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崇祯的崛起 > 第一百五十章 凤阳中都

崇祯的崛起 第一百五十章 凤阳中都

作者:水金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2:29:56 来源:书海阁

凤阳离南京不远,赵君虎一行人快马加鞭,第二天上午便到了,远远看见一座气势恢宏的都城,他知道这便是中都了。

朱元璋建国后,在南京、关中、洛阳、开封、北平等地比较一番后,决意将凤阳作为都城,为此调集了数以万计的军士、工匠和民夫,于洪武二年开始营建中都,计划将中都建设为有史以来最富丽堂皇的都城。

只是由于工程过于浩大,国力耗费无数,朱元璋在洪武八年不得不放弃了凤阳,改南京为都城,中都也不再修建新的建筑,只有未完成的工程还在继续。

即便如此,中都也是到洪武三十年中才完工,规模远远超过朱棣后来在京城修建的紫禁城。

与京城相似,中都分为三层,第一道的外城形如长方形,左下角带着一个凸角。第二道禁垣,最里面的便是皇城,各开有四道城门,太庙、社稷坛、历代帝王庙和开国功臣庙等建筑一应俱全。

此后凤阳被定为陪都,一直作为皇子宗室历练的地方,朱棣迁都后,中都距京城太过遥远,皇子宗室来得少了,也就慢慢荒芜了。

赵君虎又走近一些,只见城门上写着“洪武门”三个大字,城墙破败不堪,杂草丛生,还有几处墙壁明显是后来草草修补的,砖石的颜色和质地都不一样。

他不禁暗觉可惜,这次来得匆忙,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将中都好好修缮一番,总不能让前人的心血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

凤阳府的大小官员早已在城外等候,看见皇帝驾临,连忙跪地接驾。

凤阳知府、中都留守和守备太监站在最前面,三人朗声道:“微臣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时马士英已经是首辅,凤阳总督只是挂名,而凤阳巡抚又空缺,这三人便是凤阳的实权人物。

“平身。”赵君虎让众人起身,从洪武门进了城,直往皇城而去。

这城中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阳光耀眼,却是一派萧条之象,除了寥寥无几的行人看见皇帝慌忙下跪外,一点人气也没有。

他有些不解,“城中为何如此冷清?”

那知府年纪五十左右,一脸诚惶诚恐,半晌才道:“凤阳是个小地方,比不上南京。”

“哦?”赵君虎大奇,凤阳府再小也是座城,纵使经受刀兵之灾,也不至于变成了一座鬼城。

“张大人你怕什么?有什么不好说的?”中都留守是名身材壮实的武官,明显有些不满,拱手道:“回陛下,都是因为刘良佐,他纵容手下胡作非为,凤阳老百姓走的走,逃的逃,剩下的见了官兵如见了蛇蝎,听闻陛下今日驾到,老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果真如此?”赵君虎越听越恼,这刘良佐果然如史书所言,骄横跋扈、荼毒乡里。

张知府脸色大变,却又不敢阻拦,只是拼命使眼色,示意他少说两句。

“末将绝无半句虚言。”那武官置若罔闻,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刘良佐的恶行一一道出,什么逼迫商户交保护费,抢劫民女为妾,公然殴打拦阻的乡民,而且每一件有名有姓,似乎怕皇帝不相信。

赵君虎想起此时刘良佐正在率军接收河南,不好直接表态,冷哼一声,“中都留守司下辖八卫一所,都是吃干饭的?”

“刘良佐手下足足有八万士兵,根本不把八卫一所放在眼里,末将几次派人阻拦,反被他的人打伤,实在有心无力。”那武官愤愤不平,看了看那官员又道:“要不是张大人出面调停,只怕末将早已被刘良佐抓去军营处死。”

赵君虎大为震惊,想不到刘良佐连朝廷命官都敢动,勉强按捺住怒气,“马上张贴安民告示,让大家放心,该营业的营业,该出门的出门。令八卫一所即刻上街巡逻,再有不法之徒横行,一律逮捕,违抗者格杀勿论。”

他暂时拿刘良佐没办法,但也不能听之任之,搞不好官逼民反,把凤阳弄出个李自成、张献忠,或者直接降了鞑子,倒霉的还是自己。

“遵旨。”张知府欲言又止,一副为难的样子,“那陛下?”

赵君虎指了指守陵太监,“他带朕去皇城就行了。”

“奴婢遵旨。”守陵太监是个面色白净的中年男子,一直站在旁边对他二人视而不见,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有劳李公公。”张知府无奈,那武官早已喜上眉梢,一起领命去了。

待皇帝走远,张知府喝退几名属员,一把抓住那武官,“你想害死本官?”

