侍郎,本以为官运亨通,没想到是条断头路。不去是死,去了也是死,议和成功还是死,议和失败估计也没有好果子吃。

赵君虎忽然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大明从来不割地,不议和,可是事到如今,唉,朕真是愧对先皇啊!”

阮大铖一下子感觉和皇帝的距离近了许多,也顾不上去想山东到底被谁控制,连忙道:“微臣自当竭尽全力,一定保住山东。”

赵君虎很欣慰地道:“如今,朕只有靠你了,鞑子有什么行动,你一定要想办法阻止,要不然这议和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事成之后,算你大功一件,朕必定不会亏待于你。”

阮大铖大喜,“微臣谨记陛下之言。”

“马上启程,行囊已经准备好了。”赵君虎吩咐两名虎贲卫直接护送阮大铖去京城,他有些担心阮大铖回去后,和马士英一合计,便看穿了自己的用意。

目送阮大铖离开暖阁,赵君虎有些愧疚,他只是想让阮大铖能尽量拖延多尔衮,明摆着是让阮大铖送死。

阮大铖历史上的确已经降清,但历史的走向早已因他穿越而有所改变,作为穿越者可以把历史作为参考,用未发生的事情给人定罪,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唉,为了大明,总是有人要牺牲的,他安慰自己一番后去了新军营。

他早就想看看新兵训练,再问问谢婉仪和金无恨的情况。

新兵营设在明孝陵附近,一大早里面便杀声震天。

高宗亮对这些人一点信心也没有,还是很敬业的站在校场中间指挥,谁让他被皇帝指定为新兵营的负责人呢?

具体的训练不用他操心,四万多新人分成了几十个小队,由一些中下级军官负责。

这些军官大多在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军以及戚继光的戚家军有过任职经历,便按照各自老部队的练兵办法进行操练。

这几支军队都是天下闻名的精兵,练兵也很有一套,就是强度太大,虽然高宗亮减轻了许多,教场上仍有不少人陆续摔倒。

唐宋汗流浃背,十分痛苦地跟着一队士兵跑圈,竭力不让自己拉下太远。

他已经来了几天了,刚开始还觉得不错,每天三餐管饱,粥很稠,馒头也大,有时候还有肉和鸡蛋。睡的地方是一长排的大通铺,被褥枕头一应俱全,比家里好得多了。

还发了两套灰色的衣服,但不是兵服,那个要等考核过关才有。

等到了训练时,他才发现果然很苦,每次跑步他几乎都掉到最后,为此挨了军官不少打。

好在还有人和他一样惨,唐宋看了看旁边一支队伍的尾巴,心里有些安慰。

他听说这些人都是东林士子,不知道怎么被弄到军营来了。

不过看见最前面那人,他就只有羡慕的份,这人一来,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跑步、操练都得到了军官的交口称赞,连他都知道他的大名——张煌言。

喜欢崇祯的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崇祯的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