那武官不悦道:“张大人何出此言,我等深受皇恩,自然应将刘良佐的恶行奏明圣上,此乃臣子的本分。”

张知府放开手,“本官岂能不知韩大人的苦心,只是刘良佐一旦得知此事,我等只怕性命不保。”

韩留守呵呵笑道:“以前刘良佐只手遮天,我等奈何他不得,如今有圣上撑腰,还怕他怎的?”

张知府颓然道:“就算有圣上撑腰又能如何?圣上终究是要回南京的,到时凤阳府还不是刘良佐说了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韩留守一愣,大声道:“既然圣上已有口谕,刘良佐如果再横行无忌,下官就去南京告御状。”

张知府苦笑道:“韩大人啊韩大人,圣上只让我等安抚百姓,可没说过刘良佐半个不字。”

韩留守被他点醒,细细回想方才情形,不由大失所望,喃喃道:“刘良佐作恶多端,圣上为何不下旨诛杀奸贼?这是为何?”

张知府叹道:“韩大人有所不知,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刘良佐兵多将广,圣上要倚重于他,怎会在意这点小事?”

韩留守呆了一呆,忽然扭头便走,大叫道:“不行,我再去劝谏圣上。”

张知府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住,“你不要命了?”

韩留守不管不顾,他身强力壮,张知府哪里拉得住,眼看就要被他挣脱开,急中生智道:“不如先去办事,等圣上安歇后,本官和你一起去劝谏。”

韩留守闻言放缓脚步,细细思索,张知府趁热打铁,又道:“李公公和刘良佐打得火热,他在场,有些话我等不好说,还是等明天吧!”

“张大人言之有理,就明天,”韩留守不疑有诈,拱手道:“下官即刻召集人马巡逻,告辞!”

“告辞。”张知府还了一礼,暗暗松了口气。

看着韩留守的背影慢慢消失,他叫来属员,“你们先回府写好告示,所有衙役即刻上街张贴,千万不能耽搁,免得圣上责罚。”

一名师爷答应后,奇道:“大人不回府?”

“本官得去办件事,不然会出大乱子。”张知府叹了口气,往另一个方向匆匆走去。

赵君虎带着人马从午门进了皇城,里面连个人影也不见,时值战乱,早已没有宗室子弟在此居住,其余人自然更不敢踏足半步,即便是刘良佐,也不敢住进皇宫,免得落个谋逆的罪名。

一路往前,只见满目疮痍,赵君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皇城?

南京皇宫虽破破烂烂,好歹奉天殿等主建筑物外观完整,眼前所见之处几乎全是废墟,他随即想起,这是农民军的“杰作”。

多年前李自成和张献忠曾攻陷凤阳,将明中都抢劫一空,临走前一把火将皇宫和皇陵全烧了。

这简直是犯罪,赵君虎痛心疾首,你们打仗就打仗,没事放火做什么?

还有皇陵,大约古人很相信龙脉之说,弄不死敌人往往喜欢找死人的麻烦,后来崇祯马上还以颜色,派兵到陕西米脂挖开李自成的祖坟,刨出尸骨尽数焚化,墓地周围的大小树木也一并毁掉,以达到断绝李自成风水的目的。

也不知道风水是不是真的?赵君虎摇了摇头,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他自然是不信的,不过李自成和崇祯的确下场惨淡,要不还是派人去辽东探访一番,看看鞑子的龙脉在哪里?说不定真能发现点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正在思索间,李公公惊醒了他,“陛下,再往前就到头了。”

“带朕去高墙!”赵君虎回望了一眼皇城,穿过玄武门。

高墙是皇室监狱的别称,监狱坐落在禁垣的东北边,是几座深灰色的木石建筑,四周高墙林立,因此而得名。

一条宽阔的水沟横贯于外墙,大门紧闭,四角是门楼敌台,还专门设有一支军队——“高墙军”负责守卫,戒备极为森严。

李公公拿出钥匙打开大门,赵君虎走进监狱,命人拿来所有犯人的供词,他打算看完后再做决定,毕竟人命关天,不好随意处置。

“牢房里的囚犯不多?”赵君虎看着的四叠供词,有些诧异,本以为供词堆积如山,起码要看好几天,没想到只有这么点。

李公公连忙上前一步,“本来有几千人,本朝八年凤阳陷落,李贼将犯人全部放跑了,这几年陆陆续续来了一些犯人,除了自尽的,尚有三百五十四人。”

李自成倒是给自己减轻了工作量,赵君虎坐下开始翻看供词,李公公站在一旁,脸上闪过一丝不安。

喜欢崇祯的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崇祯的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